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報道在新聞報道中所發揮的作用非常重要,通過現場報道能夠對新聞的內容進行實時了解。并且在現場報道中,出鏡記者會成為新聞的經歷者,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來報道新聞事件。觀眾在觀看新聞時會更加有感覺。隨著現如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新媒體對現場報道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但其也為現場報道的革新極其有利,能夠推動現場報道實現更好的轉變。
根據新聞的價值理論來看,如果新聞的報道的時間不符合所要報道的新聞內容發生的時間,二者相距的時間差距過長,就會導致該新聞報道不再值得傳播。通過出鏡記者在新聞事件發生地方的親身經歷與體會,來實時地對新聞展開報道,可以使新聞的時效性得到有效提高,讓觀眾能夠有效地接受實時信息,進而讓觀眾可以對新聞事件有更好的感受。
相較于傳統的文字采訪,現場報道可以將電視新聞傳播的優勢與特點更好的發揮出來。這種模式可以將傳統的新聞報道的方式轉變成在現場進行實時采訪與記錄,這非常好的表現出了新聞報道的特色,其針對性非常強,而且觀眾也更加容易接受這種模式。
一般來說,電視新聞現場報道通常都會采用采訪的報道形式,將獲取到的新聞信息直接傳輸給收看新聞節目的觀眾,而且傳輸的信息較為直接簡便,這能夠將記者的采訪水平有效的體現出來,觀眾也可以有更加深切的感受。使新聞更加容易被觀眾接受,讓新聞更加可靠,更容易傳播。
從某個方面來看,新聞現場報道可以作為一個各方面來展開交流的途徑,進而讓越來越多的社會民眾參與到新聞報道中來,推動電視新聞的傳播與發展。
在整個新聞采訪的過程中,有一項工作所發揮的作用非常重要,那就是現場新聞報道的策劃工作,如果現場報道缺乏策劃工作就無法取得好的新聞傳播效果?,F場新聞報道若是沒有策劃就沒有生機,現場新聞的采訪秩序就會更加混亂。這樣的現場報道不能被觀眾接受,也就降低了新聞傳播的力度。
出鏡記者在現場報道工作中是最關鍵的一部分,通過出鏡記者能夠對現場的具體情況進行實時了解。出鏡記者是將現場報道的核心思想表達出來的人。所以,出鏡記者的水平會直接影響到現場報道的效果。但是一些出鏡記者因為自身水平不足以及專業能力掌握的較差,不能很好的將報道的核心思想表達出來,導致現場報道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現場報道最為重要的就是內容,但一些現場報道在進行時,因為其內容的針對性較差,沒有明確的主題,造成觀眾不能很好地理解所要報道的核心思想。
現場報道的最大特點就是將音頻與畫面有機的結合起來,記者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把最能夠體現現場情況的畫面以及聲音,利用鏡頭以及解說來進行新聞報道,激發觀眾觀看的熱情,進而使新聞在傳播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效益。但是大部分現場報道并沒有很好地利用這一特點,導致現場報道枯燥乏味。
在新聞現場報道的過程中,使通過語言與畫面來報道新聞的內容、現場環境等?,F場報道能夠很好的將觀眾帶入新聞事件中,增強其對新聞的感受。所以也使現場報道產生了固定的模式,掌握現場報道模式能夠有效的體現出新聞報道的準確性與時效性。但在新媒體時代下,其時效性遭受了很大影響。新媒體技術導致現場報道的模式發生了轉變,任何人都能夠對新聞展開報道,造成現在新聞信息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而在運用現場報道模式時,要先對信息進行收集與辨別,然后才前往現場報道新聞事件,這就造成傳統的現場報道模式已經無法跟上新媒體中的信息的更新速度。而且在對現場報道模式進行運用時,既要對其使用原則進行掌握,還需要與現場的具體情況相結合來展開報道。但在實際報道時,因為沒有做到對現場報道模式的全面掌握,沒有與現場的情況展開結合,導致現場報道全部是千篇一律。并且現場報道的模式太過于單一,無法進行更具有特色的報道。
