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道鋒味》首播時間在2015年,至今已經拍到了第三季,在播出之后得到了多次獎項,深受社會公眾的喜愛,作為一檔美食綜藝節目,《十二道鋒味》具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需要美食節目制作人員的學習。
美食節目的制作中需要創新,需要使用多種拍攝手法和剪輯手法,提高觀眾對于節目的舒適感。美食節目中食物是最重要的元素,在制作時,需要注重美食的特寫,以精致的畫面讓觀眾感受到身臨其境,因此對于拍攝團隊的要求就更高了。如何能夠將食物拍攝出色香味來,如何通過畫面讓觀眾產生心理上的愉悅感和滿足感,在拍攝中加強拍攝質量是美食節目的基礎。其次在音樂的選擇上,音樂需要選擇適合情境的,強調視聽結合,加強觀眾的的收看體驗。例如在《十二道鋒味》第一期中,拍攝環境是在鄉村,選擇了清新自然的音樂,攝像師拍攝了草地和夕陽,一下子就讓觀眾進入到《十二道鋒味》的情境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創新美食節目需要加強拍攝質量,讓美食節目畫面質感得到提升,還需要加強美食節目的制作,需要讓美食節目的視覺觀感得到提高,這就需要制作人員不斷學習先進的制作技巧,讓自己的思想觀念和知識技能與時俱進。
美食節目作為娛樂節目的組成部分,本身具有著娛樂功能,在美食節目中增加新意,最根本的還是需要進行節目結構和環節的創新。例如《十二道鋒味》在第一季和第二季的鋪墊下,第三季得到了比較好的完善,第三季增加了“鋒味餐廳”,重點強調的是尋味之旅,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好的食材,帶回餐廳制作美食。這一季還有一個創新點在于在“鋒味餐廳”內設置了幫廚的競賽,通過全國范圍的海選,需選擇十二名幫廚進行競賽,最終選擇一名成為主廚的幫廚。這樣也就構成了《十二道鋒味》節目特殊的節目機構,每一期節目都是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全休尋味之旅、鋒味餐廳料理、謝霆鋒個人料理,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到不同喜好的觀眾,讓節目具有很大的看點。因此美食節目創新需要改進尋做嘗的模式,增加新的環節設置[1]。
美食節目創新需要加強和其他領域的聯合,也就是說讓美食領域和其他領域相融合,例如《十二道鋒味》打破了人們對于美食節目的傳統印象,扭轉了人們對美食節目固有印象,聯合了美食領域和旅游領域,將旅游元素融入進美食節目,帶領著觀眾發現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傳統的美食節目是有主持人引導,進行簡單的尋找美食、制作美食、暢談美食、品嘗美食,這樣的模式讓觀眾早已產生厭倦,無法吸引到觀眾觀看。
在《十二道鋒味》中還增加了一個故事元素,從謝霆鋒身上的故事出發,去尋找美食,通過美食和故事元素的結合,增加了節目的可看性,讓節目具有情節設置,能夠有效吸引觀眾收看。除此之外,《十二道鋒味》還增加了商業元素,在第三季中設置了謝霆鋒經營的“鋒味餐廳”,增加了競賽的元素,讓節目元素又得到豐富,節目中看點一下子由美食增加到餐廳的經營以及幫廚的競賽,通過節目元素的添加,節目的可看性得到有效提高。通過節目元素的不斷豐富,節目的受眾群體被不斷擴大,有不同需求的人們都能在節目中找到關注點,從而有效的提高了收視率[2]。
美食節目雖然是一檔娛樂類型、生活類型的節目,但是其本質內涵同樣需要重視,需要讓美食節目能夠發揮出積極的社會效應,能夠在社會中傳播正能量。美食節目作為一檔公眾節目,需要承擔起其社會責任,需要宣揚正確的價值觀,傳承我國傳統美德和文化,宣揚社會正能量,起到引導社會輿論的作用。對美食節目的創新,需要以正確的價值觀為基礎,需要融入人文理念,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主題,開展具有人情色彩的節目制作。
例如在《十二道鋒味》第三季的第三期,邀請了“外賣小哥”的加入,鋒味餐廳為送餐員提供了豐盛的一餐,意在體現一種人文關懷,呼吁社會多多體諒送餐員;第一季中邀請了林丹作為嘉賓,主題是“為父母親手做飯”,是對孝道的宣揚。因此對美食節目的創新不僅需要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創新,還需要在其本質內涵上進行創新,需要賦予美食節目更多的內涵和意義,美食節目才能擁有靈魂,才是對美食節目的根源進行創新。
綜上所述,本文以《十二道鋒味》為例研究了美食節目的創新,首先需要加強拍攝制作質量,節目的拍攝質量和制作質量是節目的基礎,美食節目創新需要保障拍攝質量和制作質量;其次需要創新環節設置,豐富美食節目的環節,才能豐富美食節目的看點,保障美食節目內容的多元化;再次需要創新節目元素,需要聯合其他領域,讓節目形式得到創新;最后需要融入價值理念,創新美食節目,需要豐富美食節目的內涵。
參考文獻:
[1]劉一瓊.美食節目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創新與設計的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8.
[2]陳言,馮天博,楊曉瑜.全媒體時代交通廣播中美食節目如何創新[J].科技傳播,2018,10(0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