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紅 王暉


摘要:液壓傳動與氣功技術課程是一門理論和實踐并重的專業課程,本文介紹了如何以項目為載體,對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整合,應用液壓實驗臺及機床設備作輔助,為突出以學生為中心,采用理實結合、工學一體化的教學方式,適當應用互聯網和“翻轉課堂”,注重學習任務評估,從而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以適應企業及社會的需求。
關鍵詞:液壓傳動 一體化 翻轉課堂 項目教學
液壓傳動與氣動技術課程是機械等相關專業開設的傳統課程,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建筑重型機器、航空航天等領域。從內容和構成看,這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但是,一般學校缺少配套教學資源,通常采用以教師為主的傳統理論知識講授方式教學,使學生學習停留在紙上談兵。這與技工院校應該更注重學生的動手實操能力是相違背的。因此,液壓傳動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迫在眉睫,這是每位技工院校教師應深入思考的問題。下面從一體化課改分析、如何課改、具體評估等方面進行探討。
一、一體化課改的分析
液壓傳動與氣動技術課程是技工院校一門重要專業課程,要求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并重,不僅要掌握必要理論知識,更要能解決實際問題。從走訪企業和畢業生調查來看,關于液壓的知識點和技能點主要包括:基本知識、常用元器件應用場合,以及具備從事控制系統安裝調試、維護維修的能力。但目前存在以下問題:教學方式因循守舊,課程設置不合理,缺少專業實訓基地,以及學生缺乏實際操作。這種教育方式下的技工院校畢業生,跟不上社會發展需求,難以在企業實際工作中施展拳腳。傳統液壓傳動與氣動技術課程設置顯然無法滿足社會發展,一體化課改是必然趨勢。
二、一體化課改的措施
1.整合課程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液壓知識理論性強且抽象,尤其是元器件工作原理,對于技工院校學生來說難以理解。應當根據企業需求、技工院校教學大綱和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目標,結合專業技術特點,對教材進行取舍,縮減繁雜的理論講述,譬如公式推導過程、流體力學等;強調實際應用,如企業常用液壓回路的設計、常見故障診斷及排除方法等,讓學生所學專業知識更貼近企業需求;加入新技術,淘汰舊技術,有理有實,突出操作,使處理后的教材簡明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同時,通過團隊建設、協助合作、自主學習和匯報演示等方式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方法能力,以及個人能力等跨學科能力,促進實現實踐中應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新等高階目標,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依據教學大綱,對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整合,并進行項目構建,應注意以下幾點。聯系企業生產,引進實際工作任務作為學習項目;理實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項目成果具有可展示性;學習項目是動態變化的,必須時時不斷地將生產中的最新知識、技術、工藝和方法引入到項目中。
2.優化教學手段,以項目為載體開展一體化教學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如果不進行課改,繼續使用舊教材、傳統教學方法和落后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必然導致學生守舊、被“禁錮”,優化教學手段刻不容緩。在這個互聯網尤其移動互聯網發達的時代,適當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法,教學會更受到學生青睞。教師針對項目涉及的知識點或技能點,制作微視頻,并布置自主學習任務單,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學討論。課堂上,教師通過引導和答疑來檢查學生課前學習效果,并且可以針對個別重難點,結合結構模型進行答疑解惑。這樣,學生和老師可以更好地互動溝通。
在教學實施中,以項目為主線創建企業工作情境,以一體化模式開展,學生根據任務單的設計要求進行元器件選型,討論確定回路設計,在實驗臺進行接管安裝,互檢后通電調試,看能否完成特定的工作要求,最后在相關機床設備上進行安裝調試(具體實施如圖所示)。整個一體化教學均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注重知識點和技能點的完美融合,實現“做中學,學中做”。相比傳統教學模式,這更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必要主動性,使教師從圣人轉變成導師、從主動變為被動、從主導變為引導,對教師職業素質也有著更高要求。
三、一體化教學的評估
一體化教學常虎頭蛇尾,忽略了重要的評估環節。液壓傳動與氣動技術課程改革,重點要探討如何進行項目教學評估,可分為課堂評估和課后微信反饋。微信反饋充分利用了發達的移動互聯網,共同探討交流該項目相關知識點或實操技能點存在的疑惑。而課堂評估是對學生的學業評價,由項目評估表、職業素養評估表和綜合評估表三部分組成。從專業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和個人能力全方位進行評價反饋,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評選出最優方案,而是讓學生參與其中,通過互相比較,找出自己的優缺點,樹立學習信心,為下次學習任務做好充分準備。
其中,項目評估表從視覺檢測和功能檢測入手進行評估,職業素養評估表從工作態度和跨學科能力入手進行評估,綜合評估表(如表所示)是對上述兩個評估表的綜合評價。
四、小結
總之,進行模塊化取舍整合、利用互聯網和“翻轉課堂”教學、以項目為載體的一體化課改后,液壓傳動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完全改變了以往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局面,很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對企業崗位的適應能力。同時,教師的教學理念、雙師能力、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