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微課應用于英語教學有利于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對于提高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效率和質量有著很大的作用。教師在英語微課設計中如果側重“可重用性”,并廣納互聯(lián)網(wǎng)優(yōu)質資源,突出細胞創(chuàng)新功能,促進微課與慕課協(xié)同發(fā)展,就能將語言學習融入學生生活,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變成一種自然常態(tài),實現(xiàn)英語教學模式的根本變革。
關鍵詞:微課;高中英語;語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1-12
作者簡介:譚艷麗,女,湖南省茶陵縣第一中學教師。
在信息技術、“快消文化”的飛速發(fā)展中,微博、微電影、微訪談等異軍突起,人們的生活漸趨電子化、智能化,高中教育事業(yè)也逐漸進入“微時代”。微課成為“課堂”向“學堂”轉型的突破口,立足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根本,利用翻轉課堂和混合教學,創(chuàng)建信息時代高效課堂。下面筆者從微課的特點入手,探析微課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1. 微課的概念
微課指微型課程,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闡述某一知識點設計的時間較短、內存較小的在線視頻教學課程。微課的教學內容針對性極強,主要是對教學中的重點知識進行的精簡講述。一個知識點講解不超過10分鐘,如果使用的時間過長說明其講解過于煩瑣。高校英語教學使用微課,將每一個不懂的知識漏洞進行匯總,按照課程實踐的標準,以播放教學視頻為主要教學方式傳授給學生知識。這樣不僅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各種教學資源都結合在一起,還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2. 微課的特點
(1)主題突出、指向明確。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比,應用微課進行英語教學,其教學主題明確、突出,學生對視頻中的教學重點一目了然并熟悉掌握。如果遇到難度較高的知識點,學生利用空閑時間可以重復觀看視頻。
(2)交互性強、使用方便。教師只需要一臺手機就可以錄制一段微視頻。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師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利用一臺電腦、一部手機進行在線視頻授課,還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
(3)資源多樣、情境真實。微課主要是將重點知識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學習知識的資源豐富多樣。
(4)短小精悍、用途廣泛。微課教學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呈現(xiàn)出英語教學的一個重點知識,微課的容量較小,比較適合在線播放視頻。不管是課堂上還是課堂外學生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觀看視頻。其用途非常廣泛,并且不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學習知識。
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定義
建構主義是認知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皮亞杰認為,知識既非來自主體,也非來自客體,個體是在與周圍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fā)展。個體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涉及同化和順應兩個基本過程。同化是指把外部環(huán)境中的有關信息吸收進來并結合到個體已有的認知結構中;順應是個體的認知結構因外部刺激的影響而發(fā)生改變的過程。
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習者與學習環(huán)境之間互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動地建構信息。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只能靠自己的建構來完成,以自己的經(jīng)驗、信念為背景來分析知識的合理性。學生的學習不僅是對新知識的理解,而且是對新知識的分析、檢驗和批判。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通過與周圍環(huán)境交互而自主建構內在心理表征的過程,知識不是靠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材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建構主義強調,教學并不是把知識經(jīng)驗從外部裝到學生的頭腦之中,而是要引導學生從原有經(jīng)驗出發(fā),建構起新的經(jīng)驗。
3. 微課程
黎加厚定義“微課程”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微課設計項目在公共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課程是以短小精悍的微視頻為主要形式。綜合黎加厚關于微課程設計給教師的十七條建議,可以歸納為下面三個原則。第一,以學生為中心。微課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水平、特點,滿足他們的需求。第二,選題應以解決難點、重點、易錯點為導向。選題時,可以選取一個獨立的小話題作為切入口,把內容講通講透。要針對學生的困惑和疑難問題入手,一個微課只解決一個問題,與問題無關的內容堅決不用。第三,設計要緊湊,突出重點。錄制前規(guī)劃好教學方案,任何多余的話語、畫面或不合適的停頓都會削弱微課程的效果。
