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揚依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0
宗教是西方福利國家的主要思想來源,英國也不例外?;浇探浀洹妒ソ洝匪N含的慈善精神,在馬太福音五章7節提到“憐憫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憐憫?!倍鸷螅瑸榘矒釕鸷笫軅后w,穩定民心,艾德禮政府著手福利國家的建設。1942年,貝弗里奇報告問世,于1945年逐步推行。1948年,英國建立社會保障基金,成為世界上首個建立全面福利制度的國家。自此,直到70年代末各屆政府都將充分就業和福利國家建設作為政治共識。1979年,撒切爾政府實行一系列的政治經濟革命,社會福利制度也經歷了私有化、改革和完善時期,,使英國基本擺脫了福利國家的危機,穩定了社會秩序。
猶太人的慈善傳統比英國更為久遠。舊約圣經中所闡述的教人追求公義仁慈,將公義的耶和華神指引人。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在特拉維夫宣布獨立。建國后猶太移民浪潮高漲,大批猶太人從世界各地涌向巴勒斯坦地區。合理安置移民,以色列國家的福利保障制度起到了關鍵作用。建國后,工黨政府以執政黨的身份接管社會服務機構,成立國家社會福利部,統籌一切福利救濟事務。1953年,議會通過并頒布全國社會保險計劃,這是以色列的第一個全國社保計劃,由此社會福利制度初步建立。20世紀70年代,工黨進一步完善了社會福利制度,相繼頒布了《失業保險制度》、《殘疾人保險制度》等一系列法律。1977年,利庫德集團贏得議會選舉,政黨競爭和聯合,為以色列福利制度帶去了新的契機,進一步滿足國內人民的訴求。
英國的福利制度覆蓋面廣,且全民覆蓋具有強制性,可以說涵蓋了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過程。具體包括:國民健康服務,社會保險制度,社會救濟制度和社會補助制度。國民健康服務主要指醫療保健服務,英國看病的確是免費的或近乎免費的,但正因為全民均可免費診療,導致醫院運行效率低下,醫護效率不高。社會保險制度以立法為依托,所有在法定范圍內的公民強制參保。公民在繳納保險金之后,可以享受社會保險服務,一旦有意外事故發生,如失業疾病破產等無法維持生活,就可向政府尋求援助。社會補助制度同樣不需要繳納費用,是政府向有需要的公民提供住房、家庭、子女養育等方面的補貼。任何家庭每周的平均收入低于國家規定最低收入標準,且成人工作時間達到每周滿24小時,即可申請社會補助。
以色列的福利制度除了包括全國社會保險制度,養老制度外,關于移民福利也有相關規定。全國社會保險制度是以色列社會福利制度的基石,包括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家庭保險制度和教育保障制度。失業保險最初用于解決外來移民的工作問題,1973年擴充到廣大民眾。一旦失業,申請受保者首先要進行失業登記,經審查合格后一般能拿到平時工資約半數的金額。醫療保險制度提供門診、住院、化療、診治等多項內容。家庭保險制度具有以色列特色。猶太人家族觀念強烈,且重視子嗣繁衍。大家庭同時擔負起贍養老人和教育后代的擔子,但經濟收入難以支付。因此,家庭中有未滿14周歲的子女數量超過四個者,即可享有大家庭保險。猶太民族歷來重視教育,教育立國是以色列的一項基本國策,建國后將義務教育納入法制軌道,1953年頒布《國家教育法》,將全國的教育資源納入國家統一管理之下。
英國福利政策的制定和改革,對于戰后經濟的恢復,穩定民心,改善人民生活,縮小貧富差距,緩解社會矛盾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社會福利制度也存在很大的弊端,普遍性原則使失業者得到政府救濟,得以維持最低生活標準,同時也釋放了他們不勞而獲的惰性。勞動力能力下降,社會生產力滯后,經濟效率的下降在所難免。龐大的財政支出不僅給政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造成了政府相關福利制度實施部門的臃腫龐雜,而支付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相關費用再度施壓給政府財政。
以色列的福利制度對于保證以色列社會政治穩定,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穩定社會秩序,為建國后經濟政治平穩運行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等具有深遠意義。社會福利制度加強了社會內部的穩定,合理有效配置社會資源使經濟發展速度最大化。社會影響方面,福利制度使國家貧困人口逐漸減少,調節貧富差距和各個社會階層的收入分配問題,提高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縮小高低收入者之間的差距。以色列經濟發展水平增長之迅速,被許多人認為是奇跡。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色列經濟增長一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福利制度的建設對于經濟發展的作用功不可沒。
猶太民族作為歷史上善于學習的國家,很大程度上吸收了西歐國家的福利制度建設經驗。英國社會福利制度發展最早最為完善,給建國后的以色列建設福利保障制度提供了參考。猶太民族在借鑒吸收西歐福利制度建設的同時,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獨創了許多帶有本民族文化印記的福利保障制度,可以說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對英國和以色列福利制度建設的分析,可以看到福利制度在一個國家的社會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綜合這些因素,對其他國家建立社會福利制度、建設福利國家都有積極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