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芳
隨著以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出版產業與數字技術的結合越發緊密,知識服務已成為出版轉型的趨勢和發展方向。
知識服務是根據用戶需求為專業領域的從業或相關工作人員提供系統的、權威的、精準的內容方面服務。在互聯網時代,用戶已經不僅僅滿足于紙質出版的被動服務形態,而更希望出版機構能夠根據自身需求提供定向、定制、精準、即時的主動服務。要求知識服務提供者需具備高度專業化的知識儲備,并能夠根據問題和問題環境,為用戶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2017年中國內容付費專題研究報告》指出,用戶對專業資料更具有付費傾向。在互聯網各大垂直領域中,專業知識將是內容付費的主要動力之一。用戶更愿為專業化、垂直化內容埋單,垂直化、細分化正成為知識付費領域的發展趨勢。這成為專業出版機構知識信息服務轉型的重要契機。
知識服務是針對用戶的專業需要,將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目的,對有關的知識進行篩選、收集、存儲、傳輸及分析研究并且得以使用的一項較高水平的智力工作。知識服務本質就是把相對有用的信息傳遞的需要的人的手中,解決人們遇到的問題。專業出版社是專業領域的內容資源的聚集地,依托和隸屬不同行業,在其專業出版領域擁有獨有的專業優勢、密不可分的行業聯系,了解行業現狀,關注行業發展動態及未來趨勢,其主要特點是內容和讀者對象的專業程度高,市場細分程度高,營銷對象明確,出版內容隨著學術研究和專業知識的發展而不斷積累,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品牌影響。
知識服務由“知識”和“服務”兩部分組成,知識是根本,服務是關鍵。專業出版社在“知識”和“服務”層面均具備一定的優勢。
專業領域知識服務需要以大量優質的專業化知識資源專家資源為基礎,并具備采集、加工和管理知識的能力,以及不斷豐富和拓展知識內容的能力。
專業出版機構在知識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儲備了大量內容資源,經過多年的發展專業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專業類書刊,沉淀大量專業領域的知識資源,擁有豐富、權威專業內容資源,并且有些出版社建立了內容管理系統,對加工后的存量數字資源進行分門別類的管理,為內容的二次利用提供了便利;二是具備穩定的專業類作者資源,專業類作者大多是該專業的從業人員或專家,經過長期出版合作建立的良好的內容合作模式,能夠源源不斷對內容資源進行補充完善并能夠為出版社提供專業咨詢甚至智力支持;三是具有專業編校力量,多年來出版社培養了大批編對人員,他們大多具備專業背景,了解行業知識和行業需求,能夠精準判斷和處理知識信息,具備對專業知識進行加工、分類、整理把內容資源轉化為知識的能力。
專業出版機構在專業知識資源積累和知識資源增量更新方面具備天然的優勢。擁有雄厚的、精準的、優質的內容資源,便于積極拓展知識服務業務,為專業領域的用戶提供更具權威性、科學性、系統性的知識服務,對接行業用戶深層需求。
服務主要是挖掘用戶需求,提供有效的幫助。這就需要服務的提供者明確用戶在哪里,用戶的需求是什么,用戶需要什么形式的服務。知識是相對的,把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有需要的人,就形成了知識。知識服務的本質就是把用戶需要的知識以合適的方式及時準確的傳遞到用戶手中,做到“個性服務”“按需服務”“精準服務”。
專業出版社大多與其所在行業緊密聯系,堅持為行業發展服務是專業出版社的重要特征。專業出版社特點是專業性強、讀者相對固定。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積累,專業出版社聚集龐大且穩定的讀者群體,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市場銷售渠道和網絡,可以快速準確地定位目標用戶,并能夠充分地了解和挖掘到用戶的需求,有大量的專業編校力量可以對用戶的需求做出快速響應。
近年來出版社也在不斷深挖用戶需求,調整圖書出版的內容方向,逐步在深入用戶需求,并提供內容的增值服務,以適應用戶的不同需求,如中國電力出版社近幾年出版的《供電服務崗位知識題庫》《職業技能鑒定指導書 繼電保護》《地方電廠崗位運行培訓教材 電氣運行》《繼電保護培訓題庫》《無師自通 電工基礎知識電工入門》《材料員必讀》《變電設備在線監測與故障診斷》《電力安規考試一點通APP》等有針對性的選題和增值服務,對專業和用戶進行了細分,立足解決用戶實際問題,并在圖書的基礎上增加與圖書內容項匹配的多媒體內容增值服務,提高圖書的可讀性,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
專業出版社在發展知識服務在專業內容積累、專家資源、用戶服務等方面有先天的優勢,但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專業出版社發展知識服務還有許多亟須努力的方面。
