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
【摘要】隨著互聯網金融時代來臨與銀行業市場化改革步伐加快,商業銀行面臨的市場競爭將越來越激烈,行業利率逐漸回歸正常。在新環境下商業銀行必須改變傳統經驗理念,創新金融產品,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不斷創新中小微企業網絡貸款的模式和途徑。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中小微企業;網絡貸款
一、商業銀行開展網絡貸款的主要模式
對于中小微企業網絡貸款業務,國內各大銀行早已開始了在互聯網上的探索之路,不斷地對傳統金融產品和服務進行創新。本文在了解國內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分析已有中小微企業網絡貸款產品特點,比較網絡化商圈與鏈條模式、網絡技術平臺合作模式以及升級改造現有網銀等主要模式。其中,網絡化商圈與鏈條模式,即商業銀行以商圈、特色市場、產業鏈條中的主要企業作為客戶群體,針對其貸款需求而量身制定的網絡貸款產品。比如,民生銀行的“商貸通”網絡貸款產品,就采取了“一圈兩鏈”的模式,為大型商圈提供授信,為供應鏈和銷售鏈中主要企業提供授信。中信銀行的“成長貸”產品,也提出了“一鏈兩圈三集群”的模式。網絡技術平臺合作模式,指指商業銀行與較成熟的網絡技術平臺合作,由信用良好的互聯網公司建立網絡平臺,運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提供網絡融資中的信息服務(包括征信和擔保),再由商業銀行提供貸款和其它金融服務,全面整合線上和線下。升級改造現有網銀模式,是目前絕大多數商業銀行在互聯網上的主要陣地。
二、改善商業銀行網絡貸款業務的思路
(一)建設數據倉庫基礎平臺
未來銀行的競爭將更多地關注客戶和集中在對大量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上,如何利用數據倉庫發揮信息資源優勢,精確分析客戶特點,進而提供個性化服務,將是銀行運營成功的關鍵因素。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技術在國際上早已成為商業銀行業快速發展、科學管理的平臺,能滿足銀行客戶管理、風險管理、財務與績效管理等關鍵業務應用的需求。根據美國META集團的調查,數據倉庫技術在美國金融業、制造業、商貿業以及社會服務業等方面都得到廣泛的應用。通過數據倉庫,商業銀行可以掌握客戶的存取款動作,還包括客戶形態的變化。根據不同年齡、資歷、職業,為客戶提供不同服務,銀行才會取得真正的競爭優勢。通過營業網點、呼叫中心、網絡等不同渠道,銀行會積累大量信息,通過數據倉庫發揮信息資源優勢,定位和尋找利潤貢獻度較高的“黃金客戶”,并對他們的消費行為進行分析,制定適合他們的營銷策略和行動。
(二)建設客戶關系管理系統
詳細的客戶數據對銀行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信貸評級及申報簡化源于對“客戶信息”掌握程度。當前銀行應建立完善的客戶信用評級體系,至少涵蓋財務、征信系統、行業、區域、專家等多個層面,同時客戶評級結果也應隨市場變化而變化,這應該是業務部門未來重點工作。通過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來控制客戶信息,提高貸款效率,降低貸款風險。例如,民生的“商貸通”貸款效率較高,采取了大數定律來管控風險,但其對“商圈信息的采集”十分嚴格。此外,結合央行征信系統,通過對中小微企業現金流核心指標測算來分析企業經營情況并進行信用評級決策,將成為中小微企業網絡貸款業務的突破口。
(三)不斷創新銀行信息技術
小微企業到銀行貸款,從申請到放款平均需要耗費45天,企業和銀行都承擔著較高的時間成本。然后阿里可以依托其客戶交易信息平臺,在篩選海量交易數據的基礎上,較好地分析判斷客戶的質量,評估其還款能力,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小微企業貸款缺乏抵押物的問題。而通過網絡進行貸款申請和審批,不僅減少了貸款申請環節,改善了客戶體驗,還為貸款機構大大節省了成本。目前,阿里金融的微貸從規模上來看還不算大,但其中蘊含的趨勢值得注意。金融機構通過以網絡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來改造貸款流程,改善客戶體驗,降低人力和時間成本,通過網絡低成本地獲取客戶信息,從而降低風險,更好地進行風險控制,也不失為一種新的競爭思路。
(四)創新銀行風險管理機制
以改良網絡客戶評價標準、應用網絡客戶風險限額測算方法、核定網絡客戶授信額度以及建立完整的業務預警信號機制等為重點任務推進商業銀行網絡貸款業務風險管理機制創新。在評定網絡客戶評價標準上,要綜合考慮經濟環境、經營者素質、經濟實力、償債能力、成長性和調整因素等方面,科學劃分網絡客戶信用等級;在測算網絡客戶風險限額上,要按照網絡客戶不同信用等級差別確定,測算出未來一年內本行能夠承受的客戶最大信用風險總量;在核定網絡客戶授信額度上,通過綜合評價客戶資信狀況、資金需求、還款來源及可靠性、抵(質)押物及擔保等因素,在客戶風險限額測算出的信用風險限額內核定的客戶信用控制量;在信貸業務預警信號機制上,針對網絡銀行信貸業務可能出現的各種可能存在潛在風險或引發風險的現象、行為等從網絡信息變化、征信系統查詢、客戶品質、企業業主及主要股東個人的風險、客戶在銀行賬戶變化、客戶管理層或關鍵技術人員變化、客戶業務運營環境變化、客戶財務狀況變化、客戶履約能力變化9個角度進行分類,形成一套完整的業務預警信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