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軍
廣西外國語學院 廣西南寧 530222
對于民辦高校來講,學風建設是其人才培養中極為重要的內容,學風是凝聚在教與學過程中的精神動力、態度作風、方法措施等,它依不同學校的不同特點表現出獨有的特色和豐富的內涵,并通過學校全體成員的意志與行動,逐步地形成和固化,成為一種傳統和風格。這些傳統和風格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大的作用,對學校的發展和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易班是提供教育教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的綜合性互動社區。網站融合了論壇、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的Web2.0應用,加入了為在校師生定制的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務功能,并支持WEB、手機客戶端等多種訪問形式。易班在高校中設立了學生工作站,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已經成為全國教育系統的知名文化品牌。并且隨著“易班”在民辦高校中的不斷推進,也是極大的促進了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易班”主要就是依據自身的功能及特征,然后結合民辦高校的獨有的特點從而進行有機融合,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民辦高校時代化的學風建設,極大的加強了高校學風建設廣泛的參與性,因此,不斷的在實踐中探索“易班”網絡在民辦高校中學風建設的應用是十分重要的。
隨著網絡時代的不斷推進,民辦高校的發展也是迎來了數字化以及網絡化的階段,并且在當前高校大學生中,新媒體的應用也是十分的廣泛,因此,民辦該校的學風建設也得跟上時代發展的需求[1]。在當前很多的上海高校中,“易班”網絡的應用已然是十分的普遍,例如在生活、以及娛樂購物等方面,而在學風建設上的應用還是有待提高。“易班”網絡也是為民辦高校學風的建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在易班平臺中,通過網絡介入課堂,實現學生管理,實現教學互動,實現資源共享,極大的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的轉變,使得學風建設更大的擴充了豐富的方式。
在傳統的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中,對于新媒體的應用還是比較少的,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不斷發展,也是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之前民辦高校學風建設的內容。例如在“易班”網絡中添加了“易班學院”,“優課課堂”等便于線上學習的模板,民辦高校的學生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專業以及興趣愛好來選擇相關視頻進行有效的學習,以此來豐富自己的人文修養以及專業知識。而于這種相類似的與學習相關的插件都能夠在“易班”網絡中安裝運行,合理有效的通過互聯網來不斷的完善和充實民辦高校學風建設的內容。
“易班”網絡為廣大高校學生提供了文化娛樂、生活服務以及教育教學等綜合性的互動平臺。在傳統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過程中,比較注重的還是個體性學習,并且這也是一種逐漸影響的過程,而“易班”的學習活動主要就是線上互動,并且這種學習活動忽視了空間以及時間上的限制,用戶可以通過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調整學習的狀態[2]。當前教育重要的發展方向就是有效的提升互動功能,使得高校學生能夠在交流過程中凝聚學習的共識。“易班”網絡中有著很多學習交流的模板,例如相冊功能就能夠將用戶的相片保存在網絡的相冊中。“易班”還能夠將一些視頻講座以及網絡視頻保存下來,以供用戶學習,并且還能夠讓用戶之間進行相互的交流學習,從而實現信息共享。
在傳統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中,知識的傳播還是相對滯后,僅僅通過老師的教授以及書本上的學習還是遠遠不夠的,這會使得知識的傳播存在延遲性,極大的阻礙了知識的更新。通過“易班”網絡來進行學習,可以有效的減少知識流通的環節,從而將平臺上消息直接展示給用戶,并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知識傳播的時效性。
在應用“易班”網絡進行民辦高校學風建設的時候,應該充分的利用其新穎性、開放性及其便捷性,而相比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的學風建設,“易班”網絡有著不同的特征以及功能。
在高校傳統學風建設中,其內容在吸引度以及更新上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合理有效的運用“易班”網絡來進行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能夠開展多種線上學習的活動,并且還能夠豐富學習內容[3]。“易班”網絡是一個學習交流互動的平臺,也是高校學風建設的思想引領陣地。在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中應用“易班”不僅能夠充實其建設內容,使得其建設內容更加的具有新穎性,還能夠有效的增強其吸引力。
傳統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的環境是處于一個較為封閉的環境中,因此其形成的學習氛圍也是較為壓抑的。“易班”網絡是針對高校學生的一個開放網絡平臺。學生能夠根據自己實際的需求將自己所需的資料存放在“易班”網絡中,使的所有用戶能夠分享到,從而豐富了學習內容。這樣不僅能夠使得校內師生之間能夠交流互動,并且還能夠使得在“易班”網絡中所有的師生都能夠進行交流互動,因此,“易班”網絡在民辦高校中中應用具有開放共享性功能。
“易班”網絡將所有學科的優質教學資源都集中了起來,極大的方便了用戶資源查找的便捷性。“易班”用戶能夠隨時隨地的將自己喜歡的視頻、文章等學習資料傳到網絡平臺上。這樣其他的用戶就能夠在該平臺上分享和下載自己喜歡的資源。“易班”網絡平臺上,每一個用戶都是學習者以及分享者,這樣會自然而然的形成良性的互動,使得每一個用戶都能夠方便、快捷的進行信息共享。
“易班”網絡平臺也是在不斷的更新完善,開發了很多的學習軟件以及插件,并且通過這些技術能夠使得“易班”更加的方便應用,進一步優化了民辦高校的學風管理[4]。“易班”網絡的管理中有著許多的模板能夠應用,例如短信群發的功能,輔導員能夠充分的利用這個功能及時的將詳細傳遞給每一個學生;相冊功能,班里成員可以將班里集體活動的一些相片傳輸到“易班”網絡的相冊中,這樣也是極大的方便了班級相冊的管理;資料庫功能,資料庫中可以建立很多模板,可以將很多的優質資源儲存到“易班”網絡的資料庫中,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方便學習資源的歸類和整理。
“易班”網絡平臺在設計上還是比較貼近當前高校學生實際的生活的,并且通過“易班”網絡的不斷發展,還能夠全方位的整合民辦高校的優質學習資源的建設,并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優化民辦高校的事物流程[5]。將“易班”網絡與教務處進行合理有效的整合,極大的方便了學生查看課程的內容以及進行選課,還能夠在“易班”網絡平臺上對教師上課的情況進行點評,進一步促進民辦高校優良學風的建設。
綜上所述,“易班”在民辦高校學風中的建設不僅能夠極大的豐富其建設內容、提高學習互動性,并且還能夠有效的提升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因此,在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中合理有效的應用“易班”網絡是非常有必要的。“易班”網絡的應用還能夠優化高校的學風上建設上的管理以及整合學風建設的資源,通過這一平臺,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實現在線溝通無障礙的互動交流,用戶之間可以共享教學資源,創建資料、撰寫文章、博客、說說和分享學習經驗等這能夠有效的促進民辦高校優良學風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