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積極貫徹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決策部署,采用多媒體立體出版形式,著眼于經濟轉型升級大課題,以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商圈30多年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四次轉型升級的傳奇發展歷程為點,展現了現代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大潮奔涌的場面。
本項目以自然時間為敘述線索,通過華強北30多年發展的前后
對比和親歷者的細致描述,生動展顯華強北初創、摸索、成型、發展、困境、突破、轉型、再開拓的篳路藍縷,從粗放的來料加工到全世界消費電子產品的集散地和技術創新的中心,從初級的零配件供應到國際“創客”“眾籌”“企業孵化器”的扎根并迅猛發展,通過深入總結華強北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發展路徑,對當代中國創意產業的發展具有很強的引領作用和樣板意義。
華強北是深圳甚至中國改革開放的實驗田、晴雨表、示范區。其每一次關鍵的蛻變背后都有著深刻的矛盾推動力,這為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等重大問題探尋了值得借鑒的發展規律: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是轉型升級的突破口;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合理利用國家政策,不將觀念禁錮于體制慣性;不滿足小富即安的溫床思想,敢于用壯士斷腕的勇氣向高附加值、具有未來延展性的產業發起挑戰。
本項目以一種歷史的寬闊視野和恢弘壯大的藝術風格將華強北人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對于正在面臨轉型升級壓力,尋找創新途徑的中國產業和經濟創新具有很強的激勵作用:那就是面對問題、主動求變的通達態度和面對需求、勇于突破的創新精神,一方面開眼看世界,主動拿來外部環境中可以借鑒的先進模式為我所用,另一方面積極尋找需求和解決這個需求的出口,為產業的正確轉型找到恰當的升級方向。
編輯在作者提供的大量原創素材的基礎上,選擇通過數字壓縮技術使網絡傳輸系統兼容了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傳統媒體的傳播手段,為傳播渠道的多元化建立了基礎支撐,拓展了主題出版的傳播寬度,靈活了傳播形式。
在編輯的引導下,作者采用多臺電影機超高清多角度同步拍攝,后期應用最新壓縮數字技術做到還原保真,細節保留完整,使畫質無論是清晰度、銳度,還是色散度、解析度、色彩純度等方面都達到很高質量。實現了網絡傳輸高保真的呈現,適用于不同傳播平臺,達到不受時間、地域限制,多種形式并存的效果,具有儲存量大、高效、快速、高質量傳播的特點。
編輯在本項目的設計理念上立足多媒體融合,針對不同受眾提供差異化表現形式,其中既有電子出版物視頻+電子書,又有適用于網絡傳播的數字影像壓縮形式。線下出版,充分利用傳統圖書終端和黨政系統渠道推廣,滿足單位或機關群體性學習需要;線上傳播,為了擴大主題出版物的受眾面,將內容數字版在優酷、騰訊、搜狐、鳳凰、土豆、新浪、樂視網、迅雷、暴風影音、網易、央視網、風行網、酷6等10多家視頻網站同步推出,為年輕個體獲得信息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在充分的市場調查基礎上,編輯通過將電子出版物、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多個平臺有效結合起來,實現內容共享,集中處理,同步線上線下發布,然后經由不同的平臺傳播給受眾,取得急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1.互聯網應用:利用網絡受眾面廣、傳播迅速的特點,將數字版在優酷、騰訊、搜狐、鳳凰、土豆、新浪、樂視網、迅雷、暴風影音、網易、央視網、風行網、酷6等10多家視頻網站同步推出,極大地拓寬了主題出版的受眾面,在關心國家經濟前途命運的年輕受眾中引發了強烈共鳴,截止到目前,該項目的數字版在網上點播量已突破了700多萬次,充分體現媒體融合方式在主題出版傳播中的優勢。
2.線下出版:以電子出版物視頻(MP4)+電子書的形式出版,適應機關、單位群體性學習需求。
3.平臺推廣:以影像形式,在深圳、武漢、蘇州、溫州、廈門、汕頭、長沙、西安等10余家城市電視臺及40余家城市聯合網絡電視臺(CUТV.соm、城市網)播出,滿足以傳統終端為主要信息接收方式人群的需要。
該項目充分體現了媒體融合方式在主題出版傳播中的優勢,截至目前,該項目網絡點擊量已經超過了700多萬次,極大地拓寬了主題出版物的有效傳播路徑,實現了主旋律內容在網絡高效傳播方面的成功嘗試。總之,該項目是傳統出版單位在如何應用媒體融合理念加強主題出版物傳播方面的創新嘗試。
參考文獻:
[1]王剛,張福利.互現網時代出版產業鏈結合模式探析[J].新聞前哨,2015(4).
[2]楊振武.融合發展是媒體必須打贏的硬仗[N].人民日報,2014-05-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