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鑫
摘 要:在進行公路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要針對施工現場情況,分析影響公路瀝青路面的影響因素,然后采取相應的防治對策。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公路瀝青路面經常出現裂縫,影響了公路的安全性,縮短了公路的使用壽命。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公路瀝青路面裂縫防治展開論述。
關鍵詞:公路瀝青路面;裂縫防治;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U416 文獻標志碼:A
公路瀝青路面出現裂縫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既有人為方面的影響,又有自然因素的影響。公路瀝青路面問題具有普遍性,在出現以后,就會影響到公路行駛的安全性。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公路瀝青路面常見的裂縫,然后分析瀝青路面出現裂縫的原因,最后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為做好瀝青路面裂縫防治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
1 公路瀝青路面常見裂縫
第一,橫向裂縫,這種裂縫寬度不一,與公路中心線基本保持垂直,有的裂縫會貫穿整個公路,有的裂縫會出現枝杈。在公路出現橫向裂縫以后,就會導致公路路面出現凹陷問題,影響到行車安全。第二,縱向裂縫,與行車方向保持平行,但是長度和寬度不一,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導致行車呈現出臺階狀。第三,網狀裂縫主要表現為縱橫交錯,把公路路面分割成很多小塊,裂縫寬度在1cm以上,裂縫的距離在的40cm以下。網狀裂縫會導致公路瀝青路面出現坑槽等,對公路瀝青路面造成極為嚴重的危害。第四,反射裂縫,就是受到溫度和車輛荷載的影響,裂縫就會反射到公路瀝青的表面,路面裂縫與基層裂縫基本一致。
2 瀝青路面常見裂縫成因
在瀝青路面施工完成以后,會出現各種形式的裂縫。為了有效防治裂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為保證施工質量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2.1 瀝青路面穩定性下降,路基強度不足
路基的強度是決定瀝青路面后期使用過程中能否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因素。在路基建設中,由于存在壓實度不均勻、路堤邊部壓實不合格、軟基處理不到位、中央分隔帶排水處理不完善、挖方路塹地下水未能隔斷等問題,致使路基強度不達標,后期路面破損的可能性由此增強。此外,由于施工過程中集料質量的不合格、配合料的拌合比不準確、拌合不均勻等因素,導致鋪設過程中路面厚度不均勻,鋪筑碾壓厚度過厚碾壓不實,或鋪筑碾壓厚度過薄無法形成實體,壓實處理不足,最終降低路面的穩定性。最后,路面鋪設過程中,由于基層辦結強度差,導致面層集料的粘結性能降低,路基結構層之間結合度不緊密,形成集料離析,造成路面整體受力性能減弱。
2.2 瀝青路面積水
公路路面積水會使瀝青混凝土的水穩定性受到嚴重影響,若不能有效地控制和解決,會導致瀝青路面出現邊坡位移、路面裂縫和橋頭沉降等各種問題。根據實驗調查顯示,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積水常常會影響其深層水、層間水和孔隙水的穩定性,通常在4cm厚的瀝青路面孔隙水飽和的情況下,常溫下需要六天方能蒸發完,而若是在高溫天氣,在水和動荷載的雙重作用下,瀝青就會出現上浮,同時混凝土的穩定性就會降低,路面面層便會逐漸被破壞。其次,對于層間水,一般是存留在瀝青上層、中層、下層之間的積水,這種情況下會導致路面各層的承載能力下降,無法共同承受外力,受力面積減小,最終加速路面的破損。路面積水如果不能及時的排除,勢必會導致路面滲水加強,最后造成路基的不均勻沉降等問題的發生,因此,積極解決路面積水滲水問題是處理路面裂縫的重要環節。
2.3 瀝青熱穩定性不強,瀝青混凝土級配不合格
