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燕
【摘 要】法律的發展需要依托于社會,并且從根本上來講,社會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會的影響和阻礙。基于現代市場經濟研究經濟法的地位,主要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的理論價值,一方面,能夠更好地分辨經濟法、行政法以及民商法之間的差別;另一方面,能夠基于相關理論,證明經濟法所具有的獨立性。在分析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下,有關經濟法的地位問題,首先需要考慮到現代市場經濟的特征,然后需要把握經濟法產生所依托的社會歷史環境、經濟法的特點以及發展的理論依據。文章首先概述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經濟法具有法律地位的具體內涵,然后重點以現代市場經濟為背景,分析經濟法在其中所處的位置。
【關鍵詞】現代市場經濟;經濟法;經濟關系
一、基于現代市場經濟,經濟法具備法律地位的內涵分析
從現代市場經濟的角度出發,分析經濟法所具備法律地位,實質就是研究經濟法在我國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中的位置,指的是在當前的法律體系中,經濟法是否作為一個單獨的法律部門存在以及經濟法重要性的具體體現。明確經濟法的定義是處理該問題的關鍵所在,而且還應該明確經濟法所具有的兩個特性,其一,獨立性,其二,重要性。此外,還應該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出發,清晰劃分有關部門法律的界限。
法律體系并非一個單獨的法律,它是由多個層次的法律部門共同構成,所以,研究經濟法在現代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中的位置,首要任務是論證經濟法是否作為一個單獨的法律部門存在。如果能夠證明經濟法在法律體系的某一層級中單獨的法律部門,那么就能夠說明經濟法在某法律體系中具備法律地位。反之則沒有法律地位。
從法律體系的層面上來講,所有單獨存在的法律部門都具有法律地位。但是鑒于法律部門職能存在差異,所以在法律體系中的重要性也存在極大的差別。綜上所述,基于現代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研究經濟法所具備的法律地位,必須論證兩個問題,第一,經濟法是否作為一個單獨的法律部門存在;第二,經濟法在現代市場法律體系中的重要性。
二、經濟法作為一個單獨的法律部門存在
針對該問題,不同的學者存在不同的看法。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經濟法是與經濟相關法律的統稱,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名詞,而且該法律還包括其他部門法律中的部分法律條例。第二,經濟法并非作為一個單獨的法律部門存在,但是它是經濟關系相關法律連接的橋梁,而且以學科的形式進行研究和分析。第三,經濟法的實質應該是民法、行政法等一種較為特殊的法律。第四,經濟法與商法是完全等同的,而且經濟法是包含于商法之內的法律。現階段,我國大部分的學者普遍認可“經濟法是作為一個單獨法律部門存在”這一觀念。當前國際上的一部分國家將經濟法作為一個單獨的法律部門存在,是具有一定的理論依據。
(一)經濟法的出現遵循法律發展的基本規律
經濟法的出現,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而且也完全遵循現代市場經濟法律發展的基本規律。不可否認,經濟與法律之間存在非常緊密的關系,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經濟法的存在時間相對較短。在自由競爭時期,法律存在的意義在于對市場經濟關系的協調,而且調整重點內容時保證交易的公平性,在這一時期所使用的法律基礎為民法,主要受到民法基本原則的影響。但是與自由競爭時期相比,現代市場經濟關系極其多樣化和復雜化,民商法已經難以適應市場經濟關系調整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一部分國家逐步采取行政權,以實現對市場經濟調整與干預的目的。這種調節方式具有非常顯著的制度性和法律性,而這也是現代經濟法出現的重要標志。
(二)基于經濟法調整對象的研究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經濟法所調整的對象是現代市場經濟關系,而且其他法律部門并沒有這一職能,從這一角度來講,經濟法具有非常明顯的特殊性,而這也是論證經濟法作為一個單獨法律部門存在的核心條件。而且它所調節的經濟關系必須由國家參與干預和調整。與經濟政策的改變與調整不同,經濟法主要是由國家參與經濟關系調整,而且將其作為經濟活動的基本行為規范。從功能的角度來講,經濟法調整一般分為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對經濟關系的促進與指導;其二,對經濟關系的制約。如果能夠促進秩序的統治,那么經濟關系的調整應該給予適當的調整,反之則需要禁止。
三、經濟法在現代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中的重要性
(一)經濟法取決于現代市場經濟關系的性質
在計劃經濟時期,國家完全干預和操控經濟,經濟決策權完全在國家大眾,而且具有非常明顯的集中性,基本不具備民主性。以國家的利益為核心,制定行政法。在這一經濟體制下,經濟關系的調整具有極其顯著的強制性,導致經濟發展規律受到極大的影響,最終使得經濟關系完全處于崩潰的狀態,而這也意味著行政法的法律地位將不復存在。
后來,經濟商品化程度逐步增強,現代市場經濟關系的調整以“國家”和“市場”共同作用,導致經濟關系的性質從根本上發生變化,大眾普遍希望經濟法成為現代市場經濟關系調節的依據,但是經濟法的出現并非按照大眾的意愿,反而是按照平衡與協調相融合的方式存在,因此,經濟法就成為現代市場經濟關系調節的法律依托。
(二)經濟法符合現代市場經濟關系發展的需求
經濟法、現代市場經濟兩者之間能夠融合發展,主要是由于經濟法所具有的綜合調整能力。在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運作方式和基本組成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層次性和平等性。微觀經濟的發展呈現出階段式的特點,而且在不同的階段,經濟關系的性質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經濟法的存在就是為了協調各種經濟關系主體之間的聯系,以保證各種經濟關系的協調與平衡,從而實現綜合調整的目標。在制定經濟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國家對經濟關系的調控以及市場的活動,從而提升私權與公權的聯系性和約束性,達到平衡的狀態。
【參考文獻】
[1]徐源澤,宋清宇,李悅寧.經濟法對現實經濟生活的作用[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11):240-241.
[2]張守文.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經濟法解析[J].政治與法律,2017(11):2-10.
[3]張金艷.論新發展理念與經濟法的互動[J].知與行,2017(08):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