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舉
【摘要】對快樂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做出闡述,并分析了現階段高中體育教育的現狀與存在的相關問題,為快樂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順利實施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快樂教學法 高中體育 應用
一、前言
借助有著一定主動性與多變性的教學手段,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方法,即快樂教學法。高中屬于一個人的重要轉折階段,是步入大學之前的關鍵時期。體育雖然不屬于高考科目,但是在高中作為必修科目,并擔負著強化學生體質與促進身心健康的義務。因為體育不屬于高考科目,所以學生對其關注較少,因此在高中體育課上,吸引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重要因素,即體育的娛樂特點。本文以高中體育快樂教學法為著眼點,通過相關的策略,提升學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可以感受到體育課的趣味,進而有效改善體育課教學效果,推動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以此來實現提高學生體育意識的長遠目標。
二、快樂教學法的特點
1.體現了創新型人才培養需要
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工作,和快樂教學法密不可分。在創新型人才培育基礎上,要把過去以傳授知識為重點的灌輸式方法,過渡為提高學生興趣和傳授知識統一的方法,以此來不斷適應當前教學模式的發展。從傳統教學方法上來說,它是側重于對已經掌握的知識開展教學工作,反映在對知識的重新描述。應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其知識的運用與傳授和新知識的出現過程呈現出分離狀態,相互之間有著顯著的時間間隔,其技能與知識創新力度不足。因此,針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工作來講,起到嚴重的阻礙。
2.能夠引導學生構建知識框架
建構主義強調應在老師的指導基礎上,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在該過程當中,學生扮演著信息加工主體的角色,能夠按照已經掌握的相關知識,主動完成知識框架的構建工作,代替過去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由此,教師扮演的角色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不再僅僅將知識灌輸予學生,而是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正確的思考工作,使學生能夠主動構建知識框架。
3.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動機
假如將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激發,從心理學立場分析,能夠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良好施展,由此使學生提高求知欲望。這在學生自主學習方面將起到顯著的效果。在該環節中,因為體育課所傳授的知識豐富多樣,它是由眾多知識點相互穿插形成的,并非只有相同類型的知識點。
三、快樂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由于以往傳統體育教學工作忽略學生的主體性,所以得不到人們的一致認可。因此,在對以往的高中體育教學方法有效繼承的基礎上,相關學者創立了快樂教學法。高中體育教學中,借助于快樂教學法,體現出高中生才是教學工作的主題,高中體育教師也在開展教學工作過程中,對學生的人格和主體角色予以尊重。在開展快樂教學工作時,高中體育教師和學生建立相對和諧、平等與民主的良好關系。高中體育教師借助于引導與啟發等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高中生高效學習體育的方法做出相應探索,顯著改善了高中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四、快樂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1.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快樂源泉
高中體育教師在實施快樂教學法時,要體現出幽默風趣的一面,由此學生才能夠減小緊張情緒。在動作示范方面,教師較高的籃球投籃水平,以及優美的舞蹈動作,均會給學生帶來良好的情感體驗,進而提高學生求知欲,產生躍躍欲試的想法。在課堂上,應選擇游戲教學法,例如競賽法。
2.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高中體育教學工作中,體育教師應借助于過人的能力、豐富的知識儲備以及良好的師德來引導學生,在教學工作中,將其主導角色努力彰顯。在課堂上,過去經常能夠看到學生言聽計從的態度,而老師帶有不容置疑的態度。類似的學習模式,將嚴重影響學習效率,不能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在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上,運用快樂教學法,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尊重學生的主體角色
在以往的高中體育教學工作中,注重教師的主體角色,提出學生僅屬于接受教育的客體,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灌輸,由此使學生主體角色喪失,無法激發學生的正確學習動機,學生也無法進行高效的學習。快樂教學法強調學生的主體角色,提出應努力發揮學生的內因職能,同樣體現在主體上。同時,其規定應關注學生的主體角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屬于構成高中生人格特征的關鍵部分。
五、結語
每名高中生都有著在愉快氛圍下學習體育課程的意愿,學生參加體育運動,應在享受的狀態下進行,而不是被迫完成體育運動。但是,讓學生快樂學習體育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應在教學模式與理念上開展多元化研究工作。不僅要轉變教師的傳統觀念,此外也應轉變學生的被動學習觀念,使學生能夠積極與主動地參加體育運動。
參考文獻:
[1]陳永概.高中快樂體育教學的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2,(10):184.
[2]吳荔明.快樂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策略探析[J].體育研究,2012,(12):37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