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鋒
摘 要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低年段學生的數學學習要讓學生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建立學習的信心,從而往數學的學習的更進一步做好鋪墊的作用。文章從如何提高我們農村低年段學生的數學課堂實效用了幾方面進行梳理:找準學習書寫的目標;提高學習的興趣找準學習的航向;方法的融合運用,探準學習的航線;開展好數學的各類學習活動;加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擬準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動向,以能更好地提升我們農村低年段小學生學習的動向等進行闡述打造實效數學課堂的途徑。
關鍵詞 學習目標;學習興趣;學習方法;開展活動;素養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1-0252-02
一、擬學習目標,讓學生找準學習的航標
“航標準確是到達目的地的標準!”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我們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低年段學生要有學習數學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的層次!所以,作為低年級的數學教師,我在接受的每一個班級都是給學生擬定一個小目標:學習100以內的加減法給他們的目標是——讓學生會正確進行100以內的加減法的估算方法;學習長度單位的目標——讓學生能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并能學著初步有物體長度的意識;學習具體事物的形狀一單元的學習目標——能逐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及簡單的物體的形狀;學習統計一單元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并能初步感受其透露出的數據信息等等的每單元的數學學習,我都會給孩子擬定一個學習的目標讓他們進行學習!同時,因為我們的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學習起來的內容容易忘記,故,教師要在每個課程都圍繞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提醒學生:你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學懂了?能再作聯系么?我想,只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上擬好學生的學生的學習目標,找準學生的學習的航標,學生的學習能力定能提升的。
二、提學習興趣,讓學生摸準學習的航向
“學習的興趣是學生學習動力的加油站!”低年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讓我們低年段的教者知道:孩子小,專注力差,唯有在趣味上引學生進行具體的學習。我們也懂得:有了興趣,有了好奇心,學生想學的欲望會很強!在上二年級的上冊的第五單元《觀察物體一》時,我運用了學校配備的教具外,我還在家里拿了孩子的一些特別有趣的各種形狀的玩具來對圖形進行展示:魔方是正方形;小雪人的頭是圓形;機器人的頭是長方形。同時,我不會局限于教材里的游戲的各個面的觀察,我還讓學生組成不同的學習小組,模擬課本的各個面的觀察:你選擇一個面,看組長擺動玩具,認回你選的面等等的學習方式。因為我們地處農村,孩子的玩具有限,所以,在這些沒有玩過的玩具里進行學習和模擬,不單單是玩,而是在玩中進行學中,在趣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又如,在學《認識時間》這一單元中,我為了讓學生有興趣有質量去認識時間可謂花費我的百般功夫:孩子年齡小,我選取了一個卡通的佩奇鬧鐘;認識鬧鐘的時、分、秒的指針,我自己制作了一個活動的大圓鐘;為了讓孩子充分認識時間的讀數和寫數,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和方式一步一個腳印進行等等的形式進行我的教學。我想,這樣饒有趣味的數學學習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可行的!
三、教學習方法,讓學生探準學習的航線
“方法的指導是學生學習的方向標!”數學學習注重的是方法的指導和梳理。在教學中,我無論是在課堂上的講述還是在練習課上的評練,我的步驟都是:認識——找規律——引方法——練習——總結。其中引方法是我課堂上講述的重中之重的環節!在教《表內乘法一》這一單元中的《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我是這樣讓學生學習的:在我們學過的幾個數相加的基礎上,我展示了不同的圖例,每個圖例的每個方塊人數都是一樣,要求學生計算出這些圖例一共有幾個人?有的學生就運用了幾個數的相加的方法,笨點的就直接數!為此教師就引出了乘法:如果我們遇到這種加數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一種很快很簡便的算式來計算,就是用乘法表示。而后再教學生認識哪個是乘號?乘法算式有什么的條件?它是怎樣讀算式的?這樣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作用?孩子們在老師一環一環深入的教學中,也初步了解了乘法:是幾個相同的數在一起計算它的總數時可用乘法算式!接著教師給出不同的練習給學生進行列式的計算,以強化其記憶。最后教師讓學生根據這些算式進行小組間的讀算式!我想這樣的步驟,這樣的學習的度和這樣的學習的方法的掌握,我們的低年段學生的數學學習會有一個量的跳躍的!又例如我在教《不進位加》這一課中,要求學生掌握好:利用豎式進行計算時一定要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要求他們掌握:在豎式計算是從個位加起,再到十位的計算方式。因為學生在課堂上能把不進位加法的豎式的方法記好,所以在課堂練習或是課后的作業學生的計算準確率都極高!在課程教學中,我們教師根據課程的脈線,擬出課程的方法,學生根據方法進行目的的學習,我想這樣的以法為據的教學是適合我們的教學的。
四、展學習活動,讓學生盯準學習的航速
“活動的開展是學生學習持續上升動力的重要舉措!”低年級的孩子貪玩,專注的力度不夠好,所以,我們教師在課中開展一些活動于學生的學習是非常有用的。因為數學學習不是單一的學習,它有很多的方式能讓孩子喜中學,學中掌。數學的活動就是我們在具體的課堂上常用的舉措。在上《長度單位》這單元,我開展了“我是測量小能手”的活動;在上《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這一單元,我開展了“誰的最準確?”的計算競賽;在上《角的初步認識》,我開展了“量量小兵團”的小組為單位的測量組;在上《認識時間》這單元,我又開展了“我與時間是好朋友”的以速度為準的小組對抗賽。其實,這所有的數學的活動給跟到底是對孩子學習的一個檢測和一個學習的評價的同時讓學生愛上數學,愛上生活中的數學,愛上數學在生活的實際的運用的能力的展現。所以,在我們的農村的低年段中,開展一些貼近我們生活的實際的,上課具體要求的數學活動對學生的學習是極有好處的。
五、融學習關系,讓學生擬準學習的航把
“互相的交流是讓孩子的學習更上一層樓!”學生的學習不單單是我們老師的事情!我們作為一線的農村低年段的老師,除了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學習,教會他們很多的數學方面的方法和算理。但如果我們教師忽略了學生在學校之外的學習,哪,我們的教育也是偏離軌道的。農村孩子的家長都是出外打工,早出晚歸。怎樣與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我充分運用現在的媒體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校訊通、微信、QQ及書信的形式及時與家長了解。例如,今天上完了課程《100以內的減法》的教學,我會運用微信跟家長聯系,叫家長出一些與今天的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內容給孩子進行練習。上完了《認識時間》一課,我在網上下載了關于時間游戲的APP,要求家長給孩子進行時間的認識。教師與家長的交流與配合對孩子的學習或是其的學習進度的掌握都是極好的!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當然,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中,提升課堂的實效還有很多很多的方式和方式,只要我們一線的教者在數學教學中植根于孩子的一切,讓他們在數學學習中認識、分析、掌握、運用和體驗,我想,打造高質的,高效的數學課堂不會是紙上浮云!
參考文獻:
[1]黃金愛.用有效教育提高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廣西教育,2013(13):15-16.
[2]周線文.提高農村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實效性的反思與初探[J].新課程,2016(34):126.
[3]駱健聰.針對探索凸顯層次趣味升級——初探小學數學低學段課堂練習的實效性[J].新課程學習(中),2010(8):169-170.
[4]廖婉梅.農村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有效性的探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5):106-107.
[5]馮俐.計算也是一種能力——淺談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6(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