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成石布
美姑縣覺洛鄉小學校 四川涼山 616450
語文課程在小學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語文教學中,將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作為教學的基本目標,由此可見實施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提高學生聽話、說話、寫作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如果學生能夠具備較好的語文閱讀能力,還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發現語文學習中的樂趣,開闊視野,提升自學能力,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還能夠更好地獲得情感體驗,豐富積累,發展思維。本文就對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策略展開探討,現分享如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閱讀有了興趣,學生才能積極主動的開展閱讀,為此,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靈活采取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簡要的介紹一些比較有趣、內容豐富、情感細膩等類型的優秀作品,激發學生拜讀的欲望,并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課外讀物,豐富學生見聞以及語言積累。另外,對學生的閱讀共通點進行了解,掌握學生閱讀偏好,總結特點,并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使他們能夠做到開卷有益。另外,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引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例如電視劇、電影等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不適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持之以恒的堅持中,將任務變成習慣。為此,教師應當積極進行引導和培養,教會學生管理時間的方法,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如每天閱讀時間、閱讀量等等都做明確的規劃,并督促自己去完成每天的閱讀任務。開始的時候,學生的自律性可能不強,可以讓學生們自由找閱讀伙伴,互相監督。久而久之,當閱讀變成一種習慣,便會由被動閱讀轉變為主動閱讀,閱讀能力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做任何事,要想高質高效的做好,都應當講求方法,閱讀也不例外。但由于學生歸納總結能力、思維能力等都有限,如果沒有教師的正確引導,很容易在閱讀中養成不良閱讀習慣,如很多學生由于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而陷入到了只重量、不重質的誤區當中。因此教師應當將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的閱讀更具有目的性,能夠從閱讀中感受更多樂趣,獲得更多知識。常用的閱讀方法主要有提綱法、摘記法、略讀法、提問法、跳讀法、背誦法等等。告訴學生每一種閱讀方法的適用范圍,讓學生通過大量閱讀積累,能夠靈活運用各種閱讀方法,從而提升閱讀效率和效果。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除了教給學生閱讀方法之外,為了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還需要進行跟蹤監督,看學生是否學會了各種閱讀方法的運用,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開展閱讀訓練,規定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某一作品的閱讀,之后教師可以采取提問方式,組織學生搶答,或是以小組為單位快速寫下答案,對于在活動中表現好的學生以及小組,教師應當及時給予表揚,并對其他學生進行鼓勵,讓他們爭取在下次閱讀訓練活動中有更加優異的表現。另外,教師可以在教室辦一個小小圖書角,鼓勵學生將自己好的課外讀物拿到班級,大家相互借閱,從而提高閱讀資源利用率,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同時教師還應當教會學生做閱讀筆記、摘要,摘抄其中的好句、好段落等等,提升閱讀能力,豐富閱讀積累。
語文課本的作品雖然都是經過編委會精挑細選出來的,但是內容有限,無法滿足學生對閱讀量的要求。為此,應當在班級中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由于該階段學生自律能力較差,閱讀的自覺性不強,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按照閱讀興趣、愛好等自由組成課外閱讀興趣小組。小組成員互相監督,相互鼓勵,交流心得以及好的學習方法。在此期間,教師對學生的閱讀內容、方法等進行了解,并適時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使學生有更好的閱讀動力。
總之,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夠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當加強對閱讀教學的重視,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人文情懷。總之,通過采取多種方法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為他們今后的學習以及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