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沈陽市作為我國首批智慧城市,旅游資源豐富而獨特,具備發展智慧旅游的良好條件。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沈陽市發展智慧旅游勢在必行。本文針對沈陽市目前智慧旅游發展的優勢與不足,提出具體的發展路徑,以期推動沈陽市智慧旅游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沈陽;智慧旅游;路徑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互聯網+”這一概念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同年9月,國家旅游局為了響應國務院倡導的“互聯網+”與行業深入結合的號召,頒布了《關于實施“旅游+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通知》。這標志著旅游業的發展邁入“互聯網+”的新時代。沈陽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自然風光資源,多彩的少數民族特色文化。這些旅游資源是沈陽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時期,沈陽更應該在“互聯網+”、智慧城市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整合優勢資源,抓住機遇,推動沈陽旅游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一、沈陽市智慧旅游發展的基礎
1.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
豐富而獨特的的旅游資源既是智慧旅游發展的資源基礎。沈陽市有兩千多年歷史,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沈陽市是中國重工業基地,有著“東方魯爾”與“共和國長子”的盛譽。“傳奇盛京,福運沈陽”,豐富的自然風光、多彩的文化景觀構成了沈陽旅游亮麗的圖景。沈陽故宮、沈陽昭陵、沈陽福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文化遺產數量全國城市排名僅次于北京。沈陽市先后榮獲“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與“國家園林城市”稱號。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沈陽市位列第13位。沈陽擁有國家級旅游景區100家,5A級1家,3A級以上74家,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家。
2.優越的區位和交通體系
優越的地理區位與快捷的交通條件是智慧旅游線上功能落實的基礎。沈陽市位于我國東北地區南部,地處東北亞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地帶,是關內外聯系的重要咽喉,是東北經濟腹地和東部沿海經濟帶的黃金通道。沈陽市作為東北三省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經過長足的發展,形成公路、鐵路、航空立體交通運輸網絡,交通運輸業快速發展。便利的海陸空交通把沈陽與全國70多座大中城市以及日本、韓國、俄羅斯、泰國等10多個國家連接在一起,使其成為東北亞地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吸引著大量的國內外游客。
3.日益壯大的旅游企業
截至2016年,沈陽市國家A級旅游景區100家,比上年增長26%,旅行社222家,比上年增長8.8%,星級飯店96家。旅游普通高校16所,旅游從業人員超過40萬人。全年旅游總收入1221.2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國內旅游收入562.8億元,增長13.2%,外匯收入3.44億美元,增長4.0%;在建旅游項目96個,投資108億元。為加快促進旅游產業發展,沈陽市政府每年安排1億元作為市級旅游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旅游設施建設、旅游產品開發、旅游宣傳營銷、旅游公共服務等。沈陽旅游企業的發展壯大為智慧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市場主體支撐。
4.增長強勁的潛在客源
巨大而富有潛力的客源市場既是沈陽智慧旅游產生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轉向升級的重要保障。據統計,2016年,沈陽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35元,比上年增長6.8%;人均消費支出27655元,增長6.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45元,增長7.1%;人均消費支出9715元,增長7.5%。2016年,接待國內外旅游者6401萬人次,增長11.9%,其中,國內旅游者6333萬人次,增長12.0%,入境旅游者68.1萬人次,增長5.4%。韓國、日本、俄羅斯成為沈陽的主要客源市場。英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旅游絕對人數亦明顯增加。伴隨著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消費水平的提高,國內外旅游者人數迅速增加,將為沈陽智慧旅游的發展提供龐大的客源市場。
二、沈陽市智慧旅游發展現狀
1.政府重視,設立引導資金
智慧旅游在沈陽的發展得到政府、專家學者及涉旅企業等大力支持。為了積極推動“智慧沈陽”建設和區域旅游一體化工作,沈陽市政府以智慧旅游建設為切入點,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先后對278家旅游企業開展智慧旅游建設調研工,多次召開涉旅企業、專家學者、區縣旅游局座談會。試點開展智慧旅行社、智慧景區、智慧酒店、智慧餐飲、智慧商城建設工作。沈陽市政府設立沈陽經濟區智慧旅游工程建設引導資金,重點用于沈陽經濟區智慧旅游服務管理中心項目建設,不斷加大智慧旅游技術研究、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人員培訓等工作投入。
