
【摘要】伴隨著經濟增長的進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一直被廣泛關注。發達國家的歷史經驗表明,在工業快速發展初期,生產效率往往較低,對環境的污染嚴重。隨著生產生活的改變,人們慢慢開始關注經濟增長背后的問題。文章得出了河南省產業結構合理化的程度對經濟增長有不明顯的影響,而高級化水平卻有著持久而顯著影響的結論,并根據結論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產業結構 生態化 經濟增長
一、選題背景與意義
近年來,河南省經濟發展在中部乃至全國勢頭強勁,GDP增幅較大,但也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就產業層次而言,河南省與毗鄰的省份有差距,表現在三產占比小,產品也集中為初級產品,技術含量不高;同時河南省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所面臨的用地、資源、生態、環境等各方面的問題均大于全國平均水平,資源較少、環境脆弱,對河南省經濟發展的限制越來越明顯,因此推進河南省產業結構生態化從而促進經濟更好更快增長勢在必行。
隨著近年來黨和國家多次強調要注重經濟的發展質量,綠色發展、健康發展理念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關注經濟增長的實質,這就必然要求資源的更優化配置,使生產要素流向效率高的行業或者企業,這就鏈接到了產業結構。經濟發展的質量與產業結構的生態化密切相關,因此本文的研究,將會有利于河南省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真正的崛起。
二、模型與數據
(一)指標選取
本文分別選取河南省GDP,產業結構合理化、產業結構高級化來度量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的生態程度。
產業結構合理化是指各產業間資源配置的合理性,數值等于泰爾指數,其公式來自于干春暉在文章中所使用的,記為ISR。
其中,Y為總產值,Yi為第i產業的產值,L為總就業人數,Li為第i產業的就業人數,n為產業數量,即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當產ISR值越小,說明產業結構更合理,而當ISR大于0時,說明產業結構與理想狀態差距更大。
河南省近年來的發展速度不到全國的平均水平,第三產業尤其發展緩慢;但由于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河南省借著政策紅利的契機,第二產業發展速度逐漸加快,所以,在現如今,二產仍然是其主導產業。鑒于此,文章以非農產業占有率作為產業結構高級測度的指標,被記錄為ISA。
其中,GDP表示總產值,GDP2,GDP3分別表示第二、第三產業產值。
(二)數據處理
本文選用1986~2015年河南省的年度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所運用的數據均來自于《河南省統計年鑒2016》。
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ISR的均值為0.2931,30年數據的標準差為0.0532,極差很小,由此可以說明,近30年來河南省產業結構合理化的程度變化幅度不大,總體來說比較穩定。ISA表現出逐漸增大的趨勢,中間略有起伏,均值為0.6161,方差為0.0821,總的來說是波動上升。
三、實證分析
為了進一步探討產業結構生態化、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本文采用多元回歸模型進行分析,同時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時間序列數據可能存在的異方差性,對指標取對數,現將模型設定如下:
lnGDPi=β0+β1lnISRi+β2lnISAi+μi
其中,i表示時間,μ表示隨機擾動項,β0,β1,β2為參數。
所得回歸方程如下:
lnGDP=10.2475-1.1248lnISR+12.1190lnISA
(35.23) (-5.2) (33.03)
從回歸結果看,R2=0.9766,擬合程度較好,說明回歸方程中因變量97.66%的變動可以由自變量的變動來解釋,并且每個變量的P值顯著,符合實際意義。其中,產業結構合理化對經濟增長影響明顯,且是負向影響,由于ISR是越接近于零,說明產業結構越合理。因此,隨著ISR漸漸變小,河南省產業結構逐步趨于合理化,經濟增長也將隨之加速;此外,產業結構的高級化程度極大促進了經濟的增長,原因是科技水平的提高,催生了一系列資源利用率高、環境污染少的高新技術企業,對GDP的貢獻非常大,因此當產業結構由低級向高級演進時,經濟也隨之增長。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根據產業結構合理化、高級化兩個視角來探討河南省產業結構生態化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聯度,實證顯示:合理化的水平對經濟增長有不明顯的影響,而高級化程度卻有著長期而顯著的影響。根據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構建生態型農業
河南享有國家農業生產基地之盛名,但卻存在著較低端的產業化程度和落后的技術水平等問題。在保證糧食高產優質的前提下,農業經濟的發展要轉變為綠色生態。首先要實施科技興農戰略,依靠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在農作物品種創新培養、蟲害防治、規模化生產方面加以利用。另外可以創建自己的農產品品牌,或者利用互聯網等新的營銷渠道。
(二)優化結構,提升第二產業競爭力
從歷年的河南省三次產業產值來看,第二產業的產值一直是最多的。那么在將來就要繼續發展優勢產業。要重視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河南省要立足本省省情和科技、產業基礎,在鄭州、洛陽、新鄉,資金、技術、人才等條件相對較好的城市,集中力量發展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術基礎核心產業。
(三)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實現第三產業結構調整
現階段,河南省第三產業發展空間相對較大,政府對于金融、保險、物流等典型的第三產業同時也是現下發展前景較好的產業應予以稅收和信貸方面的大力支持,例如對相應企業實施前三年免征增值稅和降低貸款利率的優惠政策,以充分發揮第三產業對河南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作者簡介:張文靜(1992-),女,漢、河南信陽人,天津商業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區域經濟與產業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