(1)確定主題。即選定即將要講授的語法項目。主題可以是一個具體的語法知識點,也可以是一個語法系列,再分成幾個具體的語法知識點。而這些知識點應該是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必須花專門時間講解的內容。過于簡單的內容只需學生看書預習或課堂上一句帶過的內容沒有必要花過多時間制作微課。
(2)微課設計。這是整個微課制作的核心和靈魂,設計必須合乎教育規(guī)律,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理念,能引起學生興趣,淺顯易懂,而不能煩瑣晦澀。在這個階段,教師的個性化教學風格、奇思妙想等都可以設計在內,從而使微課能起到最大化的教育教學效果。
(3)視頻拍攝或錄制。應用各種軟硬件和技術手段,把微課設計轉化為視頻。注意制作時要保證畫面清晰流暢、無雜音,音頻視頻配合恰當。
(4)后期加工。錄制完成后,教師應對所講知識點進行審核,看有無重大知識性錯誤或口誤,視頻畫面、聲音有無跳幀、不協(xié)調。這些都要在后期制作時發(fā)現(xiàn)并及時更改,以追求高質量的微課效果。
(5)審核發(fā)布。微課最終是要面對學生甚至互聯(lián)網(wǎng)上眾多學習者的,其思想觀念是否適宜傳播、內容是否健康向上,必須由專人把關,無問題后發(fā)布在微課平臺上以供學生學習。
(6)反饋。在應用之后,微課是否適用,難度如何,教學效果怎樣,這些都要有反饋的過程,以幫助微課制作教師總結優(yōu)點,反思不足,最終改進微課內容,形成優(yōu)質的信息化教學資源。
微課應用于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時,一次制作,多次使用。形成資源庫后,微課可減少資源浪費和重復做功,減少教師備課壓力,以便將精力應用在教學創(chuàng)新上,與時俱進地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教師同時增加對不同學生個體的指導,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高中英語語法內容多、信息散,比如動詞時態(tài)一項,就有十幾種時態(tài)需要講解,學生不可能一次掌握。所以,微課為他們反復學習、個性化學習提供了條件。對于語法,學生的基礎各有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他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知識掌握的情況,有計劃地進行學習。
下面,我以高中語法虛擬語氣中if的用法為例,以微課形式錄制并進行解釋說明。這是虛擬語氣里最重要、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考點。請看下表:
根據(jù)詞表格,學生對if主從復合句用法一目了然。首先,分清哪個是主句,哪個是從句。If所在的句子叫從句。我還把左側三個空格依次編號為1,2,3, 右側空格編號為4,5,6。記下表格之后,我會提問,學生只需回答編號即可。
1. 基本用法
例句:要是我早些起床,我就不會遲到。
If I had got up earlier, I _________.
提問:根據(jù)1,選幾?學生答:4. Would/ could /might have done...形式,所以答案是would not have been late.
2. 錯綜虛擬
例句:要是他當時聽醫(yī)生的建議,那么現(xiàn)在他就恢復健康了。If he had taken the doctors advice, he ___________ now.因為涉及不同時間,所以主句、從句要在不同列里選擇。提問:根據(jù)1選幾?學生答:5。所以,答案是Would/ could /might do...形式, 即 would recover。這樣訓練幾次,學生對if用法印象深刻。
3. if省略
基本原則:if虛擬語氣的句子,if可以被省略。省略if后,把句子中的had、 were或should提前。
句型1:
If I had done..., I would have done...
=Had I done ..., I would have done ...
句型2:
If I were ..., I would do...
= Were I ..., I would do...
句型3:
If I should do..., I would do...
= should I do..., I would do...
另外,有時虛擬條件并不通過條件從句表達出來,而是通過詞、短語或上下文暗示,例如without,but for, or, otherwise,此時句子的時態(tài)要依具體情況而定。
例句: Thank you for reminding me of the time,or I would have been late yesterday.
But for the water, man would not live.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及時跟進微課教學這種方法,它主要是將視頻教學的優(yōu)勢擴大化,把課堂上的難點與重點進行細分講解。不論是哪個語法項目,用微課這種短小精煉的呈現(xiàn)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都會有較好的效果。一節(jié)課展示一個語法項目,內容具體,主題鮮明,積累下來可以聚沙成塔,所以它是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教學資源。而且微課是無生上課,教師不會有心理壓力,可以人人參與,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但是教師要注意在微課中避免無關緊要的語言,盡量做到在有限時間里提高傳授知識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楊滿福,桑新民.對MOOCs浪潮中微課的深度思考——基于首屆高校微課大賽的分析[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3(23):1-5.
[2] 康紅娜,馮 軍,姚奇志. “微時代”下的“微課”藝術[J]. 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3(14).
[3] 趙延清,賈云宏.建構主義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4):63-65.
[4] 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