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摘要 本文介紹了馬龍縣耕層土壤分級指標,分析了馬龍縣土壤養分現狀,并提出了馬龍縣發展種植業的建議,以期為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高質高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 土壤養分;評價;建議;云南馬龍
中圖分類號 S14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4-0162-01
馬龍縣位于云南省東北部、昆明市與曲靖市之間,地處東經103°16′~103°45′、北緯25°08′~25°37′,東西跨距47.25 km,南北跨度44.5 km,國土面積1 614 km2。全縣耕地土壤共分為8個土類、13個亞類、23個土屬、53個土種。馬龍縣耕地面積28 826.67 hm2,占縣國土總面積的18.1%。其中,沖積土119.7 hm2、紅壤14 718.24 hm2、黃棕壤5.06 hm2、水稻土12 930.23 hm2、沼澤土33.56 hm2、紫色土873.6 hm2、石灰土20.19 hm2、草甸土126.09 hm2。
1 耕層土壤分級指標
根據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土樣采集及化驗分析要求,結合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有關標準,主要針對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與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項目中相關土種常規項目進行統計分級,主要包括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有效硫、交換性鎂、有效鋅、有效錳和有效硼。計算不同土壤利用改良分區土種樣本數及常規分析值的平均值,結合分級指標對相應分區及相應土種進行土壤養分評價及土壤肥力演變趨勢分析(表1)。對馬龍縣測土配方施肥數據管理系統土壤測試結果進行分類匯總分析,將全縣以及各鄉鎮旱地和水田土壤養分分類匯總,以掌握全縣以及各鄉鎮土壤養分概況。馬龍縣耕地養分、有機質及三大主要元素情況為有機質不缺、堿解氮中等、有效磷高、速效鉀不缺。
2 土壤養分變化趨勢分析
對近9年馬龍縣3 340個土樣養分含量進行測定分析。與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馬龍縣土壤有機質增加了20.6 g/kg,增幅為20.6%,主要是因為測土配方施肥開展以后,農戶增施了有機肥以及常年的耕作熟化使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堿解氮增加了25.77 mg/kg,增幅為23%,主要原因為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以來,農戶對氮肥的投入逐年加大;土壤有效磷增加了11.18 mg/kg,增幅80.1%,磷肥當季利用率低,磷肥投入量逐年增加,土壤磷礦化分解使有效磷顯著提高;土壤速效鉀增加了4.21 mg/kg,增幅為2.7%,農民重氮肥輕鉀肥的施肥觀念導致土壤速效鉀不能得到有效補充,土壤速效鉀呈現耗竭的趨勢。
3 施肥建議
3.1 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根據土壤養分評價結果、作物需肥規律以及肥料利用率,及時、靈活地調整施肥配方,增加土壤肥力,使作物得到全面的養分供應,激發作物增產潛力、提高經濟效益[1-2]。
3.2 改進施肥方法
改撒施為條施、溝施、穴施,根據作物生長各個階段的需肥規律進行合理施肥,以滿足作物生長發育對養分的要求,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減少施肥成本,增加農民收入。此外,還要大力推廣深施覆土,避免養分揮發散失。
3.3 配合施用化肥與有機肥
有機肥中含有氮、磷、鉀以及作物所需的各種中微量元素,可避免單施化肥造成的養分單一、易被土壤固定和淋失等缺點,進而達到提高化肥利用效率的目的[3]。
3.4 秸稈還田,培肥改土
秸稈中含有作物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秸稈還田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和養分含量的提高。大力推廣秸稈還田,可減少秸稈焚燒,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實現秸稈轉化升值,增加農民的收入[4]。
3.5 推廣專用肥
專用肥含有作物所需的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針對作物需肥特點及土壤肥力狀況,科學、合理配合施用專用肥,有利于提高化肥利用率及作物產質量,實現較高的產投比。
4 參考文獻
[1] 劉子泉.當前施肥中存在的問題及提高肥效的途徑[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09(7):15.
[2] 盧彥舫.當前施肥中存在的問題及提高肥效的途徑[J].農民致富之友,2001(6):15.
[3] 李志軍,喬明寬,劉冬梅,等.神木縣耕地土壤養分現狀及施肥對策[J].陜西農業科學,2016,62(6):91-92.
[4] 牛建國,白云兵,李增龍.當前農民施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北農業,200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