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華連
摘 要 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上,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離不開學生的參與意識與能力。我們必須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意識的培養,從利用興趣引導、增加體驗和感悟等方面著手,逐步提高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參與意識,真正收獲知識,發展能力。
關鍵詞 農村學生;語文課堂;參與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1-0249-01
小學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道德品質、提升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小學語文課堂更是其中之關鍵。但眾所周知,在目前廣大的農村小學當中,學生語文基礎知識薄弱、學習習慣較差、自制能力不強、容易被干擾等現象較多。要打造優質高效的語文課,讓農村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提升在語文課堂上的參與意識迫在眉睫。只有提高農村學生語文課堂的參與意識,讓學生發揮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才能提升教學質量,打造更高效的課堂,讓學生學有所成、學有所獲。
一、利用興趣引導,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小學生的思維是比較直觀的,他們的學習很容易受到主觀的情緒影響,不喜歡枯燥、無趣的東西。一味地灌輸語文知識會產生疲憊感,因而就會出現一些教師常常反映的問題:教師在講臺上“開大會”,學生也在下面“開小會”;一到做練習學生都不會做;基礎的知識學生不能掌握等等。這都是學生沒有較好參與到語文課堂當中,缺少參與意識造成的。因而,在語文課堂上要用興趣引導學生,有興趣,學生自然就有動力,專注度、完成度才高。教師可以在課導入環節著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譬如《動物王國開大會》一課,教師在課前幾分鐘可以用視頻導入的形式,通過播放動物王國相關的短視頻,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動物王國。這樣既能夠讓學生迅速將注意力回歸到語文課堂當中,也能給學生別開生面的引入教學環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參與到語文課堂的意識自然得到加強。其次,教師可以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環節,通過角色扮演、講故事、做游戲等有趣的環節展開教學,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活躍課堂的氣氛,又能夠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自覺學習、融入課堂、合作探究、勤學善問等,從而高效學習。比如在《動物王國開大會》一課,就可以通過設計好的角色扮演,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趣味性當中學習到課本知識和知識文化素養,并發掘不同學生的潛力,促進學生各項能力得到提升。
二、從實際生活入手,在體驗和感悟中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農村學校的學生,在基礎的教育資源上、學前教育上不同于城市兒童,他們所處的家庭教育、思維習慣方面也具備自己的特點。但是一切的知識都源于生活,離不開生活。在農村學校的語文課堂上,要提高小學生的參與意識,也離不開學生的日常所見、所聞、所想,脫離了實際生活,教學內容就比較寬泛、枯燥以及刻板,學生難以理解,學習的積極性自然不強。所以,要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參與意識,我們就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讓學生在身邊生活情境的引導下接觸教材內容,在體驗和感悟中學習。如在上《小公雞和小鴨子》這一課時,我先給同學們布置了回家觀察的任務,之后在課堂上再說自己看到的小鴨子和小公雞有什么不同、它們的特色等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比較強;在學習《小壁虎借尾巴》一課,則讓同學們課后與家長一起觀察學習,將實際生活中常見的小壁虎尾巴的特點、老牛與燕子的特色等都先觀察自學再跟大家一起分享,課堂上學生討論熱火朝天,學生參與度非常的高。藝術來源于生活,也回歸于生活。在農村小學的語文課堂上也是如此,學生的很多生活常識跟語文知識是離不開的,教師合理調用這些生活常識,不僅能讓學生有切實的體驗和感悟,還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課堂當中。
三、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要在農村學校的語文課堂上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去學習,就要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特點,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有些教師比較困惑,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滔滔不絕的講,努力去調動學習的氣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卻不高,效果卻不理想,不明白這是什么緣由。其實,這完全是因為學生沒有語文課堂參與意識的結果。學生消極上課,也就沒有高效課堂了。要提升教學質量,真正達到高效率的語文課堂,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譬如,教學設計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用色彩圖片、直觀教學、視頻引入等方式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教學環節設計要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理解又能學到知識;教學過程要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進行適當的啟發,指導學生思考探究;教學內容要循序漸進,不可脫離學生的年齡特點等等。只有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將語文課堂真正還給小學生,啟發學生思考、勤學善問、多加鉆研,學生才能真正提高參與意識,參與到語文課堂當中,發揮潛能,不斷進步。
四、小結
簡而言之,要提高農村學校小學生語文課堂的參與意識,離不開學生自身的努力,更離不開教師和家長的循循善誘和仔細教導。教師要用興趣引導學生參與到語文課堂中;要將課程內容跟學生的生活情境結合起來,增加學生的體驗和感悟,讓學生有參與感;要順勢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方法,讓學生能夠接受等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從積極評價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創設具體情境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小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和課堂參與的意識,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積極參與、踴躍交流與表達,在輕松有效的氛圍中不斷提高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齊曉晶.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參與度[J].語文課內外,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