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當前中小型會計事務所審計風險的現狀和問題,分析了造成審計風險的事務所內部的原因,并提出了中小所內部規避和防控審計風險的措施。
【關鍵詞】中小型會計事務所 審計風險
一、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的現狀及問題
(一)違反內部控制相關規定
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有很多是因違反內部控制的相關規定而遭到懲戒。據中注協2015年的統計,除海南、甘肅、寧夏外,一共有84家事務所和194名CPA被懲罰,其中遭到公開譴責的有18家事務所和40名相關人員;有40家事務所、52名注冊會計師人員遭到了通報批評;有26家事務所、102名注冊會計師遭到了公開訓誡。
中小所整體來講規模比較小,團隊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管理人員也較少;權利比相對集中,組織形式也不夠先進。大型事務所一般都會建立質量控制部門,日常工作都能做到嚴格把關,而大部分中小所卻沒有設立完善的內部質量控制部門。
(二)違反標準的審計程序
由于中小所缺少工作人員,導致每位審計人員都要負責多個項目,諸如應收、應付賬款函證、銀行函證等諸多科目,就容易出現疏漏,進一步引發審計程序的不完整,包括存貨不盤點、銀行存款不函證、審計證據核對不完善等。審計程序執行地不完善,將直接影響審計質量,就會導致最終的審計報告出現偏差。
(三)出具的審計報告不規范
為了不斷適應新環境求得生存,中小所著力于開拓新業務,管理層每天在不斷地聯系新業務的同時把紛雜的任務倉促分派給審計人員,而不加強對完成審計工作的質量的監管,導致審計質量的不合規,出具不恰當的審計報告。2015年有兩名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的簽字注冊會計師就是因為沒有保持應有的職業懷疑,確定重要性水平基準選擇的不恰當,出現了審計報告內容表述有誤等違規情況。
(四)不正當低價競爭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普華永道中天、瑞華、德勤華永等全國前30家會計師事務所在2016年度的總業務收入合計為439.79億元,這其中“四大”的業務收入合計為129.36億元,僅占業務總收入的29.41%。相比于大型事務所,眾多的中小所由于規模偏小、適應抵抗風險的能力較差,為了得以生存和發展,只能打價格戰也就是采用低價競爭的手段。
二、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問題成因分析
(一)審計程序不合規
中小所日常執行審計業務主要有四個階段,承接階段、計劃階段、實施階段、報告階段。在業務承接階段,為了快速達到高收益,中小所僅形式化地與客戶進行承接及保持程序。在審計計劃階段,事務所往往只關注審計組人員的想法,而忽視法律責任。在審計執行階段,注冊會計師往往會為了節省成本而不分析實際情況就忽略執行控制測試等流程,而且中小企業的控制測試程序難以很好的檢測出內部控制設計的有效性,不能完全覆蓋被審單位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在審計報告階段,事務所存在著放棄自身獨立性而迎合客戶出具無保留審計報告的風險。
(二)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對于事務所的老客戶,審計人員處于盲目信任就會無意識的降低標準,一些重大問題難以被發現。而且事務所內審計復核程序違規嚴重,比如本應該經過四級復核的審計報告,事務所處于僥幸只采用二級復核。甚至有的中小所內部控制制度嚴重缺失,這都會帶來審計風險。
(三)受審計成本限制
中小所本來承接的審計項目收入就偏低,再加上行業競爭激烈,更壓低了價格,種種因素限制了中小所的審計預算成本。而中小所為了節省審計資源、壓低審計成本,就會想方設法省去一些審計程序,千方百計的減少各項費用的支出。這些“偷工減料”的行為必然會嚴重影響審計質量。
(四)審計人員因素
缺乏有經驗、能力強的人才是中小所最大的短板,也是中小所沒有競爭力的主要原因。審計客戶往往涉及各行各業很多領域,而中小所招聘時往往只針對財務專業,審計人員受專業限制對法律法規、行業規范、專業領域的相關知識不是十分了解,就潛藏著職業判斷失誤的風險。在忙季,中小所往往會聘用沒有經驗的的實習生參加審計工作,缺乏經驗和堅實的知識儲備也會帶來風險。而且中小所的對職工培訓做得還不到位,不能滿足工作的需求,沒有達到提升人員素質的目的。
三、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的控制對策
(一)規范審計流程
中小所可以在業務承接階段組織專門的風險評估團隊,來衡量審計風險大小,能否有效控制。篩查出高風險的客戶,謹慎承接業務,以免自身處于被動地位。審計計劃階段,應對新老客戶一視同仁,不能因老客戶而大意。在業務執行階段,注冊會計師當承擔起監督和監控的義務,以確保審計人員嚴格執行審計程序,及時發現出現的紕漏并采取措施。在制定審計報告階段,項目的負責人應對審計報告進一步審查,事務所作為第三方,應保證自身獨立性,保證出具的審計報告真實、可靠。
(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首先,中小所應該結合自身實際狀況制定審計質量控制程序和相關政策。具體包括:審計業務執行、審計底稿編制、客戶關系、職業道德規范的保持等。積極落實多級復核制度來克服內部管理薄弱的缺點,層層監督核查保證審計質量。明確各層次權利和各自的義務。其次,中小所可以建立以降低審計風險和提升審計質量為衡量標準獎懲機制和考核制度,能夠調動全體員工主觀能動性,激發內部潛力和創造力。
(三)提高優質客戶審計收費
目前好多事務所還在沿用許多年前的收費標準,根本無法滿足由于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必要成本,提價還會面臨同業競爭激烈而失去客戶的風險。中小所應制定科學的定價標準,建立合理的收費體系,應與客戶的運營規模、營業收入、財務實力多種因素掛鉤。在保障審計質量的基礎上適當地調整價格,而不是受審計成本的制約而降低審計質量。
(四)改善人才招聘和培訓制度
中小所應打破傳統招聘的專業限制,廣納各個領域的專業人才,可以獲得相應技術支持,滿足不同客戶的特定需求。
事務所要擔起定期組織內部人員學習最新頒布的法規、發布的政策的責任,督促審計人員持續學習,提升其知識儲備,熟悉法律法規體系,做到與時俱進。除此,事務所應加強審計人員風險防控意識,加強審計人員道德建設,強調審計人員自身獨立性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張義.關于會計師事務所應對財務舞弊審計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6,144(18):100~101.
[2]王翠平.淺議中小會計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及改進[J].中國集體經濟,2016,510(34):57~58.
[3]田海.基于中小會計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中的問題分析及措施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776(01):208.
作者簡介:查宇豐(1996-),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在讀,現就讀于天津財經大學商學院會計專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