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士賢
一、為什么要“每天進步一點點”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個腳印能做到;一鳴驚人不好做,但一股勁做好一件事,可以做”,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道理,但是很多學生未必能夠懂得這些道理,如何讓學生們懂得這些道理,就需要班主任給學生灌輸“每天進步一點點”的思想意識,通過每天進步一點點,最終做到學生標準。
技工院校招生生源較差,大部分是中考落榜的學生,基礎知識薄弱,生活習慣較差,基本素養和認知水平較低。作為技工院校的班主任,會經常遇到學生遲到、早退、上課睡覺、不遵守紀律、不尊重老師的現象,不管是嚴加管教還是苦口婆心的諄諄教導,都沒能從本質上起到良好效果。在擔任班主任的這段時間里,隨著與學生們進一步的接觸,筆者發現,大部分學生并不是故意做出不遵守紀律的行為,他們大多是自小受家庭和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對自己和周圍環境喪失了信心,長期的信心喪失造成了他們對自己和周圍事物的冷淡對待,不在意身邊的事與物,做任何事情隨心所欲。如何將學生們帶入正軌,如何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成為筆者在班主任工作研究中的重點。
筆者接觸的學生多為剛入校新生,年齡在16歲左右,他們活潑好動、頭腦靈活,但是自制力差、行為習慣差、態度懶散。針對這一現象,筆者一直在思考如何幫他們改正這些缺點。在擔任班主任工作這段時間的探索中,逐步發現“每天進步一點點”的思想灌輸,對學生們的行為習慣養成和班級良好的班風建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每天進步一點點”——習慣養成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們健康成長的基礎保障。筆者學校為促進學生成長,制定了《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守則》:早晨7:40進班,開始晨讀;早上9:50做課間操;中午12:40進班,開始午休;在校穿校服;行為舉止要文明;上課認真聽講,不玩手機,不趴桌等。但是對于剛入校的新生來說,一下子養成這些良好的習慣不是很容易。為此,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每天進步一點點”對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1.養成守時習慣
守時是一種修養,是做人的根本。就筆者本人而言,特別不喜歡不守時的人,不守時意味著浪費別人的生命。對于學生而言,上課不守時會影響上課效率、進班不守時會影響集體狀態等,守時不僅是學生要練成的修養,更是學習的基本保障,因此,筆者在班級里經常教導學生養成守時的好習慣。如,現在所帶的班級里有個走讀生早晨經常遲到,還經常以頭痛、肚子疼等各種理由搪塞過去,而且有幾個學生經常在打了上課鈴之后去廁所,完全沒有時間意識。針對此現象,筆者并沒有嚴厲責罰,而是給他灌輸“每天進步一點點”的思想。在他剛剛開始遲到的那些日子里,筆者會教育他:“沒關系,誰都有遲到的時候,但是正常的人不會總是遲到,今天你遲到了10分鐘,那明天你遲到9分鐘,后天遲到8分鐘,這就是你每天的進步,老師不要求太多,只希望你能每天進步一點點”。在下一次遲到時同樣會鼓勵他:“很不錯,比上次早到了兩分鐘,老師看到了你的進步!”通過這種方法,筆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改掉了該學生的遲到問題。通過“每天進步一點點”的鼓勵,促進學生養成守時習慣。
2.克服懶散習慣
懶散應該是筆者所帶班級普遍存在的嚴重問題。大部分學生整天以手機為生存價值,除了上課,其他時間90%都在玩手機,放學回宿舍也是躺在床上玩,不會洗衣服、不會整理桌面,不會參加社團活動,班內每天的值日只是應付,只能達到合格標準。甚至還有幾個男生站沒站姿,坐沒坐相,晨讀時不張嘴,只是呆呆地看著書。懶散不僅影響一個人的狀態還會影響整個班集體的狀態。針對這個現象,筆者在晨檢和班會的時候經常引導性地教育學生,比如,先問“大家是不是以后都想衣食無憂?”學生們都會回答“是的”,然后筆者繼續追問:“那你們覺得你們現在的這種生活狀態怎么樣?能夠實現以后理想的生活嗎?馬云是因為每天玩手機才成為億萬富翁的嗎?”“老師不是不允許大家玩手機,而是感覺大家每天都在虛度光陰,在浪費自己的生命,老師不期望你一天都不玩手機,這不現實,但是老師期望大家能夠每天進步一點點,今天你少玩5分鐘手機,去洗個衣服,這就叫進步,明天又少玩5分鐘手機,打掃一下宿舍衛生,這更是一種進步,久而久之,大家都會變得很厲害。”與此同時,筆者還會在晨檢的時候對班內學生進行鼓勵,比如“今天大家做得都很不錯,班內衛生比昨天更干凈整潔了,晨讀比昨天又整齊了好多,看來大家都很有進步!”
