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燕 尹雄杰 鄔楠 張昌浩 金莉莉
摘 要:高校實驗室的建設及教學可以反映高校對實用創新性人才培養的水平,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保證學生科研學習順利進行,是高等教育系統需要重視的部分。總結了近期在高校實驗室建設和教學中的成果及應改進的問題,并針對高校實驗室教學和實驗室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思路。
關鍵詞:實驗室教學 實驗室建設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9(c)-0174-02
近年來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經濟的迅速發展,實用型人才的廣泛需求與普及是必然的趨勢。在這種環境條件下高校應該積極響應國家教育改革的大趨勢, 發揮自身優勢培養高端人才。學生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知識學習, 還應在此基礎上具備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高校實驗室是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主要教學場所,實驗室教學要將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為重點,通過正確的實驗教學,提供安全,良好的實驗環境。因此對實驗教學進行科學的改革, 加強實驗室建設是培養人才的重要步驟。
1 實驗室教學改革的意義
傳統實驗教學觀念具有較多的缺點難以適應新時期的需要,因此加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們各方面協調發展是重中之重,而實驗室改革建設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方法。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開始加大了對于實驗室建設的投入,為實驗室教學改革提供了物質保障,理論依據和實驗平臺,提高了實驗室教學能力和科研效率。經對比國內不同知名高校實驗室教學建設情況,發現不同高校實驗平臺的實驗教學及實驗室建設各有特點,并不是統一的形式,運行方法和成果效率也存在差異。不同的管理體系及運行方式,導致了實驗室給學生利用與開放程度的不同。近年來,國內外各高校慢慢對實驗教學以及強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有了一定的重視,但所產生的結果并不令人滿意,教學效果和操作效果也大不相同。
高校實驗室教學改革不僅在學科的教學科研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在學校的發展中也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1-2]。近幾年以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實驗室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國家建設和社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孕育出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等人才為社會做出貢獻。進入21世紀,我國實驗室改革從落后的、簡便的的實驗室逐漸向先進的、多方面的實驗室發展,擴大實驗室的規模,開展了一些大型實驗。高校實驗室可以說是步入社會前的最后實踐基地,大部分高校的實驗環境現在足夠可以滿足學生實踐和學習的要求,所以學生應把握好機會,同時高校也要持續關注實驗室的教學,不斷努力建設更好的實驗環境,建設更有利于目前高校教學與科研發展的實驗室新模式,將是高校發展的頭等大事。
2 實驗室教學改革的思路
高校實驗室的建設及不斷教學改革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更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性。雖然近幾年學校已經開始對實驗室建設有了一定的強化與重視,但是目前不少高校實驗室的教學方面還是存在輕實踐,重理論的現象。在實驗室教學方面,需要更加重視實踐部分,結果必然重要,但是過程中可能會學到更多東西,在失敗中探究原因和解決的過程是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過程,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近幾年來,學校由只注重加大投資實驗室的建設,逐漸轉化到開始重視實驗室的各個細節;由只注重資金大量購買實驗設備,逐漸轉化到開始重視實踐操作[3]。
