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蓮 楊晨晨 常軍民
[本文系中國高??萍计诳芯繒?016年民族類高校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研究計劃(MGKJQY1616)]
科技期刊不僅僅是一個地方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要動力,同時也是我國出版事業的關鍵子系統。一個地區科技期刊水平的高低不僅僅反映該地的科技、經濟發展水平,同時也可以代表該地自主創新水平。現階段我國社會飛速發展,全球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科技期刊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可以不斷推動我國知識創新能力,同時也是“科教興國”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共有27種,占新疆公開出版發行的科技期刊的44.26%。分析發現,現階段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嚴重影響到新疆部分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在此,本文選擇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現狀及發展策略這一課題進行初步研究。
與其他國家與地區相比,我國科技期刊的起步較晚,隨著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目前我國科技期刊約有5000種。新疆現有科技期刊共61種,其中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27種,占新疆公開出版發行的科技期刊的44.26%,其中,維吾爾文有18種,哈薩克文8種,蒙古文1種[1]?!缎陆r業科技》創刊最早,創始于1959年;《農村科技》發行量最大,每年均在1.2萬份以上。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絕大部分科技期刊在改革開放之后創刊,雖然整體創刊時間較晚,但是整體發展水平十分迅速,規模不斷增大,這為新疆地區的經濟、科技以及文化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在每屆的新疆期刊獎評比中,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獲獎率在10%左右。在1999年新疆期刊獎獲獎的7個科技期刊中,有3個是少數民族文種期刊,一共有20個期刊獲獎,所占比例為15%;在2006年新疆期刊獎獲獎的7個科技期刊中,有3個是少數民族文種期刊,一共有25個期刊獲獎,所占比例為12%;2015年,有兩個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榮獲新疆期刊獎,獲獎比例為10.5%。在2001年,維吾爾文版的《干旱區地理》被選入中國期刊方陣,被評為“雙效期刊”,同時這一期刊與《干旱區研究》已在國外發行[2]。
在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人口較少、語種多以及出版市場小等問題,這些問題影響到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的整體質量。
現階段,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主要是由企事業單位主辦,因此,自我服務的意識較強,部分科技期刊主要服務于本單位科研人員,甚至有些科技期刊已成為該單位的???。雖然有部分期刊一直堅持辦刊宗旨,但是對于宗旨的概念以及理解不全面。從總體上講,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整體質量較差,發行量不大,在每屆新疆期刊獎評比中,獲獎的期刊所占比例不高。除此之外,現階段,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幾乎未加入國內、國際數據庫,這極大制約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從而導致期刊發展水平滯后。
辦刊資金投入不夠是現階段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缺乏發展動力的關鍵因素。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體制的發展以及讀者喜好的改變,人們對科技期刊的印刷要求提高,這導致辦刊成本上升。分析發現,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主要是由相關財政部門撥款,每年期刊的經費在5萬元左右,除去其他費用的繳納,資金所剩不多,大部分科技期刊勉強維持經營。自2011年以來,我國各項期刊改革政策的出臺以及實施,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辦刊經費不再單獨列支,由于工作人員的工資上浮幅度較大,導致辦刊經費不斷減少[3]。同時,相關編輯人員對于約稿不甚主動,很少參加相關學術論壇,大部分期刊的稿源主要依賴自由來稿,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期刊出版發行質量。
由于辦刊經費普遍不足,對寫稿人員的稿酬也有一定的影響。通過分析發現,現階段,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學術類稿費在20元~30元/千字,翻譯類在20元/千字。稿費普遍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來稿人員的積極性[4]。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單位為增加收益而采取裁減人員、減少辦刊經費投入等措施,甚至部分辦刊單位提出“創收”相關指標。在此背景下,編輯部工作人員為了達成相關質量,不得不采取各種方法,例如,為了節省支出,部分期刊采用小號字進行排版,使用劣質紙張進行印刷;為了增加收益,部分期刊采用收取高額的版面費等方法[5]。
