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浩 韓向陽
摘要:“健康中國”與學校體育的發展息息相關,健康中國上升到戰略目標層次,標志著我國體育發展和過敏體質建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重視和加強學校體育在健康中國綱要的地位和作用,指導青少年健康意識和體育意識和能力,推動全民健身的發展,學校體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推動學校體育的發展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重要的實際意義。文章通過分析我國學校體育的現狀,總結出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為我國學校體育的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健康中國 全民健身 學校體育
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決策上升為國家戰略,充分體現了政府對國民健康問題的高度重視。健康是每個人都追求的立身之本,更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基,是學校體育工作的最終落腳點。會議認為,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所以,體育作為影響國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通過體育來推動“健康中國”建設。學校體育作為體育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健康教育建設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落實“健康中國”過程中有其獨特作用和價值。
1學校體育的地位
1.1學校體育在教育中占的地位
學校體育是整個學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學校體育是指在以學校教育為主的環境中,運用身體運動、衛生保健等手段,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學校體育不僅是體育的一部分更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但由于“應試教育”,以及長久以來重文輕武傳統思想的影響,人們對體育一直抱有看法。再者,因為對體育的片面認識與偏見,很多人認為從事體育的都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粗人,種種輕視體育的現象阻礙了體育的發展。
少年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培養新一代是國家最重大的責任和發展方向。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牽動著社會的各方利益,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政府在我國的第一次全國體育工作會議上強調了青少年健康素質的重要性:“青少年的健康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把青少年的健康問題擺在重要的位置說明了體育的重要性,以及體育對我國國家和社會發展的作用。毛澤東同志在早年發表的《體育之研究》中論述道:“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體者,為知識之載而為道德之寓者也,其載知識也如車,其寓道德也如舍。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這段話不僅闡述了了體育和德智的兩者不可分割的關系還說明了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隨著全民健身和終身體育戰略的提出,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中招體育分數所占的比重增加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所以學校體育在教育中占據著不可動搖的地位,在培養青少年終身體育及素質教育等許多方面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
1.2學校體育在健康中國戰略中的地位
在新世紀,體育越來越受到國家和人民的重視,自申奧成功到成功舉辦奧運會。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提出,“健康中國”已經提到戰略的地位,建立健全健康促進與教育體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務時不可待。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主題是“共建共享、全民健康”。而全民健康則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根本目的。實現全民健康要覆蓋全生命周期,針對生命不同階段的主要健康問題及主要影響因素。要實現從胎兒到生命終點的全程健康服務和健康保障,全面維護人民健康。學校體育是一個自覺教育的體育過程,體育教育過程包括幼兒、少年、青年階段,學校體育具有組織程度高、教育功能強、綜合效應好等優點,是實現全民健康這一戰略目標的最重要、最有效、最持久的內容。
2我國學校體育存在的問題
2.1現存的三大主流問題
學校體育教育的不公平、學校體育的理念偏差、對學校體育的重視程度不夠依然是現在我國學校體育發展存在的三大問題。由于我國各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導致了各個地方對學校教育尤其是學校體育的投入不盡相同,從而使了學校體育的發展區域之間的不公平。在學校,體育課并沒有受到重視,學校領導和教師注重的是學生的文化課成績,注重的是學校的升學率這些都阻礙著教育的發展也阻礙了學校體育的發展。
2.2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學習評價是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它對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體育教學評價不能只對體能和運動技能做出評價,而忽略學習態度、習慣、意志品質、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合作意識等方面的內容。目前,許多學校的評價方式是通過學期末的體能測試包括1000米跑、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等;還有運動技能即本學期所學內容的考核。這樣雖然起到了考核作用,但是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評價的主體性,降低學生積極參加運動的興趣,還會因考試加強學生的逆反心理。教育評價不僅包括對學生的評價還包括對于體育教師的教學評價、學校管理者的體育管理評價等。教育評價是實現學校體育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實現學校體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完善教育評價系統。
2.3教師和學校“畏懼”體育課的安全問題
近幾年來,全國各地學生在校體育鍛煉事故時常發生,學生已經成為運動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在高校體質健康測試中猝死的事故頻發,也經常看到在體育課堂中發生的猝死以及傷害事故的案例。體育運動有著自身的群體性、對抗性、不確定性等的特性,再者由于學校的意外傷害處理機制不健全、教師水平的參差不齊以及部分教師教學方式方法的不當等原因導致在開展體育活動過程中,各類體育傷害事故時有出現,給學生及其家庭帶來很大傷害的同時,也給學校和教師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和沉重的負擔,而校園傷害事故處理及賠償問題也成了學校的一個難題。學校和教師害怕學生在體育課發生意外從而導致事故的發生導致一些學校采取了減少課外群體活動,甚至取消體育課等方法;即使正常開展體育課,教師也害怕學生出現事故而采取降低體育課強度等方式保證學生的安全。這樣既不利于學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又不利于我國學校體育的健康發展。
綜上,學校體育的發展還是有著許多的桎梏,如體育課改的冷清、體育發展格局的封閉、體育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等都是制約學校體育發展的不利因素。解決這些難題是學校體育發展的前提。
3健康中國背景下學校體育的發展
3.1正視學校體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全面發展學校體育
健康中國2030中提到加大學校健康教育的力度,鮮明的指出了學校是促進健康發展的一大立足點,學校體育有益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拼搏的精神,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可以排解學生心中的負面情緒焦慮,使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樹立健康的、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分分割的,體育和智育、德育、美育共同組成了完整的學校體育。從實際情況出發,理論結合實踐,大力發展我國的學校體育。
3.2建立全面科學的評價體系
評價就是對學生學習的表現以及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進行判斷,為教師的教學成果提供反饋,為改進教師的教學提供依據。評價的目的就是了解學生的情況和表現,發現學生的優點和不足,培養學生認識自我和提高自我的能力。評價的方法要全面,定量評價要結合定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和學習過程評價相結合、階段評價要結合期終評價等等。作出評價的人群要全面,不僅教師要給學生作出評價,學生還要學會自我評價,學生自評、小組自評、家長和教師評價相結合。有效地對教學成果進行總結性的評價,總結其不足之處,為學校體育的發展提供動力。
3.3圍繞體育傷害事件“多點開花”為學校體育的發展保駕護航
解決體育傷害事件要從根本出發,對體育課傷害事故要有足夠的預防和對策。首先要健全制度,重視安全問題,尤其是體育課的安全問題。學校應該時刻注意校內設施,保證器材的安全性,學校和教師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展開教學,避免不必要的損傷。其次,體育教師要增強責任心提高業務水平,盡力避免因自己的教學失誤而導致的學生傷害事件。碰到不可避免的傷害發生時,體育教師和相關醫護人員應該及時搶救,避免更大的傷害,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具備相關的急救知識,所以,體育教師不僅要提升自己的專業業務水平,還要掌握必要的搶救急救措施。同時,要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規,不僅為學生的權益保駕護航,還要保障體育教師的權益,避免因歸責錯誤而導致某一方的權益受到損害。只有學校、教師、家長、學生都沒有后顧之憂,學校和教師才能較好的開展學校體育,家長才能理解學校,支持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學生才能在體育課堂中受到良好的收獲,多個方面齊頭并進相輔相成才能促進學校體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