出版轉型理念先行,要轉變傳統出版固有的思維模式,借鑒互聯網公司發展理念完成由內容提供商道到知識服務商,由出版圖書到提供知識服務要的轉變,從“內容為王”到“服務為王”思路的轉變。知識是根本,服務是關鍵,互聯網為依托,建立出版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理念,在推動“互聯網+內容”的進程中,找到出版社的位置,來確定傳統出版業轉型升級的路徑。
用戶需求是知識服務工作存在和發展的前提,一本書“包打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內容產業已經由“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用戶在交易中擁有更多的主動權,越來越突出個性化需求,專業出版社應轉變思路,主動挖掘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建立不同的服務模式。首先要考慮提供的知識服務是否匹配用戶的真正需求。為用戶的提供的知識是否解決用戶實際遇到問題,提供的“知識”是否轉化為用戶的解決問題的“技能”。其次還要建立多元化服務模式。專業出版機構在知識服務領域的業務拓展除了開發自身資源的內容服務業務以外,還應該探索多元化服務模式借鑒問答、知識顧問服務和研究咨詢等業務探索多元化服務模式。
出版業的核心價值體現在內容上,專業出版更是如此,出版社應充分發揮存量內容資源優勢,立足于自身資源的積累,盤活存量資源。歷年出版的書刊資源內容豐富,但對于知識服務需要的海量數據還是相對單薄,出版社建立知識資源除了關注本社存量資源的同時還拓展內容采集的渠道,還應注意對專家資源,行業數據以及互聯網資源的收集整理對已有內容資源進行補充,完善知識體系和知識內容。知識的積累是動態的持續的過程要做到知識的實時更新,加強內部資源的知識資源、行業資源和外部資源整合。
知識服務是內容和技術相結合的產業,內容是根本技術為支撐,尤其是在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情況下,出版社在注重內容的同時努力彌補對技術的先天不足,主動搭乘技術的順風車,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等新興技術,努力發展“互聯網+知識+服務”的模式,以適應新形勢新需要。
建立知識服務的生態,建立“知識消費者”即是“知識生產者”的運營理理念,知識服務是動態的過程,知識的產生也是動態的過程,出版社在重視平臺開發和產品設計的同時也要注重建立良好的運營模式,發揮用戶的積極性,一方面鼓勵廣大用戶在使用知識內容資源的同時積極參與知識生產共同投身到知識內容的建設,建立專業領域知識內容資源的內循環。另一方面注重收集用戶行為分析,以用戶數據指導平臺知識內容的補充和產品的設計開發。
專業出版社是領域內權威內容的發布機構,堅持為行業發展服務是專業出版社的重要特征,專業出版社大多與其所在行業緊密聯系。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積累,專業出版社匯聚了專業出版社經過多年的經營在行業內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依托傳統出版社已建立起來的品牌和營銷網絡,推廣專業領域知識服務,可以快速地把優質產品大范圍、定位精準地推向市場,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用戶,實現服務的對接。為出版社轉型知識服務進入市場和打開銷路奠定了良好基礎。
隨著以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出版產業與數字技術的結合越發緊密。連接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構建起知識服務的各類信息資源庫,并基于互聯網提供知識信息服務,這是專業出版社轉型發展的關鍵。專業類出版社發展行業領域知識服務具備行業優勢,同時有一定的資源、用戶積累。但在觀念、技術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在充分利用優勢資源的同時也應該正視短板,轉變傳統出版的思維模式,借鑒新理念、新技術打造行業領域知識服務。
【參考文獻】
[1]高培.專業出版社如何實現知識服務轉型[J].出版廣角,2017(20):39-42.
[2]高少華.知識付費成互聯網新風口 垂直細分領域正在崛起[EB/OL].[2017-10-26].http://news.xinhuanet.com/yuqing/2017-10/26/c_129726811.htm.
[3]李霞,樊治平,馮博.知識服務的概念、特征與模式[J].情報科學,2007(10):1584-1587.
[4]姜軍.后轉制時期專業出版社出版業務競爭戰略問題研究[J].科技與出版.2013(2):32-34.
[5]劉九如.專業出版的知識信息服務轉型[EB/OL].[2017-06-26].http://www.chinaxwcb.com/2017-06/26/content_357405.htm.
[6]馮杰.敦刻爾克之后,諾曼底在哪里——探索傳統出版轉型升級之路[J].科技與出版,2017(9):29-32.
[7]周敏,閆佳琦.學術期刊知識服務轉型的模式與內容思考[J].科技與出版,2017(8):97-102.
[10]李明理.從知識管理到知識服務:學術信息數據庫的發展轉型[J].情報資料工作,2014(2):68-71.
[11]郭欣.科技期刊的網絡化轉型之路[J].科技與出版,2015(4):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