大多數情況下,現場報道一般只用簡單的幾句話就能夠將新聞事件的具體情況詳細地傳播給觀眾。但是在具體工作時也出現過敷衍了事的現場報道,一些記者在出鏡時非常緊張,在現場報道時的表現非常糟糕,這些報道通常都是強制性的,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所以,現場報道記者一定要加強對提升自我現場意識的重視,這就需要記者要能夠對新聞事件進行很好的觀察與分析。記者在空閑時間要加強對理論知識與專業能力的學習,時刻關注社會時事。在新聞事件之中,大部分記者的現場感比較強,但是其掌控能力還較弱,比如對一起重大事故進行報道,需要記者立刻趕到現場,這就記者可以從容面對,可以在新聞現場冷靜地進行工作,牢牢把握新聞事件所要體現的核心思想。這些都需要記者的專業能力以及現場報道意識要足夠強,才能夠使現場報道取得想要的效果。
現場報道在現階段社會新聞報道中發揮的作用非常重要,也是新聞報道重點發展的方向。新媒體技術出現,為現場報道模式的轉變提供了非常有效的途徑。首先,要對新媒體進行詳細地掌握,對新媒體時代的出現為新聞發展提供的幫助進行了解。新媒體能夠突破信息傳遞之間的障礙,信息在傳遞時不再受到更多方面的限制,使信息的傳播速度得到了有效提升。在新媒體時代中,通過新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增強現場報道模式的時效性,也能夠使現場報道的更新速度得到有效提高。通過利用新媒體技術來對信息進行整理,檢驗信息是否真實可靠,然后再通過現場報道模式來規劃其中的內容,從而進行現場新聞報道。
一般情況下,在明確了現場報道的題材后,最重要的就是策劃階段,盡可能的根據自身的特點來設計一套完整的策劃方案,策劃的周期不要過長,其中主要考慮到新聞事件的具體情況、主題及角度的確定、采訪現場的規劃、采訪對象的選擇與聯系、采訪內容的設計、鏡頭的安排以及新聞如何進行傳播等多個方面。如果事件充足,可以詳細地進行策劃,對細節方面不斷優化與完善。
在現場報道模式中,如何讓觀眾更好的參與進來,一直是受到重視的方面。在現場報道模式中的運用新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地解決了這一方面的問題。將現場報道模式與新媒體技術有機結合起來,采用新媒體技術來對報道內容進行傳播,能夠使觀看新聞的人群的類型與階層得到很大增加。相較于傳統的觀看模式,新媒體能夠對信息展開雙向反饋,因此觀眾能夠通過新媒體把自己在觀看過程中所產生的感受與想法表達出來,通過現場報道模式中的信息庫對其展開處理后,將其傳輸給出鏡記者,出鏡記者就能夠對報道的內容展開調整,這樣能夠使觀眾很好的參與到現場的新聞報道中來,有效的推動了現場報道模式的轉變。此外,在現場報道模式轉變時,要發揮好新媒體技術對信息資源的整合作用,增強現場報道模式的內容的針對性,讓觀眾更加容易接受報道的內容。
在新媒體背景下,現場報道的發展速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將現場報道與新媒體技術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新媒體技術來對現場報道模式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行改進與完善,從而有效的推動現場報道模式的轉變,進而推動新聞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恩提扎爾·沙哈提,張菊蘭.新媒體環境下會議新聞報道的創新與改進——以人民網2014“十八大四中全會”專題報道為例[J].今傳媒,2015,23(04):13-15.(編者注:“十八大四中全會”應為“十八屆四中全會”)
[2]王擎,尹珊珊.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報道觀念的更新與轉變——2014年兩會報道觀察[J].新聞與寫作,2014,(04):51-54.
[3]鄭彥.電視新聞現場報道的技術模式及其視頻質量[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1,38(1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