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建
摘 要:我國的教育督導制度是伴隨著依法治教、教育行政管理改革、建立現代教育制度的進程建立和完善起來的。探索和建立對教育的綜合評價體系是完善教育督導制度和保障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一項重要內容,有助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擯棄單純以升學率評價教育工作的錯誤做法,同時更能通過評價機制激勵地方加快教育的發展,特別對促進農村教育跨越發展能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關鍵詞:教育督導;素質教育;跨越發展
中圖分類號:G526.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教育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探索和建立對教育的綜合評價體系成為完善教育督導制度和保障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一項重要內容,有助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擯棄單純以升學率評價教育工作的錯誤做法,同時更能通過評價機制激勵地方加快教育的發展。要建立“一評三掛鉤”制度,將評估結果與學校晉級掛鉤,與學校干部的選拔、任用、調整掛鉤,與鄉鎮政府年度工作考核掛鉤,還要建立督導評估項目責任制、評估結果集體認定制和督導通報制度,保證督導評估的科學、準確、客觀、公正。
教育督導部門要統籌安排各類評估檢查活動,逐步把各類評估檢查納入教育督導評估工作中,進一步加強教育宏觀管理,轉變機關作風。過多的評估檢查,不僅導致政府職能部門管得過多過細,而且直接造成基層和學校窮于應付,缺乏自主辦學積極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形式主義之風。應積極探索運用社會力量參與教育督導評估工作,嘗試把一部分具體督導工作交給事業單位或社會中介機構。要重視教育督導評估結果的使用,充分發揮其作用。督導活動結束后,督導機構應向被督導單位和有關部門反饋評估情況。
素質教育的核心陣地在學校、在課程、在教學,學校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主體。教育督導部門在認真抓好督政的同時,必須圍繞素質教育的實施深入開展學校督導評估,建立科學、全面、有效的學校督導評估制度。要通過督導評估引導和促進學校端正辦學方向,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嚴格規范辦學行為,創造良好的環境,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督導評估要既督政、又督學,不僅要重視教育投入、辦學條件、教師隊伍建設、招生考試改革等問題,還要關注深化課程改革、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教育信息化、控制學生輟學等問題。既要促進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法律法規,又要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規范辦學行為,從根本上改變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錯誤做法,促進學校開齊學科,開足課時,開好課程,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對適合于進行現場抽測的督導評估內容,盡可能采取隨機抽查的方式。隨機抽查不預先通知,不用地方接待和陪同,住宿自理,直接抽查學校,有利于排除不必要的干擾,查到真實的情況,保證督導檢查的客觀公正,增強教育督導的權威,樹立教育督導的良好形象,同時也減輕地方和學校的負擔。由于采取隨機抽樣,地方和學校隨時都可能接受抽查,形成無形的壓力,促使地方和學校不斷強化自我約束,開展經常性的自查和檢查,積極推動實際問題的解決,會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加強教育督導工作、完善教育督導機制、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和農村教育跨越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督導部門的一種理想,更是一種責任,是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1]何傳軍.目前農村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2(2).
[3]王春平.以發展性理論為指導 開創教育督導新局面[J].中小學校長,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