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
【摘要】網絡閱讀是一把“雙刃劍”。因此,在網絡環境下,作為教師,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網絡環境下閱讀的便利性,增強閱讀指導的現代品質。另一方面,在閱讀體驗得到優化的同時,更應切實加大人文精神內質的注入。只有這樣,我們的英語閱讀指導才能與時俱進,跟上迅猛前行的信息時代步伐,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才能獲得閱讀的真諦。
【關鍵詞】網絡環境 英語閱讀指導 操作優化 人文精神 網絡閱讀,即借助計算機、移動終端、網絡技術等來獲取包括文本在內的多媒體合成信息和知識,完成意義建構的一種超文本的閱讀行為。相對于傳統紙本閱讀,網絡環境下的閱讀主要有兩方面的突出特點:一方面,實現了閱讀操作層面的優化;另一方面,又面臨著人文精神缺失的隱憂。因此,針對新媒體環境下英語閱讀呈現出的新特點,我們也必須有針對性地探析英語閱讀指導的新路徑、新方法。
一、網絡環境下英語閱讀的優勢
(一)閱讀內容的廣泛性
網絡具有開放性、共享性和全球化的特點,這使得互聯網成為一本突破了時空界限并向全世界打開的書。在網絡環境下,閱讀的范圍已不再局限于信息量非常有限的課堂、課本或傳統意義上的報刊閱覽室,從理論上來說,在空間維度讀,者可以讀取世界上任何角落的開放信息,在時間維度,讀者既可以同步閱讀,也可以異步閱讀。
(二)閱讀方式的便捷性
以推薦書目的方式實現的傳統閱讀指導,曾經給讀者在書目查詢過程中提供了便利。但此種傳統閱讀指導一般不會指明如何去獲得這些圖書或資料。也就是說,傳統閱讀指導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離性無形中給讀者查找書目造成了不小的障礙。而網絡閱讀卻克服了這種弊端。優秀的網絡閱讀指導一般都會提供相關的鏈接,或者是指明資料的路徑,讀者可以通過超鏈接技術非常輕松地、即時地獲得相關信息。讀者可以在線閱讀,也可以下載后進行離線閱讀,多種大容量便攜式閱讀器的出現使得突破時空限制的即時閱讀成為可能。
(三)閱讀交流活動的直接性
網絡閱讀與傳統的紙質媒體閱讀同樣是為了獲取信息與知識,完成個體建構,但它明顯帶有信息時代的特征:網絡信息的發散性,使讀者能夠獲取的閱讀對象數量增多、范圍擴大,使得讀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需要,自主選擇閱讀內容。閱讀的自主性和個性化在更大程度上得到了尊重。同時,網絡開放的交互環境,便利了讀者與他人進行平等的交流。在網絡上,人人都可以成為創作者和評論者,密切的良性互動,有助于打破思維禁錮,突破思考的局限,增加讀者參與的愿望和信心。
(四)感官運用的全面性
在網絡閱讀中,借助于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媒體信息,可以更全面、具體、直觀、形象地呈現各種閱讀內容,從單純的文字閱讀跨越到聲、圖、文于一體的多媒體電子閱讀,使閱讀瀏覽與直觀感受、真實體驗集于一身,大大增強了閱讀的樂趣,既有利于讀者獲取信息,又有利于知識的記憶和遷移。
二、網絡環境下英語閱讀的弊端
(一)網絡環境下閱讀的“迷航”現象
其一,當下的網絡信息真假混雜,良莠不齊,需要閱讀者仔細甄別挑選;其二,眼花繚亂的網絡信息也容易使得閱讀者忘記最初的閱讀目的,“迷航”于網絡海洋之中,往往是上網隨波逐流,下網一無所獲。
(二)網絡環境下閱讀的淺閱讀現象
“讀圖時代”和“消費時代”的到來,使得當下很多讀者的閱讀以消遣和休閑為目的,閱讀心態由以往的敬畏嚴謹轉為輕浮玩樂,閱讀過程多的是檢索、瀏覽,缺失的是思考與評議。
(三)網絡環境下閱讀的低俗化和片面化現象
網絡中有大量不健康的信息,而低俗色情違法內容則是這種負面信息的極端表現。同時,青少年的認知結構尚不完備,如果閱讀一味“挑食、偏食”,就有可能造成他們認知的片面化和行為的另類化。
三、網絡環境下的英語閱讀指導
毫無疑問,英語網絡閱讀的研究應著眼于優秀閱讀文化的發揚,那么怎么樣才能讓學生成為信息時代的贏家呢,此時,教師的網絡閱讀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而由于網絡閱讀的交互特點,超鏈接的便捷,資源豐富等強大功能,大大沖擊了傳統文獻信息資源的可控性。因此,作為信息時代的教師尤其是英語教師,加強學生的網絡閱讀指導也就責無旁貸。