針對班內幾名特別懶散的人員,筆者會對他們進行單獨教育,每天和他們共同制定“當日進步目標”,比如“今天咱們的目標是讀書時多讀一頁好不好?”或者“今天咱們的目標是課上少睡5分鐘好不好?”然后在第二天會針對他們的改善情況對他們進行鼓勵或者教導。通過“每天進步一點點”的教導,筆者發現,班內整體懶散情況好轉了很多。
三、“每天進步一點點”——班風建設
班風是指班集體成員按照班集體所制定的道德標準、行為規范和班級共同目標,經過大家的努力,逐步形成的自覺行為習慣和風氣。良好的班風有利于班級和學生的健康發展,對于班級管理和學生成長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針對筆者所帶的班級特點,筆者從以下兩方面出發,建立了“每天進步一點點”的良好班風。
1.打造精英團隊,引導班風建設
一個成功的班集體的背后,必然會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隊伍。班干部是班風建設的中堅力量。如何打造一支班干部精英團隊呢?筆者會通過考察班委職位特點和學生特點的匹配程度選擇班干部。還會從兩方面進行班干部的培養:自身素養每天進步一點點、管理能力每天進步一點點。班干部是班集體的榜樣和代言,如果班干部自身都不能做好,每天都沒有進步,那么整個班集體都不會得到成長。筆者會緊抓班干部的一言一行,對他們嚴格要求,通過引導與鼓勵,給他們灌輸“每天進步一點點”的思想態度,讓他們做到每天進步一點點。同時,班干部是班集體行為和思想的指南針,通過班干部們的有效管理,班級才能正常運轉。對于新生班級,班干部的管理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筆者會經常去引導班干部們怎樣去做好一個管理者,然后用“每天進步一點點”的態度去要求他們每天在管理方面有所進步,通過班干部對班集體同學在行為習慣養成、學習習慣養成、生活習慣養成等方面的管理,班級整體情況會得到全面提升。
2.召開主題班會,為班風保駕護航
主題班會在班級管理方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能夠為學生們指引正確方向。筆者會定期在班內召開“每天進步一點點”主題班會,讓學生們暢談自己每天的進步,以后的計劃藍圖等等。通過主題班會的開展,班級內營造出了很好的氛圍,比如,某位學生一直在犯同一個錯誤,或者某位學生犯了特別嚴重的錯誤,學生們都會用“每天進步一點點”來引導他,班委們會用“每天進步一點點”要求他,老師會用“每天進步一點點”激勵他。通過這種方法,學生會在班集體壓力下,主動改善自身問題。“每天進步一點點”已經成為班內的指明燈,促進了學生健康成長,構建了良好的班風。
四、“每天進步一點點”——效果總結
為了考察“每天進步一點點”在班級建設和學生培養方面的效果,促進班主任工作的進一步研究,在學期快要結束時筆者做了一份調研表,發給班內37位學生進行效果檢查,并對調研結果進行了分析,通過對調研表中每個項目進行分析(滿意度、行為改善、自信心等),對每個項目打分在9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進行了數據統計,發現學生比入校時在行為習慣和懶散方面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改善,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每天進步一點點”的意識灌輸取得了較大成功,學生總體對“每天進步一點點”思想的灌輸較為滿意,滿意度高達91.8%。
學生在自身行為習慣和懶散行為的改善方面有著顯著提高,大部分學生在“每天進步一點點”思想中,感受到了自身的進步,慢慢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克服了懶散的惰性,其中,89%的學生認為自身習慣越來越好,81%的學生認為自己的懶散行為有所改進。
“每天進步一點點”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養成了良好的習慣,還讓學生增加了自信,對生活重燃希望,高達86%的學生對自己的表現表示非常滿意。
不僅如此,筆者還專門為學生家長們制定了一份調研表,在家長會期間對到場的35位家長進行調研,并對調研結果進行了分析,通過對調研表中每個項目進行分析(學生滿意度、學校滿意度、懂事、學生成長等),對每個項目打分在90分以上的家長人數進行了數據統計,結果表明家長的滿意度較高。
一是大部分家長很滿意孩子在家的表現,表示孩子在家的行為相比之前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懶散、任性等方面有了較大進步,家長們的滿意度高達85.7%。
二是大部分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比之前更加懂事,成長了很多,知道考慮家長的感受,幫家長多做些家務活,分擔一些憂愁,在這些方面家長的滿意度達到77%以上。
三是家長們對學校的培養方式很滿意,認為孩子們在學校中學到了很多,不僅僅包括專業知識,通過平時在家的表現就能看到。
總體來說,“每天進步一點點”在班級管理中起到了不錯的效果,能夠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促進學生日常行為的規范,促進班級良好班風的構建。通過對學生和家長的調查,發現“每天進步一點點”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建立良好的班風。
(作者單位: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