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富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新聞中心
根據歷史的發展經驗來看,新聞傳播行業未來的發展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持。新聞傳播途徑的開拓和創新無法脫離大數據而存在,與此同時,只有在充分掌握新聞受眾的使用數據的前提下,才能全面了解和認識新聞受眾對于新聞信息的感知度。在此背景下,筆者決定以相關信息為基礎,來對我國現階段的新聞傳播所面臨的挑戰和困難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可行性較強的解決方案,為我國新聞傳播的發展提供一些具有科研價值的貢獻。
近年來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給傳統媒體帶來了非常大的沖擊,傳統媒體行業的前景越來越暗淡。與此同時,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原有的弊端變得更加突出。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傳統媒體時效性的局限。眾所周知,新媒體的網絡特性使得其不會受到失效性的局限,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將新聞信息傳遞到用戶那里。而快餐時代,用戶對于新聞時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相較于新媒體而言,傳統媒體所能夠承載的信息量也有著較大的弱勢。這就導致了傳統媒體的受眾逐漸變窄,現只集中于中老年群體這些對網絡接受度較小的受眾群體。因此,傳統媒體的變革已經勢在必行。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需要從數據建設方面進行著手,變革傳統的數據理念,拓寬受眾群體,提高受眾的忠誠度。
現階段各類信息的指數級增長,給有效利用信息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也是眾多新聞媒體所共同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何在龐大的信息流面前給用戶帶來最全面最有效的信息成為了新聞媒體在發展過程中所主要考慮的問題。這也就凸顯了數據更新的重要性,只有做到與時俱進的更新,才能夠全面把握社會信息的變更,進而精確得獲取有效信息。數據的更新也就意味著數據的開放,許多新聞媒體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對自身掌握的數據采取保密措施,使得行業內出現了許多個信息孤島,無法全面實現信息的共享互通。這種“閉關鎖國”的政策顯然不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進步,因此新聞媒體的發展進步離不開數據開放的觀念,只有開放自身的數據共享,才能夠做到與時俱進的更新社會信息,才能夠實現互贏。而數據的時效性也限制了那些只掌握自身數據的新聞媒體的發展。除此之外,新聞媒體的發展要始終以服務社會為最終目的,對自身信息的保密封閉不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所以說現階段新聞媒體的發展要在數據開放理念的指導下進行。
數據為新聞的內在變革提供了契機,同時其也成為了新聞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數據新聞的標志性特色是即時性和個性化,現階段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數據新聞對新聞行業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相關數據顯示,當前新聞傳播的媒介不再是傳統的僅僅以文字為主,而是包含音視頻、圖片等內容在內的混合媒介。從一些公眾號的發展可以看出,在傳統的文字為基礎的媒介上,增加視頻、圖片等內容能夠進一步增強內容的吸引力,提升受眾的忠誠度。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新聞傳播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方向,與此同時,其也進一步變革了新聞的生產方式。從新聞生產方式的革新來看,其影響主要存在于采集、報道以及發布等方面。
從新聞采集的角度來看,傳統的新聞采集主要依靠的是在新聞發生現場的記錄,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到現場進行攝錄。這種方案不僅造成了新聞時效性的嚴重滯后,而且會帶來大量的成本。而數據時代,新聞制作方只需要利用網絡進行搜索,就能夠獲取新聞現場大量的視頻和圖片等素材,這為新聞采集的即時性提供了可能,并且節省了許多人力物力。與此同時,大量的即時素材也進一步增強了新聞的個性化,使得其對不同的受眾有了更強的針對性。從新聞報道的方面來看,傳統的新聞報道較為單一,而大數據則進一步拓寬了新聞報道的途徑,其中發展比較成熟的有公眾號推送、頭條發布等。從新聞發布的方面來看,大數據時代使得新聞的發布能夠實現線上線下的同步,這也進一步增強了新聞的時效性。
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媒介跨界迎來了全新的發展熱潮,這也為新聞傳播提供了發展契機。新聞傳播領域應當緊跟時代發展浪潮,通過自身數據的變革,不斷充實豐富新聞內容。在未來新聞傳播的發展過程中,大數據的作用將會越來越重要。因此新聞傳播只有做到與時俱進,增強對大數據的利用,才能夠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