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永縣在全縣編制總量內統籌調劑,把編制資源向扶貧攻堅一線傾斜,把人才隊伍引入到扶貧攻堅主戰場。
敘永縣地處四川省南端,轄區面積2977平方公里,是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之一。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后,各鄉鎮成為直接面對貧困村、貧困戶的“最前線”,面臨著扶貧任務繁重、工作人員短缺,事多人少矛盾突出的問題。
在嚴控編制總量的背景下,如何滿足基層一線脫貧攻堅的人才剛性需求是機構編制部門面臨的一個難題。敘永縣主動作為,提前謀劃,認真進行分析研判,在全縣編制總量內統籌調劑,把編制資源向扶貧攻堅一線傾斜,把人才隊伍引入到扶貧攻堅主戰場。
敘永縣73萬人口中,80%以上居住在農村;全縣醫療資源80%集中在城鎮特別是縣城。2014年之前,敘永231個行政村有7個無村醫生和村衛生站,每千人的醫生數、護士數遠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盡管前幾年敘永在推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鄉村衛生院、衛生站設備較差,缺人才的現象沒有根本改變,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依然非常嚴重。”敘永縣衛生計生局局長李應乾說。
“不止醫療衛生領域,敘永縣脫貧基礎薄弱,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的現象非常突出。”敘永縣委書記陳景強對編辦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當前,全縣脫貧攻堅任務繁重,編制部門要統籌用好現有的編制資源,保障重點行業特別是鄉鎮基層一線的用編需求”。
為了挖掘編制資源,敘永編辦根據中央“嚴控總量,盤活存量”的編制使用要求,通過多渠道,多方式收回編制,構筑編制“蓄水池”。
“我們通過對農業綜合體制實行‘大部制改革,將鄉鎮農業、農機、畜牧派駐事業單位予以整合,收回事業編制31名;通過對林場進行改革,收回事業編制132名;在政府機構改革中整合工商、質監部門,收回行政編制6名。”敘永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周之平介紹,“同時,加強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對小、散、職能弱化的事業單位進行撤并,對空編率較大的事業單位收回富余編制,2016年共收回養路段編制共計180名。”
據了解,敘永縣還成立了人才專項編制管理中心,將相關單位的富余編制集中起來,由中心統一調配使用,根據全縣扶貧工作對各類人才的需要,為各部門、各鄉鎮引進專業人才,按照“人留編留、人去編消、總量控制、動態管理”的原則用好用活有限的編制資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編制保障。
“要打贏扶貧攻堅戰,建立作戰體系是關鍵。”敘永縣委副書記、縣長、編委會主任唐杰強調。
縣編辦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著力理順扶貧移民機構體制,強化扶貧工作隊伍建設。將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由縣政府掛牌機構調整為縣政府工作部門,并增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行政編制8名;將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統一指揮全縣脫貧攻堅工作。
“同時,我們協同編辦開展深化鄉鎮機構改革工作,將原鄉鎮事業單位計生服務中心整合到鄉鎮衛生院,設立城鎮建設和扶貧開發服務中心,將原鄉鎮計生服務中心收回的69名編制全部用于各鄉鎮精準扶貧工作,充實了敘永的基層扶貧工作力量。將扶貧和移民工作局下屬事業單位外資扶貧項目辦公室編制由7名增加至35名,其中10名用于縣扶貧推進辦,統籌指導全縣扶貧工作,25名安排到鄉鎮,負責各鄉鎮精準扶貧的具體指導和聯絡工作。”敘永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杜旭東說,這樣在組織領導、業務指導、具體實施三個層面上形成了科學有效的扶貧工作機制,為敘永的扶貧攻堅夯實了基礎。
“縣上在江門鎮開展新型城鎮化試點,充分給鄉鎮放權,為鄉鎮充實了人員力量,也理順了部門和鄉鎮的管理關系,形成了脫貧攻堅工作合力。兩年來,江門鎮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江門鎮黨委書記趙正偉說。
鄉鎮作為基層一線,也是黨的各項政策落實的最前線,但長期以來,存在權責不相稱,管理體制不順,人員緊缺的問題。江門鎮作為敘永新型城鎮化試點鎮,兩年以來,敘永縣在江門鎮下放了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23項,并成立了綜合執法辦公室,開展安全生產,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城鎮建設,環境衛生等方面的綜合執法;將縣農業、畜牧、農機、水務、林業等相關部門派駐江門鎮的事業機構予以整合,下放鄉鎮管理,為鄉鎮新增人員編制25名,有力促進了試點鎮的城鎮建設和扶貧開發。江門鎮城鎮建設煥然一新,江門古寨扶貧集中安置點沙盤也作為十九大的獻禮在北京展示。
在江門鎮試點已取得經驗的基礎上,今年,敘永縣在敘永鎮和龍鳳鎮擴大城鎮化試點,將縣農業局派駐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機構、編制及人員下劃到鄉鎮進行管理,加強鄉鎮脫貧攻堅力量。
“我這次生病,多虧了震東衛生院醫生護士的搶救和護理,他們很專業的哦……”陽坪村89歲高齡的貧困老人田照明逢人便說起這事。而在2014年以前,“你們水平到底行不行哦?”是鄉鎮衛生院醫生聽到最多的“問候”。
2014年下半年,敘永縣啟動農村貧困地區衛生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試點。2015年,這一試點工作在全縣推廣。在實施試點前,敘永縣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的編制是900人,但在編卻只有390余人,臨聘人員占多數。“比如在石壩彝族鄉衛生院,只有院長一人是執業醫師。”李應乾介紹說,為提升鄉鎮衛生院醫療水平,14家市、縣醫療衛生單位對敘永縣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站開展對口幫扶,培訓的重點是衛生院的檢驗人員,培訓內容包括檢驗、內科和心電圖等,長期困擾鄉鎮衛生院的人才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同時,隨著試點的開展,敘永縣新增衛生院編制151個,新引進衛生人才369人,新注冊鄉村醫生552人,新聘村預防保健員54名,新增預防保健人員288名。在人手緊缺的敘永鎮衛生院,就新增20多名醫務人員。
為最大限度利用好編制資源,陳景強要求編制部門積極探索,“將編制和人才用到脫貧攻堅這個‘刀刃上”。 (供稿單位:敘永縣委編辦)
(責編: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