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霞
摘要: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引導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實際問題的能力。將學生的生活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從數學教學的需求出發,讓學生從生活經驗、生活實際中去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從而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生活化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本著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教學理念,教師要樹立將數學應用于現實生活中的意識,引導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實際問題的能力。將學生的生活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從數學教學的需求出發,讓學生從生活經驗、生活實際中去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就是通過創設豐富的生活情境,強調學生的生活體驗,凸現教學的實踐性和開放性,它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生活世界”為活動背景,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生長點,使學生主動參與、自主發展,在活動中改變自己并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二是數學課堂教學的目標應全面體現完整的目標,不僅有認知目標、情感目標,還應包括學生意志、交往合作能力、行為習慣和創新意識能力的發展;三是課堂教學應強調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和新身體驗,創造性的實現目標的教育過程,做到學與思、思與行、行與創的統一。
一、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數學教學生活化,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生活是現實的、豐富的,而數學的特征之一就是高度的抽象性。如果不把數學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系,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學生就會感到枯燥無味、難以理解。
(二)數學教學生活化,可以向學生滲透應用數學的意識。向學生滲透應用數學的意識要從小做起。如結合主題圖問學生“從這幅圖中可以發現那些數學信息?”又如“長短”一課,除了教材中的比鉛筆、比手掌……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想一想,還可以利用身邊的哪種“資源”進行比較。
(三)數學教學生活化,還可以培養學生從生活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不斷地培養學生學會從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并通過分析這些問題,從而解決這些問題,最后再通過回顧這些問題與結論的可行性推動數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二、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途徑
(一)聯系生活實際,從身邊發現數學問題
教師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在于為學生提供體驗數學的機會,通過數學活動促進學生不斷增強自信心,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享受成功的喜悅,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在實踐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二)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氣氛
生活化的教學氣氛是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主動活潑積極發展的基礎,也是學生愉快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知識創新的重要條件。
1.創設良好的人際環境。課堂上教師要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而不是充當旁觀者的角色。教師可以把提問分成幾個層次,可以讓所有的學生在穩中有降自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提高。
2.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俗話說:“新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某一教師,必然也喜歡這個教師上的課,形成老師越喜歡我,我越喜歡這位教師上的課,我越學越起勁的良性循環。所以教師要愛每一個學生。
(三)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新課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因素,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起來,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求知成為一種內驅力。教師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出發,設計孩子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
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數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創設不同生活環境,讓學生置身于生活的氛圍中,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不斷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發現、思考和認識周圍的世界。使他們充分認識到生活與數學的密切關系,感覺到身邊的數學,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熱情。
(四)借助生活實際,培養應用意識,做到學以致用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于現實生活中,并被廣泛應用于現實世界,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應用于生活,學以致用。
(五)探究生活問題,培養學生數學綜合素養
“讓講臺成為舞臺、讓教室成為社會、讓學生成為演員、讓教師成為導演”,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欲望,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1.寫“數學日記”。學生運用語言表達出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新思想、新發現,可以幫助學生系統地思考問題、探究問題,深化對問題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在教學中讓學生編寫“我和數學”的故事,寫“數學日記”,可以培養對數學的感受能力,深化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引導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數學與生活聯系緊密。
2.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數學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新教材將“書本世界”與學生的“生活世界”溝通起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讓學生進行數學實踐,是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驗證、去應用,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從而獲得豐富的直接經驗,以達到培養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目的。
實踐充分證明,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在數學教學中積極的創造條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問題情景,來幫助學生學習,鼓勵學生善于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養成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和分析周圍事物習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中的聯系,讓學生從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數學,“想”數學,“做”數學,真切感受“數學是來自生活”的。數學教學應該將課堂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日常生活課堂化,讓課堂教學生活化,使課堂教學充滿了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滿足,讓課堂充滿了生活氣息,煥發了師生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