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洋 吉林廣播電視臺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打破了傳統媒體介質割裂的局面,這是中國新聞界的一個特色,新聞創新融合發展傳播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樹立外在形象和凝聚人心的重要方式。所以,文章就融媒體視域下民生新聞創新融合發展傳播進行分析具有現實意義。
融媒體時代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多元化的內容來源于復雜的表現形式,在傳統的新聞生產過程中,主要是集中在專業的人員手里,新聞發布也是集中在專業部門手中,各類新型傳播載體被應用到生活與生產當中,不僅為新聞采編工作提供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還豐富了新聞信息的傳播形式。在融媒體時代的比較下,帶來了一個較為突出的變化,即大量UGC的出現與應用,UGC就是指的用戶貢獻內容。這種新技術可以使得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生產者與傳播者,這種技術在媒體中以及社會其他領域中均得到了高度關注[1]。基于此,對于民生新聞的傳播發展而言,急需為自身的創新融合發展探尋出路,進而才能夠促使自身在新環境中抓住發展機遇。
第一,時效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基于融媒體環境下,以互聯網為媒介,信息的傳播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舒服,加上只能手機等設備的普及性運用,促使人們能夠隨時隨地獲取信息,民生新聞傳播的時效性隨之提升。這與傳統媒體相比而言,受眾從被動接收信息轉變為主動獲取信息,新聞資訊發展程序的簡化,讓新聞信息能夠第一時間傳遞給受眾群體。第二,互動性得以強化。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信息的互動性特點隨之凸顯,借助各種智能設備,受眾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所需信息的同時,通過發表評論等來表達自身的想法,通過互動與探討、爭議與思考,形成主流思想意見并實現對輿論的正確導向。第三,全媒體化特點凸顯。與傳統媒體單一傳播途徑相比而言,融媒體下民生新聞在傳播的過程中,可借助多種媒體途徑進行傳遞,比如微信、微博、官方APP等,大大提升了民生新聞的影響力與感召力,因此,不論是在傳播方式上,還是在傳播途徑上,民生新聞的傳播都呈現出了全媒體化的發展特點。第四,傳播主題多元化。傳統民生新聞在傳播上,同樣是以新聞媒體工作者為主,而在融媒體環境下,民生新聞的傳播呈現出了大眾化、全民參與的特點,網絡媒體為大眾提供了傳播新聞信息的平臺,每個人都可以借助網絡平臺來發布相關信息,而這一多元化主體參與形式的形成,為整個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注入了動力。
以用戶為核心,帶動各個媒體平臺的相互融合,把握微博、微信以及移動客戶端等傳播規律與未來發展趨勢,促進應用一體化以及差異化的協調統一性,也就是說將傳媒媒體和新型媒體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立體傳媒方式。在實際踐行中,基于融媒體背景下,對于民生新聞而言,要想抓住這一全新發展機遇,就需要針對自身原有傳播方式進行創新,要積極借助互聯網這一渠道,以網絡平臺為依托,來實現民生新聞的多途徑傳播,以此來提升民生新聞的影響力。同時,要注重與受眾群體的交流互動,同時網絡平臺來強化與受眾的溝通,以此來提升受眾群體對民生新聞的關注度,這也是提升民生新聞影響力的關鍵之一。此外,在民生新聞傳播載體的運用上,需要在以往報紙、電視、廣播等傳播媒介基礎上,借助網絡平臺來構建即時交流平臺,并以視頻、音頻等多種方式進行呈現,同時,要做到民生新聞的后續跟蹤報道工作,將民生新聞的實時動態進行更新,通過這一立體化傳媒方式的運用,為民生新聞的發展開辟新途徑。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信息成爆炸式增長,對于新聞媒體工作人員而言,如何抓住并滿足受眾需求,成為了行業從業者所面臨的一大挑戰。而對于民生新聞而言,在融媒體環境下,面對行業的激烈競爭形式,要想能夠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并借助融媒體環境來促進自身的發展,就需要提高對民生新聞內容的重視程度,通過對民生新聞內容的深入挖掘,來賦予新聞內容以更好的“營養價值”,在確保民生新聞內容具備專業性的同時,能夠以獨特的視角、新穎的觀點以及發人警醒、引人深思的內容,來吸引受眾群體并實現新聞的價值,進而在提高點擊率、收視率的同時,彰顯出民生新聞的社會價值。在實際踐行中,對于民生新聞工作者而言,借助融媒體平臺,針對民生新聞內容進行全面的挖掘,能夠引導受眾在全面了解事情來龍去脈的同時,促使受眾透過事件本身進行深度思考,在確保民生新聞真實性的同時,賦予民生新聞以較強的藝術性與感染力,以此來抓住受眾需求點,為民生新聞的傳播發展注入動力。
綜上,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民生新聞創新融合發展傳播要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加強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一體化融合發展,秉持用戶之上,以內容為核心,以技術為支持,突出傳統媒體和新型媒體的各自優勢,通過立體化傳媒方式的打造,為民生新聞傳播的創新融合發展提供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