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惠 黃文武 周剛


摘要:目的:檢測瑜伽練習導致的血清神經遞質及相關激素的變化,從生理學角度為瑜伽健身提供理論支持。方法:9名受試者進行為期1周基礎哈他瑜伽體式學習,直至能夠熟練掌握干預體式。停訓3天之后,進行一堂75min瑜伽課干預,全程監控受試者心率,并ELISA檢測干預前后血清神經遞質與相關激素濃度變化。結果:瑜伽干預過程中,受試者平均心率值為99次/分,最大心率平均值為144.8次/分,低強度運動占全程運動的56%。與干預前相比,受試者血清中B-EP濃度顯著升高(P<0.01);血清中5-HT濃度(P<0.05)、NPY濃度(P<0.01)和COR濃度(P<0.01)均顯著降低。結論:瑜伽練習可使練習者在運動強度較低的狀態下,刺激興奮性神經遞質的分泌,同時抑制抑制性神經遞質的分泌,達到促進身心健康的作用。
關鍵詞:瑜伽 神經遞質 心率 運動強度
瑜伽作為近幾年在國內越來越流行的體育項目,備受學界關注,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視角研究了瑜伽對身心健康的影響。但是,大多數學者多以問卷調查的方法,極少數采用生理實驗方法研究。瑜伽練習通過調息與肌肉運動相結合,達到健身、健心的目的,運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對機體的神經、內分泌系統產生影響,尤其是對神經遞質的分泌可能影響更大,然而,相關的報道還較為匱乏。仝玨娟等研究瑜伽促進女大學心理健康生理機制中得知長期瑜伽鍛煉可以促進β-EP分泌,減少皮質醇分泌來降低心理應激水平。陶麗在東方靜默類放松運動對人血漿神經肽Y影響研究中得出長期瑜伽放松訓練導致NPY降低,對神經遞質系統產生良好的調控作用。僅見的幾篇報道提示瑜伽練習確實影響了機體神經遞質水平,但每項研究所涉及的神經內分泌指標較少。本研究擬檢測瑜伽干預后,多項血清神經遞質和相關激素的變化,同時全程監控心率變化,分析瑜伽練習的運動強度與血清神經遞質之間的相關性。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征集9名女大學生自愿參與本實驗。受試者篩選條件:(1)身體健康狀況良好;(2)無瑜伽練習史;(3)可以長期堅持訓練。所有受試者均了解本次試驗意圖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受試者基本情況為平均年齡23(Sn0.7),平均身高164.4(SD:4.9),體重55.1(SD:4.9。
1.2研究方法
進行1周基礎訓練,每天1次,每次75min,由教練糾正體式中出現的錯誤,直至受試者能夠熟練掌握干預體式以及相關的變體體式。休息3天后,進行1次75min的瑜伽干預,受試者胸部佩戴polar H7心率帶,測定安靜時與運動過程中的心率,并于運動前、后各肘靜脈取血5ml,常規分離血清,用于ELISA分析。
訓練體式:體式:戰士一式一山式一風吹樹式一幻椅式一站立前屈一肘板一嬰兒式(調息)一坐立前屈—扭轉式—束角式—船式一鎖腿式
體式:戰士二式一下犬式一戰士二式一山式一拜日:2組一站立后彎一山式一站立前屈一下犬式一嬰兒式(調息)—駱駝式一坐立前屈一扭轉式一鎖腿式
體式:山式一拜日:2組一站立前去一新月式一半神猴式一束角式一坐扭轉式—鎖腿式—肘倒立
1.3測試指標
(1)神經遞質及相關激素指標:β-內啡肽、5-羥色胺、神經肽、皮質醇,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試劑盒購于上海羽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心率指標:平均心率、最大心率、消耗卡路里、運動強度百分比。
1.4數理分析法
采用SPSS20.0軟件,計算各指標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并將干預前后實驗數據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分析。
2研究結果
2.1瑜伽干預對血清神經遞質及相關激素的影響
