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建雄
摘要:全面推進依法治疆建設,是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需要,本文通過對紹興市職教中心內地新疆中職班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調查及分析,從教師、課堂、特色、實踐四個方面提出了加強學生法律意識教育的建議。
關鍵詞:依法治疆 內地新疆中職學生 法律意識教育
內地新疆中職班(簡稱內職班)學生是未來新疆經濟建設的生力軍,加強對學生的法律意識教育,有助于切實提高其法律意識,做到學法、懂法、守法、用法。
一、加強內職班學生法律意識教育的重要性
1.是實現內職班培養目標的需要
內職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一批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熱愛偉大祖國、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維護祖國統一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較強就業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內職班學生民族成分復雜,大多來自農牧民家庭,規則意識欠缺,學生又正值青春期,世界觀和價值觀尚未形成,若在法律意識上不加以正確引導,實現內職班的培養目標就成為一句空話。
2.是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是人,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人。內職班中少數民族占84%,本民族的文化和宗教對他們的影響較深,加上法律意識淡薄,極易被“三股勢力”所利用。法制教育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所宣揚的各民族一律平等、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等將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滲透力和感召力,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3.是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需要
內職班學生作為未來新疆的建設者,提高其法律意識,可使他們更好地認識到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法律義務,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違法,懂得任何訴求和意愿都必須通過合法渠道表達和解決,并自覺運用法律武器同各種損害祖國統一、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
二、內職班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及分析
1.調查的目的、方法及樣本的確定
為了解內職班學生的法律意識情況,使法律意識教育更接地氣,筆者特組織了普法教育情況調查。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以無記名自填式方式進行,共發放問卷147份,當場收卷,全部有效。樣本是紹興市職教中心1~2年級內職班學生,參與這次調查的87%為少數民族,其中維吾爾族占54%。
2.調查的內容
(1)基本情況。對法律的重要性認識較高。有97%的學生認為懂法對自己有用,只有3%的學生認為沒有用或不清楚;對于“你是否喜歡觀看法制類節目及報刊”的問題,有88%的學生表示喜歡;對于“你是否愿意學習法律知識”的問題,有84%的學生選擇“愿意主動學習”,選擇“不太愿意學習”和“不愿意學習”的分別只占14%和2%。
對法律知識的需求特點較明顯。調查顯示,學生最想了解的法律知識依次為: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占52%;民族政策,占30%;民事糾紛,占3%;其他,占15%。可見,學生最想了解的是憲法和以民族區域自治法為主干的民族法律法規知識,這也充分體現了民族班的特色。
對學法途徑的認識較為單一。對“你希望通過什么途徑來學習法律知識”的問題,選擇課堂教學的占31%;法制教育活動的占45%;只有24%的學生認為可通過自己看報刊書籍。可見,受漢語基礎較差、自我學習困難等因素的影響,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希望通過學校教育來學法。
(2)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學生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數據顯示,對于“受教育是我的權利,上不上學是我自己的自由,與別人無關”的說法,有90%的學生認為是錯誤的;對于“部分村委候選人為了當上村干部給村民請客送禮”的做法,有88%的學生認為違法,只有12%的學生認為是正常聯絡感情;對于“如果你的親人或朋友觸犯了法律,你應該怎樣做”的問題,90%的學生選擇舉報或勸其投案自首。
學生存在不少法律知識“盲區”。對于“有關信息網絡安全法律法規你知道嗎”和“你知道哪些出版物不能觀看和收聽”的問題,有近60%的學生選擇“不知道”或“知道一些,但不是很清楚”;對于“是否聽說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條例》”的問題,也有35%的學生表示沒聽說過。因此,學生的法律知識還有不少“短板”要補。
三、對內職班學生法律意識教育的建議
1.提高教師的法律意識
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職責,教師法律意識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而教師在法律方面的言行又會對整個社會對法律的態度和看法以及法制氛圍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
2.抓好課堂教學主陣地
課堂是學校教學最基本的空間,課堂教學過程是學生對知識學習和掌握的過程。由于內職班學生漢語基礎差,自主學習能力不足,法律知識的學習必須主要依靠課堂教學,教師要精選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貼近現實,多采用案例教學法,引導學生對具體案件進行詳細分析;要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
3.突出教育的新疆特色
內職班的法律意識教育要始終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立足新疆區情,突出新疆特色。要以“三愛三反”(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大家庭,反分裂、反極端、反暴力)為主題內容;要仔細梳理與新疆學生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重點學習《憲法》《教育法》《去極端化條例》《民族區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規;要結合新疆三史(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教育,特別是要把法制教育與民族團結教育結合起來;要理直氣壯地讓學生懂得國家實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嚴禁宗教進校園,培養學生對法律的敬畏,自覺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
4.注重教育的實踐性
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還應將法律意識教育從課堂向課外延伸。要充分利用各種法制宣傳教育重要節日,例如,每年5月的民族團結教育月、12·4法制宣傳日等,開展法律知識講座,舉辦法律知識競賽;要組織學生收看《今日說法》等法制類節目,利用報刊網絡進行法律知識的學習;要組織學生到法庭去旁聽一些典型案例,或請專家給學生講解法律知識。在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也要不失時機地向學生傳授法律知識,例如告誡學生如果同學之間發生矛盾和糾紛,不能簡單訴諸暴力,應通過正常渠道來解決,引導學生能夠主動遵紀守法,使其成為一種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