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 亮
(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4)
物資管理是每個企業都要面臨的一個管理問題,尤其是對于工程建設項目來說,加強物資管理更成為一種挑戰。對物資進行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的管理不但可以控制消耗,減少浪費,還可以提高低值易耗品的利用率,能夠直接降低項目建設的運行成本。然而,由于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項目中所需要用到的物資具有單價低、種類多、數量大等特點,尚未引起重視。物資管理工作瑣碎繁雜,是一項不容易做好的工作。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通過加強物資管理,合理地組織采購、存儲、使用物資,對于促進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提高水利水電工程的社會效益,降低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成本,加強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資金周轉,提高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工程物資采購過程中,需要更多地進行市場調研。市場的價格以及國際形勢發生變化,使得物資的采購資金非常龐大,一旦因調查不清晰而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嚴重的。一些采購人員會出現報高價、做假賬、以次充好等,使公司蒙受巨大的損失,對于工程的質量來講也會存在很大的問題。當前的采購模式五花八門,如網購等。與此同時,與采購的有關方面的條款不夠完善,針對于責任人的個人問題模糊不清等使得一些人員渾水摸魚,給公司的利益造成了極大損害。
領導和員工在對水利水電工程成本管理的認識和理解上存在很大分歧,尤其是在實際操作問題上,一線員工只關心具體的實施,而對成本管理的貫徹力不夠,大多數項目部沒有工程的預算和計劃,都是邊干邊算,項目部的工程預算員與財務、物資、合同、計劃統計等相關部門工作脫節,缺乏溝通,預結算工作在成本管理中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
當前,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對物資成本的預算和核算還停留在理論階段,沒有具體落實到各個工程項目中,項目沒有階段性物資成本分析,沒有分部分項物資成本分析,沒有物資采購成本與物資預算成本、計劃成本的比較,物資成本管理還局限在形式上。由上述可見,目前的水利水電工程物資管理的弊端主要源于人員之間的素質差異、管理理念的滯后等,因此,將精準物流管理的思想理論應用到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物資成本管理中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1)編制采購計劃。
根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計劃所需的材料編制相應的物資采購計劃,需要了解工程的實際施工進度、材料庫存、設計數量和當地的天氣、地理、運輸運力等信息,制定出切合實際情況的、合理的物資采購計劃,報主管領導批準,在采購計劃需要變更時仍需主管領導批準方可執行。水利水電工程局要加大力度堅決貫徹執行集中歸口管理、按需采購的原則,即集中物力財力,由局物資采購部門(物設部)統一管理。企業編制物資供應計劃的主要內容有:確定各種物資的需用量;確定期初庫存量和期末儲備量;確定物資供應量等。物資需用量是指企業在計劃期內為滿足生產經營活動的各方面需要而應消耗的物資數量,它不僅包括基本生產的需要,也包括輔助生產、新產品試制、技術革新以及其它各種需要。物資需用量的確定是按照每一類物資、每一種具體規格分別計算的。計算期初庫存量和期末儲備量因生產任務和供應條件變化而往往不相等,因而盡管物資需用量不變,但供應的物資數量卻要發生相應的增減。當計劃期初庫存量大于計劃期末儲備量時,所供應的物資數量即可減少,反之則要增加物資供應量。盡量確定精準的物資采購量,工業企業的物資計劃采購量的計算公式為:物資采購量=物資的需用量+期末儲備量-期初庫存量-企業內部可利用的資源(企業內部可利用的資源是指企業進行改制、回收、代用和修舊利廢的物資數量,這是一部分不可忽視的資源)。物資供應計劃的編制是計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產計劃得以實現的物資保證。
(2)采購方式的確定。
依據批準的物資采購計劃,由物資部門執行具體的采購任務,理順采購渠道,對供應單位按整合體系管理的要求進行實地考察,采購按照“貨比三家”的原則,提供詳細的廠家和價格信息,還可以采用互聯網等現代化通訊手段及時獲得國內各地區建筑材料的價格信息資料,并將其整理和存檔,以備快速對各個廠家進行對比分析,還要對廠家的法人資格、資金能力、企業性質、商業信譽、履約能力、服務質量等進行調查、評價,選購質量好、價格低的廠家予以簽約,確定以國有大中型企業為進貨主渠道,輔以集體、私營、個體作補充的采購原則,直接進貨,降低工程建設的成本。堅持從廠家訂貨,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直接進貨,減少資金占用,避免材料積壓,體現集中歸口采購與管理的優勢,降低材料成本。
精準物流管理思想下的成本管理強調團隊精神,要求領導和員工達成思想意識上的一致,每一個成員都是成本形成的主體,團隊要逐步去影響和促使員工責任感的形成,從而促使員工主動去尋求節約成本的新途徑。對員工的工作質量和成本消耗及時進行評價和獎勵,讓員工樹立起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從而保證各個團隊在任務實施中成本控制的正常運作。因此,需要對傳統的項目組織體系進行改革,創建新型的項目組織體系是實施精準物流的基本保證。根據工程項目成本任務的分解,設置必要的組織機構,明確每個組織部門的責任和工作內容及范圍,消除不必要的組織,將人力資源重新優化組合。
傳統的、手工式的物資成本管理模式直接影響精準物流的準時化原則。通過建立物資成本管理的網絡信息平臺,及時收集和反饋信息,實時反映物資的現場動態平衡與物資場外的動態流通,讓不同的組織部門、團隊、用戶等在第一時間得到各自需求的信息,從而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目前,一些大型企業已建立了自己的內部管理信息網絡系統,然而,其大多局限在物資出入數量的總核算、物資預算價與采購價的總數核算,而對物資在分部分項工程項目價格及出入數量的成本核算基本上是不做的,因此,網絡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建立必須結合本企業的具體情況量身訂做,在精準物流管理的思想指導下,將每個執行項目任務組織的物資成本核算做到分部分項工程,使物資的計劃價格及數量、實際采購價格及數量、實際使用數量、實際回收數量通過成本控制系統實現與生產同步動態顯示,使生產任務的監督與評價同步進行,從而促進員工的團隊榮譽感及責任感,激發員工工作的主動性和熱情,保證精準物流管理的正常實施。
精準物流管理對任務團隊的責任要求每個員工都能對組織的要求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但目前水利水電行業低素質的員工還占到很大的比例,因此,對員工職業素質的培訓、職業技能提高的培訓是每個水利水電工程企業不容忽視的課題。所以,必須逐步把精準物流管理的理念在全社會范圍內、尤其是工程建設單位加以推廣,滲透性地影響員工,促使員工對主動提升素質的意識日益增強。
綜上所述,水利水電工程物資管理的優化措施既能控制消耗,減少浪費,還可以提高低值易耗品的利用率,能夠直接降低項目建設的運行成本,通過經濟、行政、技術等手段降低工程物資成本,保證工程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