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果
貴州省畢節四小 貴州畢節 551700
小學階段一個較為重要的教學任務就是對學生們進行相關的德育教學培養,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們塑造健康完整的人格,而這也正是現階段社會各界人士都十分重視的一點。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行國學傳統文化教育,感恩教育正符合這一要求。在小學階段對學生們進行相關的感恩教育,不僅是德育的教學要求,對于學生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塑造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們良好人格的形成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在小學階段進行相關的感恩教育,對于學生們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
想要保證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教學中得到良好的應用,在相關的教學方法上就要有針對性的進行相關的改變。在這里,我們主要就如何在小學的德育教育中進行感恩教育這一問題進行相關的研究與分析。
感恩教育并不是當代教育獨有的德育教育,在以往的教學中感恩教育也一直被學校、被老師們所重視,但從總體來看,教育的成效沒有達到我們預期想要的效果。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教育方法不當。以往的學校在進行感恩教育時,大部分都是全校師生在體育場上聽專家、老師進行演講,雙方之間的互動性較差。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們是沒有興趣聽臺上的老師說了什么的,絕大部分的學生們都開始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這樣一來感恩教育也就達不到我們預期的教學效果。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在自制力上還是比較差的,需要老師在課堂上不斷的提醒學生們,學生們自己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在體育場進行大型的感恩教育活動,不僅是對學生們自制力的一種高標準、高要求,老師在管理起來也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想要在小學階段進行相關的感恩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就要做出相應的改變。
想要讓學生們真正的從感恩教育中得到教育,首先要讓學生們對感恩產生“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對游戲的參與度還是比較高的,因此老師可以將感恩教育用游戲的形式來進行引入,激發學生們的興趣,為接下來的感恩教育打下基礎。在進行感恩教育的時候,老師可以與學生們進行有效的互動,通過提問回答的形式了解學生們對感恩的認識與看法,在此基礎有針對性的進行感恩教育。與此同時,學校也可以與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們在接受感恩教育后的變化,幫助學生們更好的成長成才。
小學階段的學生們正是在構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起步階段,對他們進行相關的感恩教育如果僅僅只從理論這方面出發,那么他們不一定都可以理解這其中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如果老師從學生們身邊的實際情況出發,用他們身邊都可以遇到的實際事例來對他們進行相關的感恩教育,那么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認識、理解什么是感恩,如何進行感恩,在此基礎上感恩教育也就可以更容易的達到相關的德育教學目標。小學階段的學生們接觸最多的人除了老師就是家長,我們可以從家庭這方面入手,進行相關的感恩教育。老師在對學生們進行感恩教育課程時,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們從家庭這方面進行相關的觀察,并給學生們留下作業:在課下對自己的爸爸或是媽媽進行一天的觀察并記錄下來,在班級進行交流分享。通過在班級中的交流分享,學生們可以發現每一個人的爸爸媽媽每一天都是十分辛苦的,這時候老師再對學生們進行相關的感恩教育就變的十分有意義。運用這種感恩教育方法,不僅擺脫了以往“給爸爸媽媽洗一次腳”的形式化,擺脫僵硬的感恩教育模式;還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自己父母的辛苦,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的改變自己,減少對父母的抱怨,在此基礎上達到我們的德育的教學目的。
很多學校在進行相關的感恩教育時,都認為這僅僅只是一種“一次性”的教育活動——開完活動,全體師生拍個照片就算一次感恩教育活動,接下來也沒有任何的后續跟進,基本上感恩教育在學校的德育教育中都呈現出一種“單打獨斗”的狀態,沒有與其他的教育學科進行相關的有效互動。這樣一來,學生們對于感恩教育就更不會重視起來。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的認識并接受相關的感恩教育,老師們在進行相關的課程授課時可以將其與學生們所學的其他學科聯系起來。小學階段的教育學科在德育教育上最明顯的就是語文課程,在這里,我們就以北師大版的語文教材中的《平分生命》為例,針對感恩教育這一問題進行相關的研究與分析。老師在對學生們進行這篇課文教授的時候,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們針對課文的內容進行相關的感恩主題討論;在聽取學生們的發言后對“感恩”進行更深層次的解讀,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為什么課文中的主人翁要那樣做,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感恩觀念,幫助他們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中懂得感恩來自他人的幫助。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優秀美德,感恩教育一直都在被不斷的強調。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感恩教育,不僅僅是相關教學目標的要求,在對學生們整體的品行發展上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學階段的德育不僅是理論上的教育,更應該從實際生活出發,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發現來自他人的感恩,讓學生們更好的認識、理解什么是感恩,在此基礎上學會如何感恩并回報他人,幫助學生們更好的塑造自己,不斷完善自己,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