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梅
摘 要:大學新生轉型教育對于學生在大學期間的發展和日后的成才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大學學習專業性強,學習任務比較繁重,要求也比較高,轉型教育尤為重要。而輔導員作為一線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朝夕相處的教師,應從教育內容、工作思路等各個方面努力做好此項工作,從而增強大學生轉型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大學新生;轉型教育;輔導員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8)01 — 0158 — 03
新生踏入大學校門第一堂課就是轉型教育,轉型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其目的就在于對大學新生給予及時而科學的指導,使他們盡快熟悉和適應大學學習和生活,實現大學與中學教育的順利銜接,保障大學學習和生活有良好開端,為他們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起點,對于輔導員在后續的班級管理和學生的個人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新生入學轉型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新生轉型教育涉及方方面面,是一個系統工程,而高校輔導員作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線教師,作為高校學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在新生轉型教育中的作用尤為重要。本文主要從輔導員角度對其必要性、教育內容、如何教育等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新生轉型教育必要性
1.盡快融入大學氛圍,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和意識的需要。大學新生轉型的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生活轉型。大一新生剛剛遠離父母,從各個地方匯聚到學校,許多學生存在獨立生活意識弱、自理能力差的問題,環境的不適應、生活的不習慣成為首當其沖的難題,輔導員通過轉型教育活動,使學生再也不能依賴于“事事有人管”,要變“有人管”為“自己管”,能夠得心應手地處理生活中的日常瑣事。
2.盡快掌握大學學習之道,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方法的需要。大學學習方式不同于高中,學習的專業性強,學習任務相對繁重,需要記憶的東西也多,老師講課的進度也比較快,所以學生必須盡快轉型,找到一條適合自己、高效科學的學習方法。大一新生要由高中階段的“要我學”轉變為大學階段的“我要學”,要從‘灌輸式學習向“自主式”學習轉變,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
3.盡快了解周圍群體,培養與人交往的心態和技巧的需要。有統計資料顯示:和諧的人際關系,可以使工作成功率與個人幸福感受率達85%以上的功效;,知識、技術、經驗等因素對一個人的成功僅占15%,人際關系占到85%。輔導員應通過各種活動,使學生盡快融入班集體、宿舍,適應新的環境。
4.盡快進行自我心理調適,構建大學階段的步驟和目標的需要。面對周圍陌生的環境和同學,大學新生心理難免會產生不適,輔導員通過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使其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同時通過生涯設計活動,及早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構建大學各個階段的目標和任務,不虛度自己的大學光陰,能夠學有所成。
5.盡快樹立專業思想,強化職業道德的學習和修養的需要。專業教育非常重要,專業是許多學生走入社會賴以生存的技能。輔導員應幫助新生樹立“干一行愛一行”的專業素養,努力加強職業道德的學習和養成,為以后自己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新生轉型教育的主要內容
1.校史校風教育
通過新生開學典禮、專題講座等形式,向新生介紹學校的歷史沿革、發展歷程和近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學校的專業特色、社會影響、發展優勢以及歷屆優秀校友。這些都會從不同側面影響新生,激發他們熱愛學校、熱愛專業,樹立遠大目標,見賢思齊,努力學習,奮發進取,取得成功。
2.專業教育
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專業背景,專業特色、學科建設、社會地位、人才培養模式、師資及科研情況、主要學習內容(如教學大綱、計劃及完成學分)、今后就業去向(如就業方向及單位)、本專業現狀和發展前景、課程設置,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所學專業特點和社會對該領域人才的需求,從而幫助學生及早確立專業思想,熱愛自己專業,增強專業學習信心,激發學習動力,努力攀登高峰,以飽滿的精神投入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去。
3.學習教育
學習是學生在校期間最重要的一項任務。通過高校教師和優秀高年級學生現身說法、介紹經驗,通過講座、交流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充分的交流和分享。學習教育包含以下內容:第一、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地位。大學學習,是為自己將來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有一席之地而準備。在學習上要幫助學生做到目標明確,方法科學,循序漸進,朝著自己既定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刻苦學習,不斷進取,順利完成學業,把自己培養成優秀的大學生。第二、幫助新生了解大學學習的特點,注重學習方法的探索。大學生學習任務繁重,需要記憶的東西很多,可以利用口訣、比較、聯想等記憶方法進行有效的學習,要變高中階段的被動接受教育為主動尋求教育,把握學習主動權,切實明白自學及自我知識更新能力的培養對自己至關重要。第三、幫助新生學會科學地運籌時間。
