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媒體的廣泛普及,對于何時何地社會上發生的新聞事件,人們迅速地利用手機進行拍攝,并根據拍攝者關注點,突出重點,并隨即分享到微信朋友圈、QQ群、微信群、微博等網絡社交平臺,由于同時拍攝分享的人數眾多,反映的角度也不同,使新聞事件瞬間全面的暴露在廣庭大眾之下,增強了新聞的時效性,挖掘了新聞背景的深度,產生的社會影響更大。
在傳統的社會生活中,新聞媒體的社會監督作用,主要依靠新聞工作者來完成,自媒體的出現,創新了新聞監督的空間,突破了新聞監督的局限,提高了公眾通過新聞監督參與社會管理的責任感,尤其是一些社會不良現象的曝光,自媒體短視頻發揮了其它新聞傳播方式難以擁有的絕對優勢,其反映問題的深度、廣度和多元化參與程度,都會引起社會的轟動效應。
傳統的新聞傳播主要是通過廣播電臺、電視臺,通過新聞記者的采集和編輯的專門制作,在規定的播出時間段,向社會傳播。短視頻應用于新聞傳播后,借助于智能化數據信息自媒體的廣泛普及應用的優勢,新聞記者或者任何一個智能手機的持有者,都會在新聞事件的發生地點,隨機拍攝制作,瞬時分享給微信朋友、QQ好友等等,好友們再次分享,使新聞事件的傳播呈裂變式傳播,傳播范圍之廣,遠遠大于廣播電臺、電視臺的輻射范圍,由于自媒體智能工具的分享傳播不受時間的限制,傳播效果更符合人們自由隨意瀏覽的閱讀收看需求,開創了新聞傳播的新途徑。
傳統的新聞作品的傳播途徑只有通過電臺、電視臺與社會上的公眾進行單方面的交流,新聞作品的制式內容和雷同的說教,往往引不起社會的共鳴,一方面是新聞作品內容引不起人們興趣的原因;另一方面人們收聽收視新聞作品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太大,在沒有廣播喇叭、收音機和電視機的地方,就不能收聽收看。短視頻借助網絡信息技術的優勢,隨時都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進行瀏覽,短視頻發展初期,網速和流量的限制,成為制約短視頻發展的瓶頸。比如,網速慢短視頻傳播期間很卡,不利于手機瀏覽;同時,人們點擊短視頻費流量,比起看圖片或者看文字便宜,因而,短視頻用戶量的增加也受限制。隨著4G、5G網速的開發利用和普及推廣,流量價格大幅度降價,網速也飛快提高,為人們手機瀏覽短視頻提供了強大的技術主持,人們通過短視頻了解新聞事件的興趣性和瀏覽方式空前增加。
電視臺和有線電視臺的大型系列新聞報道,為了更廣泛、更深入的反映社會問題,引起社會的廣泛共鳴,需要在新聞播發中,剪輯一些與新聞事件相關的背景資料,為了更好的深化主題,傳統的編輯處理方法,就是通過播音員的解說,或者,放一些圖片,既不直觀,也不生動形象,收視率不高。短視頻參與到大型新聞事件中的報道就不一樣了,靈活機動的短視頻,一方面增加了事件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另一方面畫面生動形象、直觀,創新了新聞作品的編輯和傳播方式,為傳統的新聞傳播和編輯增添了新的動力,開辟了新的途徑。有些新聞報道中,有很多令人費解的回顧內容,解說和圖片難以表達發生過的情節與報道結果的必然聯系和因果關系,巧妙地插入和編輯一些短視頻內容,既節省時間,又增強了說服力,給了觀眾的想象和評判空間,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使新聞報道的影響力提高到了較高層次,創新了新聞報道發揮社會輿論作用的新途徑。
短視頻作為一種新聞傳播的新方式,適應了網絡信息技術空前發展和廣泛普及應用的社會環境,一方面為傳統媒體補充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新的動力,成為傳統媒體的有益補充。另一方面發展了新聞傳播的渠道,突破了電視、廣播新聞報道傳播的空間和時間的局限性,方便了廣大用戶的自由分享,提高了社會公眾利用媒體進行輿論監督,加強社會活動、參與國家和社區管理積極性,擴大了廣大社會人的話語權,因此,新形勢下,加強短視頻新聞傳播新方式的研究探討,對發展新聞事業具有很好的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文浩.移動端視頻新聞的發展現狀與未來策略研究[D].南昌大學,2017.
[2]匡婷.我國短視頻新聞的發展與傳播研究[D].南昌大學,2017.
[3]賈瑞.移動短視頻新聞應用與實踐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7.
[4]李曉彤.短視頻的傳播策略及效果研究[D].安徽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