目前我校的實驗室教學和建設也有不足之處需進行改進,其表現在:缺乏對實驗室工作建設的認識及作用;對化學試劑的管理和使用不夠嚴謹;實驗室儀器物品的管理不夠科學,不夠嚴謹;缺乏對科研的動力和活力,規范性不強;可供學生平時使用的開放性實驗室及儀器不足;實驗教學缺乏讓學生動腦思考設計和動手實踐證明的自主學習能力訓練;實驗室部分儀器設備已經陳舊老化、利用率不高、安全性差,實驗設備維護不及時;也有部分儀器設備雖是新型高科技,但對于目前實驗水平并不實用;專職實驗技術人員編制不足,實驗技術人員實踐能力不高,實驗室規章制度不完善,缺乏競爭力,安全意識薄弱,實驗室缺少文化建設等。以上幾點限制了實驗室對于學生實踐創新性的培養,制約了實驗室建設的發展。所以應著重不足點以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實驗室教學建設改革,建設為安全高效的實驗室。
實驗教學建設與改革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對學生規范性實驗,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與自主能力的培養以及實驗室的效益等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高等學校實驗室作為高等學校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在培養實用型高素質人才方面起到了不可輕視的作用。因此,為建設更良好的實驗室環境,國家應持續關注高校實驗室改革和實驗室建設的實施。
3 實驗室教學改革的目標
實驗教學改革與實驗室建設,兩者密切相關,需互相推動著發展[4]。學校要以學生為本,將知識實踐相結合,培養綜合性人才為主的教學理念,構建更符合學生展開創新實踐活動的實驗教學體系,也為建設符合現時代需求的實驗室,購進新型儀器設備、開展培訓活動、增加開放實驗室、開通網絡交流平臺,建立合理高效的實驗室管理機制,提高實驗室教學改革的效益。
通過改革實驗課程、導入新型實驗書籍、增加學生自主設計實踐教學、創建新的教學模式、構建有效的實驗管理機制、構建準確的規章制度,構建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為導向的多層次開放式實驗教學體系。改善教學實驗室的管理制度,實現教學實驗室的全天或半天開放,并每天確保有一名實驗教師進行實驗指導和儀器管理,部分有操作難度儀器的實驗室實現每周培訓及使用,盡可能做到開放實驗室,提高實驗室的利用與效益。在網絡資源平臺上制作實驗室基本技能視頻和介紹實驗儀器,以便學生隨時查詢并學習。按照規劃進行實施,我校在教學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上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根據以下原則改革實驗室教學管理制度: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多組織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積極性和互動性;充分運用實驗室提供的資源,不盲目投資要有意義;安排適合各實驗室的實驗技術人員,使實驗室人員更好的發揮技能,由此提高工作積極性;開展跨學科科研合作,及時進行探討解決問題,彌補單個學科的科研局限性,促進不同學科共同發展;做好實驗室管理,實現安全高效的實驗室環境;實驗室建設要順應市場經濟的需求,打造具備實用性的實驗室;將實驗室儀器設備按常用順序或按用途分類擺放,形成功能合理、結構合理的布局。
4 實驗室教學改革的建議
實驗室改革應快速發布準確的實驗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建設和引進高素質的師資團隊,鼓勵實驗室工作人員積極參加科研活動,提高其專業知識,并且將所得到的資源合理利用,將其資源最大化,還要創造良好的、積極地實驗室環境,加快實驗室現代化和科技化的進程,提高實驗室的效益。我們還應該增強對儀器設備的管理,認真記錄實驗數據,定期保養儀器設備;增強實驗室安全建設與意識,仔細排查實驗室的安強情況,并且嚴禁在實驗室吃東西等行為;與此同時,我們還應努力創造屬于自己的實驗室文化,使實驗室成員對實驗室有認同感、責任感、集體榮譽感,來以此增強實驗室的凝聚力,讓實驗室成員一起努力向前進步,加速發展。
5 結語
簡而言之,高校實驗室建設和改革是高校教育系統持續關注和重視的部分。今后學校應在此基礎上推進實驗室教學改革的建設,加強實驗室教學改革的監督,確保實驗室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我們應該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不斷進取,使實驗室為國家提供更多的人才,為醫藥事業盡一份力。
參考文獻
[1] 陳華東,任耀軍,劉永泉,等.實驗室管理機制及運行模式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1):232-235.
[2] 劉林濤,田慧珍.高校實驗室改革與發展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3(15):25-27,31.
[3] 熊宏齊,戴玉蓉,鄭家茂.實驗教學改革與實驗室建設規劃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10):1-4,8.
[4] 馬宏,田維蓉.建設開放式實驗室是高校實驗室改革的必由之路[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6(Z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