隨著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相關信息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對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發展提出更高要求。然而現階段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仍存在編輯部建設不完善,管理方法老舊等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編輯部建設不完善。現階段,新疆少數民族科技期刊編輯部力量較為薄弱,甚至有部分期刊將編輯部作為工作人員下崗或是退休的過渡所。部分管理人員認為只要能夠懂得一些少數民族語文寫作常識、編輯規范就可以進行編輯方面的工作,不得不說這一看法是錯誤的。編輯工作在科技期刊發展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稿件質量與編輯水平是決定期刊質量的根本原因。因此,在進行少數民族科技期刊編輯部工作人員選拔過程中應該選拔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或是學者,如若不然期刊質量無法得到保障。二是軟件設施建設不完善,不重視網絡技術的利用?,F階段,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已采用文字處理軟件進行編排,但投稿模式多為紙質投稿,或是采用電子郵箱投稿,沒有采用遠程投稿系統,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優秀稿源的增加,影響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的整體質量。除此之外,部分期刊審查人員對稿件也未采用學術不端行為檢測,導致稿件魚龍混雜,以及相關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產生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相應的軟件,軟件開發商在進行相關軟件研發過程中多是針對中文,忽視了少數民族文種期刊的情況。隨著現階段相關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相關互聯網技術已經開始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6]。在這樣信息化的環境中,采用傳統期刊管理方法的少數民族科技期刊弊端日益暴露,無法適應現階段的發展,因此必須尋求新型管理模式,進而不斷提高其發展水平[7]。
隨著近年來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的快速發展,目前,大部分科技期刊已經形成專業素質較高、責任心強、具有奉獻精神的工作隊伍。但是不少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相關工作人員的價值觀受到一定的社會影響,出現功利性傾向。同時,無論是從待遇或是從社會地位方面考慮,包括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的工作人員要比一般研究人員要差,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工作人員不甘于這一崗位,進而導致工作人員整體結構不穩定,骨干型人才流失較為嚴重。
由于受職稱評定、科研評價因素等影響,導致少數民族文種期刊的投稿量不足,尤其缺乏優質稿源。目前,在新疆,大多單位的職稱評定和科研部門對發表在少數民族文種期刊上的論文不予承認,而僅認定發表在中文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上的論文。這一現狀導致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的發展受到極大影響,致使其今后的生存和發展也面臨巨大挑戰。除此之外,我們還發現,由于少數民族文種期刊的受眾較少,每期期刊的發行量較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少數民族文種期刊的發展。
為進一步促進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的健康發展,在此結合其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相關策略。
民族文字出版事業的健康發展在整個少數民族發展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民族文字出版,可以進一步滿足少數民族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我國社會穩定并抵制反動分裂勢力的抬頭。新疆是一個多種民族聚集的地方,因此,發展少數民族文種期刊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問題,更應該是一個政治范疇的問題。新疆地方政府要從政治高度積極扶持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的發展,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堅持實行“走出去”策略。為進一步提高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的發展水平,相關政府部門應該充分結合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的實際情況以及發展特點,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積極調研,并不斷加強其改革力度,充分整合民族出版資源,出臺相關“走出去”政策。鼓勵少數民族文種期刊積極加入相關有知名度的數據庫,進而不斷擴大其影響力;二是相關政府部門制定出臺優惠稅收政策。目前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例如新疆部分地區經濟文化水平限制或是民族眾多、語種多等,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一些阻礙,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受眾少、相關期刊發行渠道不順暢以及期刊行業整體質量低下等。加之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起步晚,從總體上來說,發展并不成熟,在此背景下,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在進行日常運營過程中,其他期刊可以向《干旱區地理》學習借鑒,采用非營利機構的管理模式[8],同時結合政府出臺相關優惠稅收政策,將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劃分為非營利機構進行管理,不斷推進新疆地區科技事業全面發展。
