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指手工制作者對創作的產品進行精心雕琢、追求完美無瑕疵的行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工匠精神”逐漸被引用到各行業中,成為品質提升的代名詞。黨報是黨和政府弘揚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宣傳國家最新政治方針的主要媒介,彰顯我國民族精神和意識,這就要求黨報編輯要具備優秀的工匠精神,對黨報新聞質量進行精益求精,發行大眾普遍關注的新聞內容,緊密聯系時代發展特色,本文主要闡述培育黨報編輯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徑,指出工匠精神在黨報編輯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從根本上提高黨報編輯的綜合素質和水平,為我國黨報事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信息傳播途徑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信息質量也參差不齊,嚴重干擾大眾接收真實的信息。黨報是由黨領導組織和發行的,是我國最具權威性的報紙發行中心,新時代下,各種信息傳播途徑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黨報想要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需要不斷提高黨報質量,發行觀眾喜聞樂見的黨報形式,這就要求黨報編輯者要能夠從眾多的信息中挑選出具有價值性的新聞,充分發揮工匠精神。傳統意義上的“工匠精神”是指匠人在制作工藝品時對質量和品質完美的追求,賦予工藝品藝術和生命力的表現,如今工匠精神已經成為品質追求的代名詞,適用于各個行業和領域,黨報作為我國信息傳遞重要媒介,更加要樹立工匠精神,將工匠精神運用到黨報編輯中,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新時期下,黨報需要肩負起更加重要的時代職責,即高舉時代旗幟、引領輿論導向、服務社會大眾、構建和諧社會。”因此編輯作為黨報的核心人物,需要樹立正確的工匠意識,將發行有內涵、有深度、有品質的黨報作為自身職責,不斷提高自身建設和發展水平,精心雕琢每一則新聞,真實的反映社會根本現象,維護廣大人們群眾的利益,為我國和諧社會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創新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精神和力量,一個國家只有具備創新能力,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從整體上提高國家的綜合國立。黨報是新聞傳播的重要媒介,一份優秀的黨報能夠反映國家最新的政策方針,向大眾傳遞正確、科學、和諧理念,推動國民綜合素質的提升,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新聞的真實性和實效性,要求黨報在進行新聞編輯時,要做好基礎工作,即新聞內容要做到語句通順,用詞恰當,這也是工匠精神基本的表現。同時由于黨報區別與普通新聞媒體,其是黨和國家精神意志的體現,是黨和人民群眾溝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因此黨報編輯更加需要追求黨報的質量,提高黨報的內涵和深度,創作出符合人們大眾需求的內容,因此黨報編輯要時刻遵守工匠精神,在基礎黨報編輯方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改革,如新聞排版設計、新聞標題創作、新聞語言運用等,將時代精神和時代發展特色融入到黨報編輯工作中,進而起到弘揚和傳播我國優秀文化的重要作用。
新聞媒體具有引導社會輿論的積極作用,對閱讀者的影響較為深刻,這就要求新聞媒體人要恪守自身的職業道德和底線,不傳播、不發布虛假信息,追求新聞的真實性,致力于向大眾還原事件的真相,因此從實際出發,向大眾傳遞真實的新聞信息是每一個編輯者的基本職業道德和操守,也是編輯行業工匠精神的具體表現。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的傳播途徑更加廣泛,各種虛假信息、小道消息的出現,嚴重影響和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甚至會引起社會恐慌,如2011年的“鹽荒”事件,造成全國各地出現鹽脫銷的局面,不利于社會和諧穩定發展。黨報是我國最具權威性和專業性的報紙之一,需要向社會大眾傳遞先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社會正確的輿論走向,為此作為黨報編輯者,需要主動承擔起新聞傳遞的職責,提高自身的時代使命感,在新聞報道中要敢于“講真話,敘真事”,從根本上維護廣大群眾的知情權,弘揚和傳播我國優秀文化,提升國民綜合素質,將工匠精神貫徹和落實到每一次黨報編輯中。
黨報是反映時代精神、傳遞時代文化的重要信息傳播途徑,編輯是黨報工作的核心和中堅力量,對黨報新聞的發布有著重要的選擇權和決策權,編輯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對黨報的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力,為此從工匠精神的角度培養和提升黨報編輯的綜合能力,不僅能夠打造精品黨報,向大眾傳遞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提高黨報在現代傳媒中的地位,還能夠有效激發大眾的政治意識,引導社會大眾有序的參與政治活動,充分發揮黨報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宣傳和弘揚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欒學東,趙玉山.新時代呼喚編輯工匠精神的回歸[J].中國編輯,2017(12).
[2]李海中,左健.編輯工匠精神的當代闡釋[J].出版科學,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