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學工作不僅要促進學生成績的有效提升,還應當使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得到發展,最終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得到提升。因而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予以重視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近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閱讀教學在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課內的閱讀文本是極為有限的,教師應當將課外閱讀積極引入到課堂中,并對其進行有效的利用。文中將對新課改背景下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展開探究。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課外閱讀;重要性
一、 引言
閱讀與寫作是不可分割的兩部分,當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時,其寫作水平也會有所提高,而其寫作水平提高時也會帶動閱讀能力的發展。教師應當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并對教學工作做出有效的調整,以保證學生的素養可以得到全面有效的發展。課外閱讀類型廣泛、內容豐富,在作文教學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認識到這一點,并對課堂教學方法展開創新,將課外閱讀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
二、 課外閱讀能夠推動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提升
從個人成長情況來看,小學生的素質與能力明顯不足,包括認知能力、理解能力、自制力等,這對教學工作的展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同時學生具有好玩性強、好奇心強、好動性強的特點,如果教師不能對其進行有效地引導,那么他們將難以長時間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傳統作文教學理論性突出,課堂氛圍較為壓抑、枯燥,學生難以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因而語文教學效率不高。但是課外閱讀的引入則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對于學生來說,課外閱讀作品具有一定的陌生性,當其呈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會產生較為強烈的好奇心,此時他們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在閱讀的過程中,他們能夠感受到文章的魅力,如果教師在此時引導其展開寫作,那么他們的興趣將是極為濃厚的。因而可以說課外閱讀作品的引入是可以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的,為了使這一作用可以充分發揮出來,教師應當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課外閱讀內容應當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既不能過于復雜,也不能過于簡單,過于復雜的內容會增加小學生的理解難度,甚至對其學習造成阻礙,無益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如果過于簡單則無法起到促進學生能力與素質提升的作用,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也難以得到維持;其次,閱讀內容應當以童話故事等具有童真、童趣的內容為主,這些內容與學生的興趣點相符,能夠使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與想象,繼而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并對寫作課產生期許;最后,課外閱讀內容應當與寫作主題密切相關,這樣才能夠起到較好的引導作用,將課堂內容從閱讀逐步過渡到寫作上來,保證二者銜接的有序與得當,讓學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轉移過來。例如在“難忘的人”一類主題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人物傳記,或者寫人的經典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與學習。
三、 課外閱讀能夠推動學生思想認識的綜合發展
在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將理論講述作為重點,枯燥的內容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無法使學生在課堂上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這對提升寫作教學質量來說是極為不利,而課外閱讀的引入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課堂教學難度,讓學生在作品中感受生活、認知生活,繼而產生正確的認識,這對學生理解能力與寫作質量的提升來說是極為有利的。由于學生對課文閱讀內容抱有較為濃厚的興趣,因此課文閱讀內容將對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長期的閱讀學習中,學生會將其中具有指導意義的內容內化為自身的意識與品質,并在寫作中不自覺地表露出來,具有豐富思想內涵的作文更具有價值與內涵。但是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不足,為了讓學生具備較強的思想認識,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對學生予以引導,使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刻。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小王子》這本書,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的感想,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將得到有效的激發,并在碰撞中產生新的想法,在交流結束后,教師應當幫助學生進行總結,讓學生領悟愛的真諦以及人生價值,讓學生意識到保持純潔與童心的重要性。當學生對此產生深刻的印象后,他們在寫作中也將不自覺地流露出這樣的情感價值,即用善良與愛看待世界、包容世界。
四、 課外閱讀能夠推動學生知識面與視野的拓展
課外閱讀還有助于推動學生知識面與視野的拓展,第一,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類型的課外閱讀文章或書籍,如詩歌、童話故事、小說等,讓學生意識到不同文體之間的差異,這對學生寫作能力培養來說有著重要意義,例如在季節或者景色一類主題的作文寫作中,教師可以同時為學生推薦散文與詩歌,讓學生在閱讀中進行對比、分析;第二,課外閱讀中有很多生動的詞句、短語,教師可以讓其做讀書筆記,將這些內容記錄下來,并深刻理解其詞義以及在文章中的意思,這樣學生對詞匯的運用能力以及詞匯積累量都將得到極大的提升;第三,教師可以讓學生定期寫書評與讀后感,深化學生對課外閱讀內容的理解與認識,讓學生的內在素養可以得到有效提升;第四,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文章中寫景、寫人、記事的段落進行仿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逐漸掌握寫人、寫景、記事的不同方法,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將現實生活中積累的素材與閱讀中積累的素材有效結合到一起,這樣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就不會感到無話可說。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將學生記讀書筆記、寫書評、寫讀后感的態度與行為與成績考評結合到一起,讓學生意識到做好積累的重要意義。
五、 結語
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課外閱讀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也符合新課改理念,能夠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落實。在教學中,課外閱讀能夠極大地提升學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寫作興趣與欲望;課外閱讀還能夠推動學生思想認識的綜合發展,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意識,形成健康的三觀;課外閱讀還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與視野,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參考文獻:
[1]張瓊.探析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J].中華少年,2017(30).
[2]趙明武.課外閱讀在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文學教育(下),2017(3).
[3]鈕純羚.略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華少年,2017(7).
作者簡介:張春花,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城關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