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傳統的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已經不再適應經濟發展和國際大環境發展的需求,影響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因此分析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整改迫在眉睫。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第二部分則重點研究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整改方向,希望本文能夠給予相關人員參考意見。
【關鍵詞】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問題 整改方向
事業單位作為非盈利性組織,主要以社會公益為目的,從事教育、文化、科技、衛生和體育等活動[1]。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是其經濟運轉的核心部分,主要體現在人員管理、預算管理、內部控制和監督管理等方面。現階段我國的事業單位在體制改革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多種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財務管理問題,因此需要針對問題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保障事業單位的正常運營。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事業單位相關法律法規建設落后,無法有效的滿足會計實務中的具體操作。會計制度缺乏對現階段發展形式的預見性,會計與法律之間脫節。由于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導致會計核算方法不合理,專項資金管理不當等問題嚴重。
(二)內部控制缺失
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和監督工作不到位,內部審計部門缺失,沒有專業的審計人員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查漏補缺,導致事業單位財務混亂。上級審計單純的檢查賬面,沒有對事業單位的財務進行全面的審查,資金的使用和監管存在較大問題,如私自改變資金用途,使用公款購車等現象。
(三)預算管理不規范
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是收支管理的重要保障,現階段很多事業單位沒有嚴格按照預算要求分析收支明細,預算資金沒有及時的納入到單位的預算中,隨意的改動計劃資金,導致資金流失現象嚴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實現制,該形式雖然有著核算、賬目設置簡單的優點,但是隨著事業單位的不斷變革發展,該形式無法有效的滿足事業單位的會計操作工作,不能有效的反映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信息。這樣的話單位管理人員就無法清晰的掌握單位內部的資金使用情況。
會計理論研究與會計的實際操作之間的結合不對應,目前事業單位的理論研究關注會計的發展狀況,對操作中的難處進行研究,對于事業單位的會計實務具有一定的幫助,但是也存在著大量的研究與會計實務相關發展的聯系性不大,應用空間不大。
(四)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專業素質不高,財務人員缺乏專業的素質和職業道德是現階段事業單位普遍存在的問題,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工作重視度不高,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難以適應現代信息化發展需求,不能熟練的應用財務軟件處理會計事務。用人制度隨意性較大,沒有將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有機結合一起,使財務管理工作只留在報表和核算中。
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整改方向研究
(一)加強會計理論的應用
事業單位會計理論需要符合單位會計實務的實際發展需求,充分的應用于會計實務操作過程中,并加以完善,尋找適合事業單位實際會計實務的會計理論和操作方法,根據理論進行會計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在應用會計理論的時候可以積極的引進國外的先進理論,將其進行改造和完善,應用于事業單位的日常會計工作中。
(二)創造良好的內外環境
對于內部環境的改善,需要不斷的完善內部管理模式,轉變工作方式,規范人才引進機制,積極的引進優秀的人才,肯定員工的個人能力和工作業績,加強事業單位會計段算化程度,注重對員工的軟件應用能力培養,提高事業單位會計實務操作效率。對于外部環境的改善,需要根據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的具體變化,不斷的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注重對財務部門工作人員的考核和激勵,調整工作崗位,規范其票據填寫、票據審核、報表核對程序。
(三)注重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
全面的引進高素質人才,院校會計、金融、財務相關專業的高學歷人才,有著大量財務會計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的人才等。同時注重加強對財會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其財務知識的全面型和技能的熟練性。在對相應理論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驗證理論的正確性,推動會計理論的發展,加強理論研究,創新會計理論[2]。培養優秀的財務人員,構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要求財務人員從核算型逐漸的向管理型轉變,要求財務人員積極的學習《事業單位核算管理辦法》和《會計法》,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四)加強預算控制
加強事業單位的財政預算,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完善預算編制的各個環節,保障預算的科學合理化、準確化和科學性、全面性,并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保障預算發揮重要作用。對事業單位員工的工資、經費支出等嚴格的預算,并形成報告,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將會計人員的預算能力與其績效考核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事業單位的預算控制。樹立科學合理的經濟效益觀念,保障專項資金專項利用,格外注重資金運營的投入和產出比例。規范預算制定方法,將外資納入到預算的范圍內,對單位的財務收支報表進行細化管理,并合理的確定收入分配比例。
(五)完善監管制度
加強事業單位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在會計管理中可以積極的引入內部監督機制來保障會計工作的規范性,防止事業單位內部出現相互袒護的現象,通過內部監督機制來幫助實現會計集中核算引起的不能有效的實現票據代表業務的真假,造成會計工作賬目不明,核算不夠清晰等問題,防止會計工作中出現死賬、呆賬或是不明賬目。事業單位需要自覺遵循會計準則和制度,檢查資金的利用程度,對資產的購置、使用和處置等做好監督,杜絕濫用資金行為,不斷規范財務行為,增強財務指標的可行性[3]。
財務管理是事業單位管理的核心內容,做好財務管理問題能夠使事業單位更好的發揮其服務職能。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問題是保障資源優化配置,保障收支預算平衡的關鍵,因此事業單位需要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工作,改善不足,及時的優化調整,保障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吳珍.淺析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商貿,2014,(3):162-163.
[2]杜聿均.淺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論,2017,(18):107-108.
[3]王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科學化與精細化趨勢分析[J].價值工程,2016,35(4):44-46.
作者簡介:張桂珍(1972-),女,任職于河北省高速公路青銀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