4.集體主義和團隊精神教育
要教育大一新生學會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他人以誠相待,對自己嚴格要求,要與人為善,學會關愛他人,尊重他人。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意見和建議,善于交流,勤于溝通,適時調整心態,學會與人和諧相處,而這些行為和意識的培養,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組織文藝、體育比賽等活動,盡可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從而使其盡快融入集體,增強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培養學生愛學校、愛班級、善于與人合作,以便以后走向社會盡快適應崗位。
5.法紀校紀及安全教育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任何體制的管理和完善都離不開紀律和制度的約束,學生管理亦是如此。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考慮問題難免欠缺,少數同學對事物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會出現一些違法違紀現象,等到發現時又后悔不已。在進行法紀校紀教育時,可采取豐富多彩的形式。組織學習《學籍管理規定》、《學生手冊》、《大學生行為規范》等,通過進行法紀校紀及安全教育,讓學生明確什么是“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在內心形成敬畏之心,自覺建立起遵守法紀校紀的意識習慣。
6.心理健康教育
面對大學陌生的環境和全新的學習方法、經濟壓力、對氣候飲食的不適等情況,都有可能引起他們心理上的不適,甚至出現心理問題。因此,在新生入學之初,要高度重視新生心理狀況,做好新生心理測查,對問題嚴重學生進行有效干預,尤其要注意貧困生、孤兒、單親家庭學生的情況,了解其心理狀態,給予他們更多關愛。
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知識學習、社會實踐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要把其精髓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不斷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理想,自覺抵制低級趣味、做到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力求大學生早日成才,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
8.大學生生涯規劃教育
為避免出現畢業時很多大學生因沒有工作經驗、知識能力儲備不足、英語不夠好、自我定位不夠準確等導致找工作時的慌亂、艱難,生涯規劃應該從大一抓起,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和階段進行認知,引導其對大學生活進行總體規劃,對未來的人生道路進行認真的思考和籌劃。
三、輔導員如何做好轉型教育工作
轉型教育對于輔導員工作和學生都極其重要,此項工作做得扎實,輔導員在整個大學教育階段的管理就會減少很多障礙,更容易取得成績。反之則會在后面的管理工作中增加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學生在此項工作中如能夠切實嚴格要求自己,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對自己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無疑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要做好此項工作,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堅持“一二三四五”模式
即堅持圍繞一個中心:努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具有高尚情操、奮發向上的新時期大學生。《中共中央關于改進和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決定》中提出新時期我國高等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建設社會主義的跨世紀人才,具體而言就是思想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全面發展的新型綜合型人才。我們必須堅持圍繞這個中心來開展工作。
樹立兩種觀念:節約觀,誠信觀。倡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誠信觀、節約觀,爭做誠實守信,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示范者、實踐者,通過這兩種觀念的樹立,讓學生形成好的生活觀念和道德約束,從自身做起,養成誠信和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切實提高自身修養。
培養三種意識:榮辱意識,文明言行意識,遵紀守法意識。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人在意識的指導下可以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只有形成好的意識才能指導自己的行動朝著好的方面發展。要通過活動教育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榮辱意識、文明言行意識、遵紀守法意識。
