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萍
摘 要 高中在走特色化辦學路線中,普遍將藝術作為學校的辦學特色,其目的就是要培養出更多的藝術人才。而藝術人才被需要具備良好的藝術修養與品格,因而高中學生藝術修養與品格的形成應放在重要位置之上。文章就將特色高中學生藝術修養與品格形成的渠道建議闡述,希望廣大教師能夠從中受到啟發。
關鍵詞 高中藝術生;藝術修養;品格;形成;渠道
中圖分類號:A121,TV1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1-0033-01
針對以藝術為辦學特色的高中學校而言,保證藝術生專業水平則是學校的“生命線”。可是,提高藝術生的專業水平不能過于強調專業知識、繪畫技能的硬性培育,更應該注重強化藝術生的內在培養。其中,藝術生的藝術修養與品格的形成就是關鍵中的關鍵,將這兩方面加以高度的重視,藝術生的專業水平的提升必然會突飛猛進,文章就針對特色高中學生藝術修養與品格形成的渠道加以闡述,希望廣大教師能夠從中受到啟發。
一、特色高中培養學生藝術修養與品格的重要意義
在以藝術為辦學特色的高中日常教學工作中,藝術生專業課成績的不斷提升是廣大教師的期望,也是廣大教師奮斗的動力所在。而在藝術生專業課成績的提升過程中,不只是單純加強專業知識輔導與練習就能夠達到目的,需要藝術生能夠發自內心的感受到“藝術”二字的真諦所在,認識到什么是“美”并能將發現的“美”加以體會,這樣藝術生才能真正的“開竅”,進而提高專業課成績。幫助藝術生形成藝術修養與品格恰恰可以達到這一目的,在提高藝術生專業課成績上能夠發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廣大教師應該將藝術生藝術修養與品格的形成擺在重要位置。
二、特色高中學生藝術修養與品格形成的渠道
(一)以藝術特色辦學來促進學生藝術修養的形成
學校辦學特色是德育工作開展的根基,圍繞學校辦學特色能夠在學生修養和品格的正確形成上起到關鍵作用。筆者作為一名特色高中科任教師,本校以藝術為辦學特色,由此在德育工作中筆者從藝術層面出發,針對學生藝術修養的形成條件進行挖掘,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道德修養的目標。通過實踐發現,該德育工作思路在學生藝術修養的形成上效果明顯,學生道德修為的養成效果也非常理想。例如:在引導學生建立自身的道德底線過程中,筆者就從藝術層面出發,首先讓學生各抒己見,表達出對“美”的認識,學生往往從繪畫作品角度來說明哪些是“美”,筆者在總結學生觀點之后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這樣學生能夠重新認識美和發現美,最后筆者讓學生針對自己所認為的“美”加以體驗,說出體驗后的心情。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紛紛表示體驗“美”的感覺是心馳神往、樂在其中,筆者則通過學生的感受讓學生意識到能夠正確的認識“美”就是我們的道德底線,自己認為不美的事情就要抵制,認為美的事物就要堅持,這也是自身藝術修為形成的必要條件之一,長此以往學生藝術修養也會逐漸地形成。
(二)通過學校獨有的德育理念來塑造學生品德
藝術特色高中德育工作開展中,必須要通過獨有的德育理念來塑造學生品性道德,這是學生品格形成的重要前提條件。所謂的品性道德,是指道德價值和道德規范在個體身上內化的產物,它主要現在個體在利益爭持過程中的正確舉動,是個體尊重集體利益的直觀表現。特色高中在學生品格的行程中,必須通過德育工作來完善學生品德,由此確保學生品格的高尚。筆者所在學校就是一所以藝術為辦學特色的高中,在學生品格的形成中筆者認識到德育理念的重要意義,通過立德樹人的德育理念,針對學生品性道德加以塑造,進而為學生形成高尚的品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并在學生藝術修養的形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在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中,筆者就針對學生追求利益的目標加以引導,讓學生認識到追求長遠利益、放棄眼前利益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讓學生認識到自身要從長遠角度出發,以集體利益、社會利益高于一切,這樣才能確保自己在未來藝術道路上的可持續發展,自己在觀察周圍存在的“美”也會拓寬視角,進而能夠認識到哪些事是好的、哪些事是丑的,體會到美的價值所在。在這樣的德育理念作用之下,學生品性道德由此得以塑造,高尚的品格也會逐漸形成,為藝術生藝術修養形成打下厚實的底子。
(三)以養成優秀的藝術修養來助力學生形成高尚的品格
所謂的品格,就是指人的品性和性格,而高尚的品格主要表現在人品高尚純潔,在性格上和品性上沒有任何的缺陷。人在成長過程中,形成高尚的品格必須有兩個重要條件作為支撐,一是有健全的個人修養,二是要有能夠發現美和體驗美的意識與能力。以藝術為辦學特色的高中在學生高尚品格塑造上則有著先天優勢,通過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就可以達到這一目的,筆者在工作實踐中,著重強調學生藝術修養的形成,并以此來推動學生形成高尚的品格,取得的成效也非常顯著。例如:筆者在進行學生發現美和體驗美的能力培養中,首先引導學生認識到什么是“美”,然后讓學生說出在自己日常學習、繪畫、生活過程中伴隨著哪些“美”,這些因何稱之為“美”。學生通過筆者的引導,能夠理解“美”的定義,然后將自己認為與定義相同的事物視作“美”,從而提出了很多具有獨特性的觀點,而在這一過程里學生也能夠體會到“美”的意境。
以藝術為特色的高中學生形成藝術修養與品格并非易事,需要廣大教師、學者從多個方面加以不斷的努力。在文章所提出的觀點中,勢必會存在某種不足,還需要廣大教師及學者能夠及時加以指正,并將自身的意見與建議積極分享,由此確保以藝術為特色的高中學生能夠盡快形成藝術修養與品格。
參考文獻:
[1]盧雯霞.高中美術特長生藝術修養的提高[J].科教導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