在支持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發展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對所有期刊進行認真分析,積極掌握科技期刊的情況,選擇質量較高的科技期刊進行重點扶持,積極構建精品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進一步擴大其在我國的影響力。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在每屆的新疆期刊獎評比中,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獲獎率在10%左右,但是在國家期刊獎評比中,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很少獲獎,這說明在新疆地區缺乏精品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在我國中央政府不斷出臺扶持新疆政策的背景下,相關工作人員應該積極抓住有利時機,爭取更多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發展的優惠政策。為了進一步推進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的發展,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在評選的過程中應該以擇重、擇優為原則,將按需支持為主要措施,適當向西部尤其是新疆傾斜,從而鼓勵質量較高、發展較為成熟的少數民族文種精品期刊的產生,進而不斷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期刊質量,可以從其他優秀的中文科技期刊上選取一些論文,在征得作者本人同意后,翻譯并刊載在少數民族文種期刊上,從而為相應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學習。
期刊編輯人員專業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期刊水平以及質量,為了進一步提高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發展水平,應不斷提高編輯人員的專業能力,其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定期進行編輯基礎知識與技巧的培訓。目前,相關部門采取過一些措施,如定期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涉及編輯法規,很少涉及編輯基礎知識以及技巧,因此,再次進行培訓時應重視編輯基礎知識以及技巧方面的知識。今后所有編輯人員都應該持證上崗,管理部門應積極進行檢查;二是進行業務培訓。在期刊編輯部對所有編輯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同時組織“一幫一帶”活動[9],讓經驗豐富的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編輯人員傳授技巧,促進年輕編輯人員專業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還可以開展相關計算機培訓工作,提高編輯效率;三是組織各種形式的進修活動。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單位應該重視多種形式進修活動的開展,積極支持編輯人員更新知識,例如系統管理、信息技術應用以及外語等。鼓勵編輯人員走出編輯部,參加各種學術論壇,全方位把握相關領域最新研究。
各級政府應加大對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的投資力度,進而改善收取高額版面費等現象,同時應積極引進骨干型人才,構建穩定的工作團隊。其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加大投資力度。根據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單位實際情況以及需求加大對其軟、硬件的建設。二是創建優秀期刊作品展示平臺。政府相關部門應建立優秀期刊作品展示平臺,向全國推送少數民族文種的優秀科技期刊,增強其影響力。三是完善工作人員績效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期刊管理部門應重視績效管理制度的完善,將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表現與工資掛鉤,提高工作人員的待遇與社會地位,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四是加大骨干型人才的引進力度。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單位應與相關高校進行合作,積極引進高素質人才,同時,提高工作待遇,進而留住人才。除此之外,積極與相應的軟件開發商溝通合作,結合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的現狀,積極開發相應的軟件,進一步促進期刊發展水平的提高。
綜上所述,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整體發展狀態較好,發展速度較快,但其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服務意識較為局限、資金投入不足、編輯部建設不完善,管理方法老舊以及工作人員整體結構不穩定等,為進一步提高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的發展水平,本文結合其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而提出政府積極支持新疆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的發展、積極構建精品少數民族文種科技期刊、提高編輯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及加大投資力度、引進骨干型人才等策略,希望能夠不斷提高其發展水平,進而推動新疆科技事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塔世根·加帕爾,艾麗曼·吐爾遜,買買提艾力·阿不都外力.新疆少數民族文字科技期刊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3):348-351.
[2]蘇青,游蘇寧,周文輝,等.中國科技期刊現狀分析研究[J].科技導報,2006(6):76-78,80.
[3]周慶生.市場經濟條件下少數民族文字圖書出版狀況報告[J].民族學刊,2010(1):88-94.
[4]塔世根·加帕爾,買買提艾力·阿不都外力,艾麗曼·吐爾遜.淺析新疆民文科技期刊的發展對策[J].新疆新聞出版,2011(5):63-65.
[5]吐爾根·依布拉音,袁保社.新疆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信息處理研究與應用[J].中文信息學報,2011(6):149-156.
[6]沈薈,王學成.新媒體人際傳播的議題、理論與方法選擇——以美國三大傳播學期刊為樣本的分析[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5(12):81-100,128.
[7]菅志翔.建國后的新疆研究狀況分析報告[J].西北民族研究,2013(1):127-146.
[8]吐爾根·依布拉音,袁保社.新疆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信息處理研究與應用[J].中文信息學報,2011(6):149-156.
[9]佟加·慶夫.新疆少數民族文字軟件研發應用狀況與發展建議[J].語言與翻譯,2003(1):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