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冰
摘 要:現代教學模式下,多媒體已經成為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深入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使教學效率得以迅速提升。由于物理學科的特殊性,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得更為徹底,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的教學過程。多媒體可將物理學科知識清晰、形象地展現于課堂,從而提高物理教學的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多媒體課堂運用的實踐,現將高中物理教學中多媒體運用價值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多媒體運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在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通過板書及口頭講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有時為了增加課堂內容還會利用掛圖等方式。物理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是很有限的。例如,人的寫字速度是一分鐘是20~40個字,一堂課45分鐘,扣除教師講解及擦黑板的時間,一堂物理課教師的板書數量為500~1000字,一名物理教師一堂課中最多只能完成5~10個習題的講解。如果利用多媒體將題目和答案提前輸入多媒體文本中,插入相關解析圖片,可以極大地增加課堂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多媒體教學能成倍的提高教學效率。
1.展示人眼無法直觀觀察而又客觀存在的物理現象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基礎學科。而電場、磁場等周期性變化實驗、光的衍射實驗和電子在導體中的運動實驗等,憑借人眼是直接觀察不到實驗現象的,而利用多媒體可以將模擬的物質運動規律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學生可以通過視覺、聽覺,直接觀察物質的變化規律。
2.提升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點內容。學生對物理實驗過程的掌握和對實驗結果產生結論的理解,會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的前途。然而,物理教學實驗因其具備的復雜性甚至還有一定的危險性,以致往往只能進行一次展示實驗,學生也只能有一次觀察學習的機會,而物理現象往往是轉瞬即逝的,這樣學生很難捕捉到實驗的全部重點,更難理解實驗結果生成的根本原因,為未來的學習增加困難。而多媒體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可以實現對實驗的反復播放,并能隨時暫停,方便教師對細節的講解,輔助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整體的、全方位的了解。特別是學生在反復觀看中,可以逐漸熟練實驗過程,為將來親自動手實驗奠定基礎,更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會掌握閱讀內容的10%,聽到內容的15%,但親身經歷內容的80%。”從研究中我們得到這樣的結論:“讓學生在學習中親身經歷是最為有效的學習方法”,因為它是學習者綜合運用多種器官、受到多重強化的結果。
利用了多媒體尤其是電教媒體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將靜態的物理知識動態化,使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多媒體可以使學生形象、直觀又深刻地認識到所涉及的物理知識。計算機的聲音、圖像、文字等的交互性、存取的快速性、處理功能自動化不但能夠形象地提供教學信息,還能接收學生回答問題并進行判斷,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智能化的教學系統在輔導學生練習時能起到重要作用。學生可以根據情況自由選取進度,個別系統地學習、復習,從而提高學生自學的績效。
物理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具有科學素養和科學探究能力的人才。言傳身教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對于提升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收效甚微。利用多媒體學生可以根據學習內容動手操作,錄制音頻視頻文件,在課堂展示學習成果。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共同探究,把教與學、學與教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自學中增強科學素養鍛煉科學探究能力。
通過高中物理教學中多媒體運用價值分析,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物理教學引入多媒體,充分利用多媒體對物理教學的發展和學生學習的進步具有重大的價值。多媒體將物理教學引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劉大明,江秀梅.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12(10).
[2]吳立春.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應用中的利弊分析[J].學周刊,20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