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君
【摘 要】現階段,在衛計委等政府部門的推動下,醫療機構的現代化水平已經有了顯著提升,隨著“互聯網+醫療”模式的發展,我國醫院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現階段,如何提高農民體檢工作效率是醫院面臨的關鍵問題。下文就醫院農民健康體檢的因素與具體策略做了簡要探析。
【關鍵詞】農民;健康體檢;因素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機構體制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醫院的農民體檢工作在制度的創建、改革和創新方面都有待提升。提高醫院農民體檢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不僅是對人民健康負責任的表現,也是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內在要求,需要引起醫療機構的重視。
一、影響農民健康體檢的因素
(一)體檢秩序
在實踐農民健康體檢中,硬件設施不足,服務的通性、舒適性、準確性、專業性均與老百姓的期望有一定距離。具體而言,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在體檢環境方面存在缺陷,固定體檢在中心衛生院進行。第二,雖然流動體檢被多數邊遠山區農民歡迎,但是由于體檢場所往往是在當地村委會等公共場所,一般沒有候檢場所,條件較差,有時存在沒有標志或標志不明顯現象,導致農民對體檢流程不清。第三,體檢流程設置不夠合理。許多農民不識字,對于心電圖、B超、X光及化驗等科室的分布不清,各樓層跑上走下,時間花費多,體檢時與來診病人同時進行,遇急診病人時還要讓先,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滿意度。第四,工作人員往往只是發一些簡單的健康傳單,體檢過程中缺乏健康教育的氛圍,健康教育手段單一。
(二)工作人員服務態度
由于集中農民健康體檢時受檢人員多、體檢時間長、醫務人員少及工作壓力大等原因,導致部分醫務人員產生一定的負性情緒,反饋速度偏慢,從而影響受檢人員的積極性。體檢工作主要落實在基層醫療機構,而其人員學歷不高,在服務態度方面有所欠缺,而且臨床經驗還是理論知識都相對不足,再加上設備條件有限,在體檢準確性上還有待提升。在實踐中,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民參與體檢的熱情。
(三)體檢結果質量
由于醫院農民健康體檢部門高職稱者不多,特別是多數從事B超、心電圖、檢驗的人員是護士轉行而來,專業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著技術操作不規范,質量難以控制等問題,影響體檢結果質量。同時,進行體檢結果告知的責任醫生也存在著宣教能力不足,缺乏健康宣教的材料與手段,方法單一,這些因素是不能滿足老百姓期望值的一個主要原因。此外,體檢項目不能滿足大多數人的要求,工作人員對體檢項目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也造成體檢結果質量不能滿足人們現實需求。
二、農民健康體檢改進辦法
(一)動態性提升服務水平
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對醫院的服務質量有直接影響,是提升醫院服務能力的重要因素。基于此,醫院應該通過內部與外部培訓的結合,優化現代化管理的技術手段應用水平,著重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打造出職業技能水平相對較高的專業人才。同時,醫院對工作人員進行不定期的知識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及相關學科的知識儲備。最后,醫院應該注重提高工作人員的實踐工作水平,如數據管理工具使用能力、溝通能力和體檢知識等,要求他們能夠根據這些工具,提供給農民更加便捷的渠道,進而提供給農民更加人性化和專業化的服務。
(二)改善體檢秩序
在實踐中,由于老年人聽力理解力的下降,所以工作人員需要積極抽調人員加以引導,并配合肢體語言。在體檢項目房間的安排方面,工作人員需要針對體檢人員的特殊性,進行人性化體檢房間安排。在體檢前,院方應召開社區醫生動員大會,詳細介紹體檢前地理位置、注意事項、人員安排等等。此外,院方不僅要考慮環境的衛生潔凈,還要安排休息室或休息場所,在休息場所可以張貼體檢流程、宣教資料,放置隨手可取的健康處方、宣教手冊,播放宣教健康知識的碟片等。在實踐中,工作人員需要考慮到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比如老年人、精神病、高血壓、糖尿病等人群,將體檢者進行分組,分配到各科室。
(三)提升體檢項目質量
為了實現對農民體檢的優化控制,醫院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第一,醫院需要結合農民的基本情況,科學地展開農民體檢的組織管理與控制工作,發揮管理與控制的有效性。第二,基礎設施是農民體檢的重要物質條件保障,在實踐中,醫院應該重視農民體檢基礎設施的建設,從而提高農民體檢工作的總體質量。基于此,醫院應該增加對農民體檢的資金支出和人力資源支持,積極反饋體檢部門提交的資金需求。第三,管理部門應該制定崗位責任制,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幫助他們明確自身的責任義務,以提高日后培訓工作的針對性。第四,管理人員應該積極利用現代化的管理軟件,及時更新信息檢索查詢系統,以切實提高農民體檢工作效率。
(四)促進信息化管理
出于農民體檢業務辦理需要,一般醫院每天會需要使用大量的紙張,這不僅不利于我國建成資源節約型社會,也降低了農民體檢工作效益。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展開應該由上級帶動下級,加大對信息化設備的資金和人力投入,提高無紙化辦公水平,綜合利用圖像掃描技術,來促進紙質文件向電子文件的轉變。同時,院方應該實行社會保障號碼發放制度,利于農民體檢的標準化與統一化。此外,相關部門可以建立系統全面的管理信息系統,健全數據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系統,加快各分管部門間的信息資源共享,為醫院的現代化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醫院需要在農民健康體檢的基礎上做出健康評估,制定針對性的個人控制和降低危險因素的健康促進計劃。同時,醫院應通過完善醫療機構的內部控制制度,增強內部控制等手段來發揮資金的效力,提升農民體檢整體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葉天瑜,王高玲.老年農民健康認知及體檢現狀的調查與分析——基于溫嶺市五個鄉鎮的調研[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6,33(01):60-63.
[2]顧偉峰.影響農民健康體檢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鄉村醫藥,2016,23(04):87-88.
[3]張艾,蔣翠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4,35(06):102-106.
[4]韋堅峰.越城區農民健康體檢創新(信息化)實效評價[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2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