(一)充分利用網絡環境下閱讀操作層面的優化,提高英語閱讀指導的現代化
首先,教師要教給學生搜索、甄別、選擇資料的方法并推薦一些優秀的英語學習站點,如國內外著名大學的網絡課程,著名圖書館的珍貴資料,經典英語電影觀賞網站,等等。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擺正網絡閱讀與經典文本閱讀之間的關系,教室不僅要繼續給學生開列經典英語名著的書單同時也要給學生提供網絡閱讀資源的路徑指導;再次,教師要指導學生建樹正確的閱讀觀,引領他們自覺拒絕膚淺低俗,引導他們進行以嚴肅思考、評論和寫作為目標的有效正向閱讀。
舉例來說,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校外閱讀或觀賞英文經典名著名片名劇,然后讓學生寫一篇評論分享在公共網絡空間上,讓師生(乃至社會公眾)進行互動評議交流,共同幫助該生提高思想認識和寫作水平。再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校外實地或經由網絡與外國友人交流,還可以指導學生排演英語戲劇、拍攝英語微電影,等等,通過多種方式的英語實踐,學生不僅提升了英語閱讀理解水平而且鍛煉了多種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換言之,經由閱讀操作層面的優化,在網絡環境下就能更好地提高閱讀創造品質。而我們的英語閱讀指導只有積極適應當下網絡時代的大環境,最大限度的發揮網絡的信息化、情景化、平民化等優勢,學生才能體會到閱讀和創造的樂趣。
(二)指導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切實注入人文精神
英語作為人文學科,和人的生命活動息息相關,英語閱讀指導旨在以健康高尚的精神規范學生的心理。作為有良知的知識分子,有責任讓優秀的思想文化產品最大限度地占領網絡陣地;而作為恪盡職守的人民教師,更有責任引領學生接觸和吮吸健康的知識思想甘露。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多看人民文學出版社出品的系列英語經典譯著,多讀中國日報英文版的文章,多看多聽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英文頻道的節目,尤其是有英語同聲傳譯的國家領導人講話,這些經過精心挑選的英語閱讀材料不僅富有人類豐厚的人文精神,而且含蘊了國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自信自立自強精神。滿滿的正能量,使得這種閱讀不僅有利于青少年的茁壯成長也有利于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
可以說,運用網絡環境所提供的一切知識技能,用文化的方式熏陶學生,用人文的精神滋潤學生,英語閱讀在肩負著重大使命的同時也具備明顯的優勢。作為新時代的英語教師,我們有責任讓英語閱讀指導擁有一份激情、擁有一份積淀,同時也擁有一份激活,因為積淀不只是為了儲備,更是為了釋放。
四、結語
總之,在新世紀的征程中,英語校外閱讀指導只有與時俱進,才不會落后于這個網絡時代大環境,一方面,我們讓英語閱讀操作得到充分優化;另一方面,在英語閱讀指導中也要充分注入人文精神的內質,唯有如此才能使英語閱讀和指導不流于高科技的形式,才能使我們的英語閱讀形神具備,才能使我們的學生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才能開辟網絡環境下英語學習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鄧金洲.教育文化學[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閻晶明.獨白與對話[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
[3]劉月霞.網絡時代的閱讀與導讀[J].學科教學探索,2006,(3).
[4]周婕.新媒體時代的大眾閱讀方式研究[D]暨南大學,2006.
[5]余訓培.網絡閱讀指導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05,(4).
[6]馬和民,吳瑞君.網絡社會與學校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