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善奇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讓教學改革的呼聲越發響徹!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凸顯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成為我們一線教師進行實踐探索的主旋律。筆者認為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烈和極易模仿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教學法”,不僅能為他們創設真實的鍛煉情境,激發小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而且寓教于樂,讓小學生在快樂的玩耍中完成了教學任務,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或是模擬,或是創設,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激發學生的情感。在小學二年級一堂原地側向投擲輕物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嘗試運用“情境教學法”,讓投擲課堂更加精彩。
南京的冬日有時異常寒冷,偶爾還有意外的驚喜,那就是會給大地蓋上一層層厚厚的“被子”。對于大多數的成人來說,格外的喜歡雪,更別說孩子們了,雪地,似乎是孩子們開心玩耍的天堂。這不,經過幾日的積累,操場上已經是厚厚的積雪。雪,多么讓我們向往,機會難得!今日的體育課何不讓孩子們玩個痛痛快快呢!為此,我調整了教學內容,今日給孩子們上一節與眾不同的體育課,利用雪,給孩子們上一節雪球“投擲課”。
上課鈴響后,小朋友們站好隊,老師與小朋友們相互問好,先在干凈的體育館里做足了準備工作。在老師身后便是一片白花花的雪地(羽毛球)。這時,老師問“外面下了好大的雪,小朋友們,想不想“打雪仗”?可想而知,他們的回答從未有過的一致,從未有過的響亮。那好,我們一起跟隨老師進行'打雪仗'的小游戲,好不好?”首先,我詳細介紹了游戲的規則,為了安全,要求用適合大小的雪球投擲,禁止投擲到對方的臉部,畫好指定的投擲區域,分好小組,教師先做了一個示范,聽完游戲規則以后,小朋友興奮地參與到了這場游戲當中。
游戲中,學生異常興奮,奔跑,喊叫,大笑,甚至是張牙舞爪,雖然小手凍得通紅,但是仍然玩的忘我,津津有味。但是,對于投擲的基本要領和要求掌握的不是很好。隨機老師集合整隊,問“剛剛為什么有的小朋友不能夠把雪球扔到對方的區域里面?為什么打不到對面的小朋友?”進而引發小朋友的思考“因為我們力量太小了”、“因為我們扔得方法不對。”這時,老師又問“那么,大家想不想和老師剛剛一樣,扔得又遠又準?”面前一陣“想”聲。隨之老師繼續示范,講解投擲的動作要領蹬地、轉髖、挺胸、側向、快速出手等,讓孩子們手抓雪球進行模仿訓練。
通過接近十幾分鐘的原地側向投擲雪球的訓練和學習,孩子們投擲的雪球又遠又準確。隨后老師又出示了蒼蠅、蚊子、老鼠、蟑螂的卡通掛圖,放在架子上,放置到指定的區域,讓小朋友們了解“四害”,進行消滅“四害”的擲準與擲遠的練習,并布置消滅“四害”的任務。每個小朋友手抓雪球,開心地參與其中,大喊“我要消滅它們。”
在輔助練習中,為了培養孩子們有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老師在雪地里散落了一些五顏六色的橡皮球,采用小動物掃雪的游戲,讓學生發揮想象力,模仿各種小動物行走的動作,進行運送橡皮球的比賽。小朋友們有的模仿小兔子進行并腿跳動作;有的模仿小狗進行爬行;有的模仿小松鼠進行矮人走,一個個爭搶著地上的橡皮球,最后一大片雪地被打掃得“干干凈凈”。
此時,小朋友們已經滿頭大汗,但是大家還一個勁兒地希望繼續進行游戲練習。老師帶領大家進行模仿大雁向南飛的放松練習,并介紹大雁每當秋冬季時候,都成群結隊飛往我國的南方過冬,讓每個小朋友在了解知識的同時四肢也得到了放松,慢慢恢復平靜狀態。鈴聲響了,孩子們意猶未盡,雖然個個小手凍得通紅,但是個個小臉洋溢著開心的笑容,這也許才是真正的孩子們喜歡的精彩體育課。
本節課是二年級原地側向投擲輕物的教學內容,筆者根據低年級小朋友們熱衷模仿、想象力豐富、形象思維占主導的年齡特點,創設了“一場雪”的故事情節,配合場地、相關器材有意識設計“打雪仗”、“消滅害蟲”、“小動物掃雪”、“大雁向南飛”的故事片段。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娛樂中完成了教學任務。相比較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更能夠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小朋友更愿意學習如何正確原地側向投擲輕物。學生隨著“一場雪”的故事情節的展開,原地側向投擲輕物教學內容的滲透,使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側向投擲的方法,利用雪的真實情境,讓孩子們在玩耍雪球的同時,學到了一定的體育技能,在開心快樂中身體得到了發展,也陶冶了情操。
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贊科夫說過: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學正是觸及了長期以來被傳統教學所忽視的兒童的情緒領域,在孩子們喜歡的真實的情境中寓教于樂,教師教的開心,學生學習快樂,這也許才是教學精彩的追求根本所在。
(作者單位:南京市南化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