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娜
摘 要:環境是教育的重要資源,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區角活動作為幼兒園環境教育的重要實施手段,最能體現幼兒的本體性價值,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教學活動之一。幼兒園開展區角活動應面向全體幼兒,區角環境的創設應滿足不同興趣愛好的幼兒,使其在區角活動中進行多種形式的學習,獲得多方面的經驗,提升多種技能。
關鍵詞:幼兒園;區角環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A
區角活動與各階段的教學活動相結合,作為集體教學的有效補充,很好地解決了區角創設盲目的問題。在開展區角活動探索初期,教師很容易產生這樣的迷惑:到底應該開展哪些類型的區角活動?是不是越多越好,區角環境的布置是不是越花哨越好?教師應根據各階段活動內容劃分可參與的區角活動類型,逐漸在區角活動中科學投放材料。如每年十月一日前后幼兒園都會組織與國慶有關的主題活動。在中班的國慶活動中有“祖國媽媽我想對你說”“紅旗飄飄”“認識各國國旗”三個環節。其中“祖國媽媽我想對你說”可組織幼兒參加說唱類的區角活動;“紅旗飄飄”可在美工區中準備剪紙和繪畫的兩種區角活動;“認識各國國旗”則可在圖書角參加閱讀的區角活動。
此外,每個階段幼兒園的活動內容有所不同,所以要及時更新區角材料以跟上幼兒成長的腳步。
要根據幼兒的小、中、大年齡段來有目的地、針對性地創設三個相應的活動區。小班幼兒(3~4歲)年齡較小,剛剛開始集體生活,離開家庭后要開始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此小班活動區的創設主要重點在于營造溫馨的氛圍同時與游戲聯系起來。如小班可以創設玩具區、娃娃家等。中班幼兒(4~5歲)好奇心較強,對周圍環境和人相對比較關注,所以在中班創設的活動區里可以玩一些角色游戲,使幼兒體會到自己和周圍環境的聯系。如表演區(角色區)、益智區等。大班幼兒(5~6歲)已經到了有一定認知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年紀,因此大班可以創設美工區、閱讀區等。
區角活動把活動室的空間劃分成幾個活動區角,若空間沒有適當的分隔,則容易使幼兒感到雜亂無序,從而產生不穩定的情緒。區角數量的多少主要依據活動空間和幼兒人數而定。區域的劃分要充分利用材料,使各個區角活動相對獨立而又開放。
操作材料是幼兒園區角活動環境創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區角游戲開展的物質基礎。教師在區角活動材料的提供上,應注意材料的提供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據主題開展的情況和幼兒能力發展的不同水平,提供相應的層次性或遞進性的材料。
1.區角活動中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要滿足幼兒興趣需求
興趣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需求是幼兒活動的基本動力,是幼兒主動性、積極性的來源。所以,教師要深入幼兒當中,和幼兒廣泛交流,結合主題內容,了解大多數幼兒的興趣、需求的指向,再提供相應的材料。
2.幼兒在活動中的作品展示
幼兒在區角中的作品一定要在環境中展示出來,這是對幼兒勞動成果的尊重,也是讓幼兒體驗成就感的重要途徑,能激發幼兒持續參與活動的愿望。
3.記錄幼兒在活動中的精彩瞬間
幼兒在游戲活動時,教師可拿出相機,記錄孩子們每個精彩瞬間,然后張貼在“我們在成長”的攝影剪輯區角,供大家欣賞。
總之,區角環境的創設要為幼兒營造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孩子們在自己喜歡的區角活動中自在翱翔!
[1]張 衛.幼兒園活動區角設計[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9.
[2]李 云.幼兒園區角環境創設之我見[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