瀝青熱穩定性和瀝青混凝土的級配問題也對后期瀝青路面的質量有一定的影響。在瀝青公路施工建設期間,如果不能嚴格把握瀝青混凝土的級配、瀝青層的厚度以及基層的剛度就會影響后期使用的路面穩定性,在高溫和荷載的作用下,瀝青的熱穩定性會隨之降低,進而出現車轍、推擠、擁包等各種路面問題。
2.4 瀝青路面養護、修復不及時
形成瀝青路面裂縫的原因還包括路面使用時間過長,沒有得到及時的養護和修復,公路一旦投入使用,就意味著人們對其開始了一定程度的消耗和損害,使用過程中如果沒有對其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護,就會造成瀝青路面的累積性破損,交通建設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在公路建成后,常常忽視對公路的修護問題,修護工作不及時不完善,或者修護技術不到位,維修意識不強,最終導致瀝青路面損壞問題由小到大,不但對人們的交通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還使得修復成本和修復難度大大增加,影響了公路的使用壽命。
3 瀝青路面裂縫問題防治措施
為了有效解決公路瀝青路面裂縫問題,在進行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要不斷總結經驗,明確施工過程標準,加強對每個環節的控制和管理,從而消除周圍不良因素的干擾,保證施工質量,防止出現裂縫。
3.1 做好公路瀝青路面配合比
為了防止出現瀝青路面裂縫,施工單位可以選擇改性瀝青,添加相應的改性劑,從而提升公路瀝青路面的抗拉性和抗疲勞性。為了有效提升瀝青質量,施工單位可以針對施工現場情況,增加瀝青面層的厚度,增設瀝青碎石層,采用這種施工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出現溫縮裂縫、基層開裂的反射裂縫。在進行半剛性路面施工過程中,需要明確干縮系數和溫縮系數,從而提升路面的抗沖刷性。
3.2 做好瀝青路面裂縫修復
針對瀝青路面裂縫的修復對于不能愈合的輕微裂縫,先對破損的路段進行清掃,再均勻噴灑少量瀝青,之后勻鋪2mm~5mm的干燥潔凈粗砂或石屑,再以輕型壓路機將礦料進行碾壓,最后使用少量的低稠度瀝青涂刷裂縫。對于橫向和縱向裂縫,在縫隙寬度不超過5mm時,首先進行縫中雜物的清理,再將低稠度熱瀝青灌入,最后以干凈的粗砂、石屑填入并搗壓實在,同時將溢出的多余瀝青、粗砂和石屑清理干凈。當裂縫的縫寬超過5mm時,需要首先清除已經損壞的松動的裂縫邊緣,再將熱拌合瀝青混合料填入縫隙當中并搗壓實在,若縫中環境潮濕或在低溫潮濕天氣里,則要使用乳化瀝青混合料填充。對于大面積的網裂或龜裂問題,首先要對路基的強度進行檢查,若路基強度較好,先以乳化瀝青稀漿進行3mm~5mm的封層,再以瀝青混合料進行加鋪,或者先鋪設土工合成集料,再以瀝青混合料進行封層處理,最后以瀝青薄層照面。當路基強度不足時,要先進行路基處理,再進行路面面層的重新處理。
3.3 對路面的日常養護措施
除了對路面進行破損修復以外,還要對路面進行日常的養護處理,防治路面破損。常用的養護方法有:對瀝青公路進行定期的路況調差和巡視;對瀝青路面進行及時的保潔清理;運用專項技術對其進行檢測,針對出現的裂縫問題,及時進行修復;管理維護人員在冬季,要注意及時做好除雪防凍措施等。這些日常養護措施雖然簡單,但重在實施,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嚴格把握對路面的養護時間和頻率,確保公路路面的安全和穩定。
從整體來說,在進行公路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要不斷轉變施工理念,認真總結裂縫出現的影響因素,然后結合施工現場情況,適當增加瀝青厚度,明確施工技術標準,做好路面養護工作,防止出現各種形式的裂縫,減少公路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韓學龍.瀝青路面早期破壞的成因及預防對策[J].交通世界,2017(28):38-39.
[2]焦永培.公路瀝青路面裂縫防治對策[J].交通世界,2017(28):44-45.
[3]張晉濤.公路瀝青路面病害的成因與對策分析[J].建筑知識, 2016,4(7) :1.
[5]李春霞,王在峰.高速公路瀝青路面裂縫形成原因及防治對策[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 (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