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艷
臨沂市信息工程學校 山東 臨沂 276300
正文:
繼2014年教育部提出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以來,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觀念深入人心。但是對于中職學校來說,生源素質差的問題始終是困擾中等職業學校發展的重要因素,制約了中職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社團作為學生的第二課堂,在改進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素養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等職業教育為社會經濟建設提供了一大批具有專業技能的一線勞動者,為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F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多產業融合發展成為新的趨勢,在這一趨勢下全能型、一技多能的人才備受企業青睞。在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機制下,中職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更為靈活,這給中職學校社團建設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2.1 社團發展不均衡
依托現有的設備、實訓基地,學校組織成立了舞蹈類、體育類、文娛類社團,此類社團一是配備專門的場地和設備,內容新穎豐富,門檻低、實踐操作性強;二是配備專業的輔導教師,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能給予專業指導。因此受到學生的追捧,每年報名人數都大大超出社團承受能力。而部分專業類社團和地域特色類社團,由于學生對其了解不多,同時社團活動周期長、內容較為單一、枯燥,每每報名的時候都會受到冷落。
2.2 社團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
中職生大部分在以往受教育階段屢屢受挫,導致其相對脆弱、敏感,同時自律性較差,對自己期望值較低,對別人的批評持抵觸態度,在社團報名中存在抱團、隨大流的情況。這對社團管理無疑是個挑戰。一旦嚴格執行社團管理章程,便會出現學生耍性子、撂挑子的情況,造成社團流失率較高。為了穩定社團成員,保證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社團活動中,發揮社團的作用,通常會出現降低管理標準,迎合學生“胃口”的管理模模式。而在這種模式下,社團管理就會存在諸多問題,學生對社團認可度不高,被動應付,失去了社團活動應有的作用。
2.3 社團教師職責不明確
社團作為學生的第二課堂,最終目的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素養,培養下全能型、一技多能的人才。但是,中職學生一方面年齡較小,同時基于中職生的特點,通常很難由學生全面組織社團的運行,因此學校大多配備社團輔導教師,對社團活動進行指導和管理,最終實現學生自我管理的目的。但是,一方面,基于師資力量限制,有些地域特色類社團輔導教師只是略懂皮毛,而外聘教師通常受到個人因素影響較大,缺乏對學生系統性、計劃性的輔導。同時,部分教師身兼數職,有時無法兼顧社團活動而過分放手給學生,造成社團活動散亂。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生要求較高,對社團活動一把抓,雖然對豐富了社團活動,但是弱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也無法達到社團活動的最終目的。
2.4 資源保障不到位
除了部分專業社團,依托技能大賽,在設備和資金上有保障以外,其他社團的不論從場地、設備、教師還是活動上,都缺乏對應的資源支持。一方面學校經費資源較為緊張,能夠撥付給社團活動的微乎其微,同時,自籌資金難以維系社團正?;顒印A硪环矫嫔鐖F場地大多借用操場、實訓室、教室,每當與正常教學活動發生沖突的時候,不得不暫停社團活動。
3.1 完善制度和組織機構
成立專門的社團管理機構,充分利用學生會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有社團管理機構組織制定社團管理章程并嚴格執行。在納新活動上第一時間讓學生了解社團互動章程,減少管理的隨意性和主觀性,嚴格管理但不苛責。對于新成立的社團嚴格審批,做好社團成員的注冊和登記工作,對于社團活動做到有計劃、有記錄、有總結。社團賬務公開透明,避免出現社團泛濫現象。社團學生干部實行競聘和選拔制度。
3.2 對于社團輔導教師實行競聘上崗,加強對輔導教師的培訓,內挖外聘相結合。這就需要對社團輔導教師在職稱競聘、工作量統計等工作上給予一定的傾斜,從精神、物質上鼓勵教師參與學生社團,調動社團輔導教師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制定社團輔導教師工作標準明確定位社團輔導教師的職責,從學校、學生、企業多角度對輔導教師的工作進行考核。同時加強對社團輔導教師的培訓,保證能夠勝任輔導工作。
3.3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現有的慕課、微課平臺,豐富第二課堂形式,增強學習的直觀性和趣味性。
3.4 引導學生社團參與各種賽事活動。以賽事活動為抓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展示自己,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讓學生認識到差距。定期開展社團展示周活動,一方面增強社團成員的自信心和認同感,另一方面也宣傳本社團,為納新活動做好準備。
3.5 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深入企業、深入社區,將社團活動內容充分運用到實踐中去,并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并在與企業、社會的溝通中鍛煉自己的綜合素質。
3.6 打造精品社團,形成品牌效應,以點帶面,全面促進學生社團的繁榮發展。充分利用當地的地域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一方面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結合的方式,增強學生對當地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通過社團活動擴大當地文化的影響面,尋找非遺傳承人。
3.7 給社團足夠的資源支持。以上種種措施,都離不開學校的支持。一方面要保障對社團物質資源上的支持,給予固定的活動場所、提供專業的活動設備,對社團教師、社團成員“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活動予以支持。另一方面,學校領導層對社團活動要有足夠的重視和支持,增加對優秀社團的表彰,對優秀社團輔導教師和社團成員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