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霞
普寧市占隴鎮三都初級中學 廣東揭陽 515300
初中生物是對初中階段學生實施生命科學教育的重要學科,借助生物教學的指導,可以促進學生環保意識、探索精神和生命意識的增強,對學生科學文化素養的培養也起到相應的促進作用。因此新時期在全面探索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對生物教學改革的重視,并且從多角度積極制定生物教學改革方案,對學生實施科學有效的指導,全面增強教學組織活動的實際效果。
對生物教育理念進行系統的分析,可以發現其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內容,即尊重生物科學發展的基本原理、尊重自然和生命,在基于生物教育理念對初中生物教學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應該在尊重科學發展基本原理和自然生命的基礎上對學生的科學認知能力和方法加以培養,強化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和情感態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做出正確的指引。由此,在初中階段的教學改革活動中,教師要對生物教育思想進行科學系統的分析,并制定更加科學完善的教學組織方案,確保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增強。
結合生物教育理念的指導,初中生物教師在對生物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還應該堅持特定的原則,制定更加科學的教學組織活動方案。具體分析,初中生物教師要堅持主體性的原則,即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教學組織活動的開展將學生作為中心,確保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需求。同時,要堅持全面性的原則,即關注學生的共同發展,能夠結合學生之間的差異設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實施多元化的指導,進而為學生的共同學習和共同進步創造良好的條件[1]。最后,要注意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不僅要向學生講解相關生物理論方面的知識,還要注意組織學生參與到生物實驗實踐活動中,在實踐中對理論加以驗證,進而形成對初中生物部分知識內容的系統認識,保障學生的綜合學習和發展成效。
基于生物教育理念的指導,新時期在對初中生物教學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方面加強對改革措施的探索。
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基于生物教育理念的指導,生物教師在探索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有目的的對學生的自學能力加以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知識學習和探索效果,促進學生生物綜合學習能力的進一步增強。
例如在組織學生針對“用顯微鏡觀察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內容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為了突破傳統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困境,教師基于生物教育理念的指導,先讓學生在課前階段尋找蚯蚓,并在抓到蚯蚓后將其放到家中觀察一段時間,觀察蚯蚓的生活狀態和生物特點。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觀察情況對蚯蚓進行解剖,加深對蚯蚓生物細胞結構的認識。如此,學生的學習和探索積極性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激發,在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基礎上,學生的生命意識也會得到適當的培養,對新時期背景下更好的完成生物教學組織任務起到相應的促進作用。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生物科學意識的形成與對生物界相關知識內容的不斷探索和質疑存在緊密的聯系,因此在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組織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生物現象進行觀察和學習,在實際教學組織活動中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例如教師在針對“傳染病和免疫”相關內容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探索翻轉課堂模式的構建,讓學生在課后完成對相關資料的搜集,并在分析資料的基礎上總結自己對傳染病的認識、提出傳染病免疫方面的建議等。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一方面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分析,分享自己的自學心得;另一方面總結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并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如此就能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實現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對于全面提高教學活動的實際效果起到相應的促進作用[2]。
綜上所述,在對初中生物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新的實踐探索中,應該發揮出生物教育理念的指導作用,從多角度對教學改革措施進行研究,有目的的對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加以強化,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創造條件,確保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得到全面系統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