2.智慧旅游平臺正式運行,推進實時服務
沈陽旅游智慧化服務平臺從滿足游客、企業、行業監督需求入手,以居游手機APP、“居游”網、居游微信為核心,將“食住行游購娛”等多個領域有機整合,實現了“三端通用、三網合一”的工作目標。居游手機APP于2015年10月28日試運行,2016年1月19日正式上線,是遼寧省乃至東北地區首款功能最全、信息量最大、覆蓋面最廣、應用最便捷的免費手機APP軟件。沈陽旅游智慧化服務平臺包含游團、門票、定制、卡務、獎堂及投訴六大欄目,通過平臺使公眾隨時隨地了解沈陽旅游相關信息,實現與其它關聯行業數據資源的融合共享,更好地為游客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智慧旅游出行服務。
3.拓展渠道,創新營銷模式
目前,沈陽開通了沈陽市旅游局微信公眾平臺、沈陽經濟區居游微信公眾平臺,以及包含98家涉旅企業的沈陽經濟區旅游信息微信聯盟等。截止到2015年10月末,微信公眾平臺共有用戶3萬余人,發布旅游信息3000條以上。微信平臺為公眾提供豐富而詳細的旅游咨詢信息;推介沈陽旅游資源和產品;宣傳旅游政策法規和辦事指南,在旅游部門、涉旅企業及公眾之間架起溝通橋梁。如依據游客在線評價,建立涉旅企業旅游智慧化服務考評、優質企業微信推廣等制度,促進涉旅企業自覺提升服務品質等。
三、沈陽市智慧旅游發展面臨的問題
1.智慧旅游宣傳力不足
目前沈陽智慧旅游平臺缺乏有效的宣傳,大多數游客仍然選擇報刊、廣播、攜程網、去哪兒網等獲取旅游信息。居游手機APP、“居游”網、居游微信并不被游客熟知,不知如何下載居游手機APP,應用下載量也比較少。沈陽智慧旅游平臺面臨“孤島”平臺的尷尬,平臺優勢未能得到較好的發揮,浪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這種情況不利于沈陽智慧旅游的發展。
2.旅游企業的信息化利用認識薄弱,建設動力不足
旅游企業的信息化利用與其開展旅游業務、提升服務水平、加強旅游推廣營銷及現代化企業管理息息相關。從整體看,沈陽的旅游企業信息建設的認識相對薄弱,企業信息化利用層次低,只有一些大型旅游企業能積極主動通過信息化手段和技術幵展旅游業務。大型旅游企業經濟實力雄厚,業務綜合能力強,易于開展智慧旅游建設。但大多數規模小的旅游企業由于旅游業務相對單一,企業資金不足,對于旅游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趨勢缺乏認識等原因,很難積極主動開展智慧旅游建設。
3.智慧旅游缺乏高端復合型人才
智慧旅游建設離不開既熟悉旅游業務又懂信息化相關理論的高端復合型人才,尤其是在“互聯網+”背景下。沈陽旅游從業人員的相關資格、等級考試很少涉及智慧旅游的知識,沈陽市各大高等院校旅游管理等相關專業鮮有開設智慧旅游課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旅游企業中相關人才急缺。高端復合型人才的缺乏不利于沈陽洞悉旅游市場的新變化新趨勢,阻礙智慧旅游建設發展步伐。
四、沈陽市智慧旅游發展路徑
1.巧借媒介資源,加大沈陽市智慧旅游宣傳力度
加強沈陽市智慧旅游宣傳力度。一方面通過傳統媒介如報紙、廣播、電視及車載廣告等,宣傳沈陽市智慧旅游平臺、相關智慧旅游軟件及出游方式。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微博熱門、微信朋友圈及公眾號等自媒體平臺加強宣傳,提高智慧旅游平臺在旅游者、市民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開發沈陽市專有的智慧旅游游戲APP,在游戲中融入沈陽市的人文背景、結合特色少數民族文化,實現景點文化傳播效應。還可單獨設立沈陽市智慧旅游綜合服務網站,贏得較多用戶基礎后,實行智慧旅游綜合性服務平臺的測評系統,為旅游者做好應用保障。
2.政府牽頭,推進旅游企業“智慧”轉型
傳統旅游企業正面臨著“智慧旅游”巨大沖擊。尤其對多數中小型旅游企業來說,由于資金短缺、客源流失,智慧化建設成本較高等原因,自身無法完成“智慧”轉型。應由政府主導,對傳統中小旅游企業進行整合、合并重組。中小旅游企業需依托旅游大企業和互聯網企業資金與技術優勢,進行智慧化建設,推出4D的星級酒店、旅游景區、特色項目等旅游體驗服務。鼓勵旅游企業進行智慧化學習,結合區域特色和市場需求,努力提高旅游企業智慧化轉型意識和水平。
3.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培養復合型智慧旅游人才
智慧旅游的實現有賴于智慧城市的建設,應積極推進包括聯動、國土、公安、環保、規劃、交通、衛生等眾多領域的建設,完善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智慧城市與智慧旅游建設還可以共享技術平臺、數據渠道,實現雙贏。復合型智慧旅游人才是智慧旅游發展重要支撐,建立“政、校、企”良性互動機制的旅游人才開發機制,政府主導智慧旅游發展方針與政策,借助高校研究平臺,為企業提供科研成果。政府及時準確傳達智慧旅游人才需求信息,高等院校開設智慧旅游相關課程,實現校企聯盟辦學,建立一支高素質復合型智慧旅游專業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遼寧省統計局.2016年沈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明紹庚.沈陽力爭5年建成東北亞國際旅游城市[N].2015-4-2(3).
[3]孟非魚.沈陽智慧城市建設駛入快車道[J].中國建設信息化,2016(3)50-55.
[4]倪孟偉,等.廣西智慧旅游發展策略研究[J].區域經濟,2015(7):152-154.
作者簡介:李時,女,漢族,遼寧沈陽人,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講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旅游開發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