瑜伽干預對于女大學生的神經遞質及相關激素的影響結果見表2、圖1。
從表1中得知,β-EP在瑜伽干預前為68.40pg/m1,干預后為92.81pg/ml,干預后含量顯著升高(P<0.01);5-HT干預前為1030.20ng/ml,干預后為937.93pg/ml;NPY干預前為427.56ng/ml,干預后為341.64ng/ml,干預后含量顯著降低(P<0.01);COR干預前為659.30ng/ml,干預后為578.71pg/ml,干預后5-HT與COR含量都降低(P<0.05)。
2.2心率監控指標結果
從表3中可知,瑜伽干預中平均心率為99次/分,最大心率均值為145次/分,消耗卡路里均值為250千卡,調息心率與放松術心率均值分別為89次/分于85次/分,均值都低于平均心率值,體式心率均值為120次/分。運動強度中,最低強度百分比占最高值為31%,弱強度次之值為10%。
3討論
β-EP屬于內源性阿片肽,它的主要作用是協調和統一應激時全身各系統的功能,同時也是體內重要的免疫調節因子。Farrell等研究發現中年男性經過4個月的有氧訓練后,安靜狀態下血漿中β-EP水平顯著下降。張在寧等研究中顯示,8周不同負荷的運動訓練隊β-EP在體內的分泌不一致,120min訓練組,β-EP在血漿中含量顯著升高,而中等強度的60min訓練組β-EP在血清中顯著低于對照組。陳佩杰等研究發現6周的大強度運動訓練后,β-EP在血漿中含量異常高。眾多研究中得出不同的運動強度,導致血清β-EP含量分泌不一致。本次研究瑜伽練習中平均心率為99次,分,屬于低強度有氧運動,結果顯示,一次75min瑜伽練習即刻后,血清中β-EP含量顯著升高。仝玨娟在長期瑜伽干預中得出血清β-EP顯著升高,說明瑜伽練習在一次或者長期中都可導致β-EP含量顯著升高。β-EP的產生可以使機能產生愉悅感,故此說明,瑜伽干預可使機能產生一定的愉悅感,達到調節身心的作用。
5-HT是腦內重要的神經遞質,是影響運動性中樞疲勞的重要神經生物學因素。5-HT對心血管、呼吸、內分泌、體溫、睡眠具有調節作用,屬于抑制性神經遞質。楊澎湃研究顯示遞增負荷運動后即刻,5-HT水平顯著升高。王斌等研究顯示,力竭運動后即刻后紋狀體和下丘腦內5-HT有升高趨勢。眾多研究中得出,中等強度可使5-HT顯著升高,而瑜伽屬于低強度運動,研究結果顯示,血清中5-HT含量降低。5-HT對體內運動性疲勞具有影響作用,5-HT升高意味身體機能出現疲勞,5-HT降低,對于抑制機能疲勞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說明,瑜伽干預在聆聽舒緩的音樂,透過不同的體式刺激,達到可以抑制機能產生疲勞,恢復機能。
NPY是神經肽家族的一員,是中樞神經系統內含量最多的神經肽之一。NpY主要分布于周圍神經中,其次分布于消化、呼吸、泌尿系統以及心血管等循環系統,參與對心血管、胃腸道、泌尿生殖等組織器官的功能調節。陶麗研究結果顯示,八周放松運動后安靜狀態后瑜伽放松術NPY水平變化均呈下降趨勢。金其貫結果發現1h的運動訓練可使血漿NPY含量降低;2h訓練組血漿NPY含量顯著高于1h訓練組。故此說明運動時間的長短與強度可以導致NPY分泌的不同。瑜伽干預后,血清中NPY顯著降低。本次研究與金其貫和陶麗的研究具有相同之處,瑜伽練習中在低強度與放松術的結合之后,導致機能身體放松與恢復,對神經系統中NPY具有一定的影響。
皮質醇作為糖皮質激素的一種,是機體重要的應激激素。有實驗表明,急性運動可使得血中皮質醇的增高持續幾小時,運動負荷越大,分泌量越多,持續時間越長。皮質醇變化和運動強度和運動量之間有一定的量變關系,適度的運動訓練的釋放有良性的調節作用。眾多學者研究中表示運動負荷越大,皮質醇分泌越多,在最大平均心率值為145次/分的75min瑜伽練習后,血清中的皮質醇顯著降低,同仝玨娟在長期瑜伽運動后結果具有相同性。因此說明,瑜伽在一呼一吸中調節和控制呼吸,使心率較低的前提下,對機能降低心理應激水平具有影響。
4結論
一次性瑜伽干預后,血清β-EP濃度增加,而5-HT、NPY和COR分泌減少,說明瑜伽練習可使練習者在運動強度較低的狀態下,調節刺激神經遞質及相關激素的分泌,從而達到促進心情愉悅、提高身體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