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昶
摘 要 建筑節能工程施工通過節約資源和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提高建筑工程建設,加強建筑節能工程施工的應用實踐則是將其落到實處的重中之重。目前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針對建筑節能工程施工推出了一系列比較成熟的應用實踐時,我國的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與應用實踐才剛剛起步。
關鍵詞 建筑節能 工程施工 應用實踐
中圖分類號:F407.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2-000-01
建筑節能是在建筑的設計、規劃、選址和建造、使用過程中通過合理的設計規劃,采用節能型的建筑產品、材料、設備都是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合理設計建筑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加強建筑物節能設備的運行管理。
一、引言
21世紀頭20年內,建筑業仍將迅速發展,預計到2010年底,全國房屋建筑面積為519億m2,其中城市171億m2;估算到2020年底,全國房屋建筑面積可達686億m2,其中城市為261億m2。我國建筑能耗約占社會總能耗的30%左右,是發達國家的2倍~3倍。在此情況下,國家也越來越重視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問題,由于建筑節能成本比傳統的建筑成本高5%-10%,而實際上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建筑節能施工采用了各種生態節能技術,使得其在使用過程中的各種運行、能源消耗、維修以及報廢拆除等各種費用是遠遠低于其傳統建筑的成本,同時減少水土流失和植物破壞,降低能源損害和減少環境污染,實現節越能源、節約用地和節約材料。例如,在美國的建筑中,一幢典型住房建筑在使用中的能耗費差不多占了該建筑物總運營費用的25%,但是因為現有技術的氣候敏感設計可以削減采暖和供冷能耗的60%,以及照明能力需要45%以上,其投資回報率帶來的效益大大超過工程設計增加投資所付出的代價。因此,通過此次改變公眾認為的建筑節能工程施工成本高錯誤認識,建筑節能工程使用過程中所降低的運行費用和節能效益,其社會、生態環境和經濟三方面的綜合利益。
二、節能施工引入建筑工程
建筑節能是指在建筑材料生產、房屋建筑和構筑物施工及使用過程中,滿足同等需要或達到相同目的的條件下,盡可能降低能耗。我國是發展中一個大國,同時是一個建筑大國,每年在新建房屋面積高達18-20億平方米,我國超過所有發達國家每年建城建筑面積的總和。目前,中國建筑用能浪費極其嚴重,而且建筑能耗增長的速度遠遠超過中國能源生產可能增長的,在建筑中積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時能緩解國家能源緊缺的狀況。建筑節能涉及到環境、經濟、社會等多方面因素的和諧發展,從環境經濟學角度看來,環境質量具有公共財產的特征,施工及安裝方法合理、建筑立面優化,還應該考慮它與周圍環境(包括資源)作用產生的效益這個目標,只有在工程施工設計中采取適當的技術方案。
三、工程實例
某公司高層住宅所采用的外墻外保溫工程施工技術為例,為保證節能構造做法達到節能設計要求,建筑節能工程應按照經審查合格的設計文件和審查批準的施工方案進行施工,建筑節能工程施工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施工準備
施工前要組織相關人員學習有關居住建筑節能施工規程、圖集和規范,掌握節能施工技術。節能工程施工需準備各項工作如材料、工具和技術。材料準備專用粘接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耐堿玻纖網格布、單組分聚合砂漿、聚苯乙烯泡沫棒以及水,注意以上材料的使用要求和性能指標;其次工具準備電熱絲切割器、電動攪拌器、塑料攪拌桶、2m拖線板等施工及檢測工具準備以及注意以上工具的使用要求;建筑外墻做保溫前,應對墻面平整度進行處理,其壓縮(10%)強度、阻燃(自燃)性等進行抽樣復試,充分干燥,以確保外保溫的質量。
(二)施工條件
在施工現場應具備通水、電等施工條件,層面施工溫度和基層墻體表面溫度不低于5-8℃,而風力不能大于3-5級;面層砂漿施工時,盡量避免陽光直射;施工前對外墻面基層進行檢查,對開裂、松動、空鼓的墻體修補,墻體平層施工完全烘干后,達到平整度和垂直度才做到規范規定的要求
(三)施工流程
墻體節能的具體施工流程設定如下:清理基層→配專用粘接劑預粘翻包網格布→粘貼保溫板→鉆孔及安裝固定件→保溫板面打磨、找平→配聚合物砂漿→抹底層聚合物砂漿→抗裂砂漿薄抹面層→埋帖網格布→抹面層聚合物砂漿→驗收。
四、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建設規模的擴大,建筑節能工程施工的設計前景應該是節約資源,降低損耗為基礎的,以全面控制為依托,向著更適合全球化實效性的方向發展。節能施工涉及到各種專業和各個方面,需要承包商、業主、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參與。建筑節能必須以發展新型節能材料為前提,必須有足夠的保溫絕熱材料做基礎。節能材料的發展又必須與建筑節能工程的施工技術相結合,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使節能施工不僅僅是停留在口號和概念上,進一步推廣建筑節能工程施工應用, 充分發揮節能施工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呂亞雄.房屋建筑節能施工技術的實施應用[J].中外建筑,2011(02).
[2] 唐強.試析節能建筑的設計與施工技術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6).
[3] 徐福星,傅旭青,徐劍.民用建筑節能技術措施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