開展四項教育:新生轉型教育及生涯設計教育,班風、學風教育,有關黨的知識和時
事政策教育,人文修養教育。通過開展這四項教育,提高學生人文修養,形成良好班風學風,提高理論素養,切實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關注五個問題:安全問題,心理問題,貧困問題,生活習慣問題,就業問題。這五個問題是存在于學生中經常性關乎學生切身利益的問題。安全重于泰山,學生安全問題是首要問題;心理問題和貧困問題,是涉及貧困弱勢學生群體學生的問題,輔導員應予以多加關注;生活習慣問題反映一個人的個人修養、生活態度,關系到能否和周圍的環境和人和諧快樂相處,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對個人發展及其重要;就業是高校教育的出口,是檢驗高校教育成果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關系學生切身利益的大事,輔導員應圍繞就業這一問題從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需要。
2.把握好幾個關鍵要點
(1)建設好兩支隊伍:建設好班團干部隊伍;建設好學生會干部隊伍。有一支作風過硬的班團干部隊伍,輔導員的工作會輕松很多。努力選拔和培養一支精明強干、思想覺悟高、勇于奉獻、工作能力突出的學生干部隊伍,充分發揮其作為黨員、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強化學生干部隊伍培訓,加強他們之間的交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利用他們身上的正能量影響周圍的同學,這樣往往會事半功倍。要把這兩支隊伍化為推動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力量。
(2)開展兩項調研:對每個新生的家庭環境做好調查研究;對每個新生的思想狀況做好調查研究。家庭環境是每個學生成長發展的溫馨港灣,對學生思想觀念、生活習慣的形成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個人思想狀況是引導學生行動的內在動力,做好家庭情況和思想狀況的調查研究,就可以對學生管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增強目標性和實效性。
(3)處理好三個關系:處理好群體引導和個別指導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個性發展與集體主義之間的關系;處理好知識學習和素質提高之間的關系。在工作中,我們既要做好班級群體引導,建立積極上進的班集體,又要做好個別引導,尤其是存在貧困、心理疾病等弱勢群體學生,使其快樂地融入班集體生活中。學生尤其是現在的“90后”大學生更加追求個性的發展和張揚,但個性的發展不能和集體主義相違背。作為輔導員,我們倡導有利個人發展的、有利班集體健康向上的個性發展。要教育學生處理好知識學習和素質提高的關系,既要教育學生做好文化知識的學習,又要引導學生通過參加各種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飛速發展的需要。
(4)抓好三個環節:抓好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和修養環節;抓好轉型教育和生涯設計環節;抓好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環節。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人修養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它作為一個社會人的重要特征而呈現于世人面前,我們需要將它作為一個重要方面加以關注。生涯設計是新生快速融入大學、進行大學整個階段設計規劃的一個過程,對學生以后的大學學習極其重要。我們抓好這個環節,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定目標、下決心,讓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從而有利于自己早日成才。任何活動的開展都必須有針對性,有了針對性才可以有目標地去開展工作,最終取得活動的實效性。轉型教育亦是如此。
(5)提高四種能力:提高獨立、自律的生活能力;提高自主、創新的學習能力;提高調適、適應的心理能力;提高協作、真誠的交往能力。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是高校教育的目標所在,也是學生素質的具體體現。生活能力、學習能力、心理調適能力、交往能力的提高也正是我們進行新生轉型教育的目標所系,這些能力提高了,學生就可以更快融入大學校園生活,更快促使自己成才。
新生轉型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靠一兩個活動就可以解決的,它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輔導員堅持“一二三四五”的模式,同時抓好幾個關鍵點,與時俱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切實做好此項工作,為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現代化高素質人才提供保障。
〔參 考 文 獻〕
〔1〕侯聰玲.大學新生的心理斷乳與角色置換〔J〕.龍巖學院學報,2009,(04):125-128.
〔2〕趙世龍,賈明.大學新生適應性心理問題探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12):138-139.
〔3〕朱子正,王仁芳.高職院校大一新生的心理問題及其調適〔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1):32-34
〔4〕陶麗,曲建武.增強大一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工作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06),113.
〔責任編輯:侯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