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即文章的眼睛,好的標題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是,由于大多數高職學報辦刊時間短、經驗不足,標題無論在質量上,還是在風格上,都存在一些問題,不能準確、簡練地表達論文的中心內容和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深度。
標題重復雷同,千篇一律。發表在學報中的論文,“×××探索”“×××應用”“×××淺析”“×××的思考”等,此類標題經常被大面積重復使用,單調枯燥,給人一種千篇一面之感[1]。另外,學報論文是分欄目刊載的,一串的“對策”“啟示”“探析”等雷同字眼會使人失去閱讀欲望。
標題很“宏大高深”,內容卻名不符實。例如2014年第2期《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一篇分析安徽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的論文,作者針對的是500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可標題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問題及其對策》,標題刻意“拔高”,夸大求全。又如有些標題為“×××新發明”“×××新發現”等,應請教有關專家或權威部門在得到認證后,方可使用。同時還應避免出現標題范圍過大的現象,如“×××學”“×××論”“×××研究”“×××系統”“×××規律研究”“×××機理探索”等等,凡此種種都應慎用,最好不用。
學術論文標題應簡潔、精煉,要遵循國標《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В7713-87)規定,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2014年第3~4期《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要十分重視青海少數民族地區資源投資開發項目過程中的黨建工作”,整個標題29字,拖沓冗長,呆板教條[2]。學術論文的標題要求語言簡明、重點突出,“文約而事豐,言短而旨遠”最好直截了當、言簡意賅。對一些無法縮減的標題,可以考慮以加副題的方式解決。
在高職學報的論文中,一些論文標題含糊雜亂不能正確體現論文觀點、主題。例如“高職教學中備課上課的理念與實踐策略”中的“理念”十分含糊。實際上作者研究的對象是備課上課的理論,標題應修改為高職教學中“備課上課的理論與實踐策略”。再如2014年第2期《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一種家用洗碗機的設計”,標題沒有提煉出論文的主題,以及作者想反映的最新研究成果。沒有提煉出讓人一目了然的觀點。
論文標題必須考慮到有助于為關鍵詞、編制題錄、索引等二次文獻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但有一些論文,在標題制作中過于籠統,過于龐大,例如2015年第2期《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職業素養概念再辨析”的標題過于籠統,不能概括學術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也不利于編制文獻題錄、索引和檢索。
缺乏學術性,介于新聞報道類型也是高職學報論文標題制作過程中常見的問題之一。例如2015年第1期《保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零編程構建中小企業網絡辦公系統”,標題缺乏學術性,類似于新聞報道的標題,不符合學術論文標題的基本要求。
一篇好的論文如何吸引讀者,使讀者感興趣,標題的提示作用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3]。在制作標題時,作者首先想到的是針對這篇論文,最想反映的觀點是什么?讀者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作者應以這個作為選擇制作標題的依據,更加直接、準確地反映論文的立場、觀點、內容。
簡潔、平實、邏輯性強是制作標題的第一要義。標題制作首先要抓住論文的核心,提煉出文章的觀點,做到鮮明、生動、醒目,給讀者一個清晰的視覺符號,要讓讀者在閱讀中一目了然,達到視覺驛站效果。
標題應能準確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應簡練、明快,便于讀者閱讀。要具有概括力,盡量少用引題、小標題等。要講求獨立性,標題本身也能表達完整意思,是其精華部分的展示,既提攜全文,又凝聚要義,讓讀者往往只通過閱讀標題即可獲得最重要和最需要的信息。
學術論文重在表述、論證、闡釋研究成果,在論文寫作中往往運用概念判斷、邏輯推理、證明反駁等方法和手段來表達、分析、探索自然科學理論和技術研究當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見解,是具有科學嚴謹的嚴肅文體。標題的文字表達要確切恰當,實事求是,力求準確表達文章的核心內容以及深度廣度。
制作或修改標題,一定要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相關原則,所涉及專業術語,所要描述的研究內容、性質、范圍、現象、過程、結論等名詞,表達方法、專業技術等專業術語以及作者人名、地名、機構名稱等都要規范化,不能出現不規范的專業術語。此外,一定要盡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詞、字符、代號和公式等。
總而言之,標題的制作要考慮諸如文體、載體、時代風格要求、方便閱讀等多方面因素,應遵循“宜小不宜大,宜實不宜虛”的原則。只有在寫作中掌握了制作標題的基本原則,并靈活使用、不拘一格,才能制作出好的標題。
參考文獻:
[1]何靜.高職學報論文標題的用辭及規范化初探[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6):119-200.
[2]陳艷紅,史生榮.科技論文標題的編輯制作[J].編輯學報,1995(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