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加榮
(青州市新聞信息傳播中心,山東 青州 262500)
新聞質量要有所保證,報社新聞記者的采寫能力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報社新聞記者要具備采寫能力,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就是要具有較高的新聞敏感度,面對新聞現象,能夠將新聞焦點緊緊抓住,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可靠。報社新聞記者在采訪工作中,要在創新的過程中考慮到受眾的精神需求,恰到好處地將新聞熱點和被廣泛關注的社會焦點呈現給受眾,讓受眾最快的、最直觀地感受到全國的動態。
報社記者要具備較高的新聞敏感度,需要提高自身的職業綜合素質,具有良好的新聞素養,在面對新聞現象時將新聞內容中的本質問題挖掘出來呈現給受眾。這就需要報社記者做到以下三點。
其一,做好新聞材料的篩選工作,并根據新聞報道需要對新聞材料進行整合。新聞材料經過加工之后,不僅要與客觀事實相符合,還要與受眾的審美取向相符合,使篩選好的新聞材料更加符合我們的要求,更加滿足受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二,報社記者要對新聞時事時刻關注,做到點滴積累,從復雜的社會現象中將有價值的新聞挖掘出來,當然這也要具備一定的新聞挖掘能力。日常的生活中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不僅要多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廣泛地涉獵多領域的文化知識,讓自己的新聞視野更為廣拓,使自己的視角更為獨特,使得自己采寫的新聞內容更有深度,更能引起社會的共鳴。
其三,報社記者對生活瑣事要具有極高的關注度。很多的新聞熱點都源于生活瑣事,往往那些被熟視無睹的小事情,恰恰就是受眾所關注的。這就需要報社記者對于新聞要具有非常高的判斷力,能夠對生活中的是非做到充分的辨識,快速提取,能夠對新聞信息快速捕捉。
報社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采寫中,需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所以,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報社新聞記者要將事件真實地反映出來,就需要從客觀的角度出發將新聞事件中有價值的部分挖掘出來。報社并沒有固定的新聞發行受眾,但是在社會媒體中是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的。報社新聞記者要保證新聞質量,在新聞采寫中就要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準確地判斷新聞的價值并合理利用,將真實的新聞呈現給受眾。
報社新聞記者的新聞價值在于,能夠滿足受眾的需求。因此要做到接地氣,能夠反映受眾關心的問題,表達受眾的心聲,避免新聞報道盲目跟風的現象,更不可以將嚴肅的新聞娛樂化、庸俗化,要尊重新聞的價值,要體現新聞的真實性和時效性,要切實地發揮新聞在政府與群眾之間的橋梁作用,成為弱勢群體發出自己聲音的平臺,將社會責任承擔起來。
新媒體環境下,獲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這就給報社新聞記者帶來一定的挑戰。隨著新聞娛樂現象的日趨嚴重,各種“快餐”滿天飛,就會使得一些報社新聞記者盲目跟風,導致新聞報道得深入不夠,無法體現出受眾的心聲,更難以讓受眾產生共鳴。報紙媒體作為傳統的媒體,受眾的忠實度是比較高的,面對各種新媒體的沖擊,要更好地發展,就要發揮自身媒體的優勢,將新聞傳播簡單化,而新聞報道得更為深入。
比如,報紙新聞報道中,我們可以更多地反映普通民眾的生活,實地體驗,深刻領會,這樣報道才能切實地體現出我們的態度,內容也可以更多地反映社會問題和民生問題,對于新聞內容進行深層次剖析,將新聞事件的本質挖掘出來,使得報社記者的職業價值得以充分發揮,對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報社新聞記者要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就要具備較高綜合素質,能夠在工作中對自己不斷地完善,不斷提高,以使新聞報道不會產生新聞作品相互效仿的現象。因此這就要求新聞記者對新聞具有非常高的敏感度,能夠洞察出新聞的非凡之處,將新聞的本質提煉出來,這是作為新聞記者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作為新聞記者,不僅要跟得上時代發展的節奏,還要具有創新精神,使所采寫的新聞報道滿足受眾的精神需求,得到受眾的關注,將自身的職業價值和社會價值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