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妍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普及,新媒體對高校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還改變了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與生活方式。當代大學生是用網的“主流軍”,但是,由于他們的心理不夠成熟、年齡尚小、閱歷少、知識儲備不足等因素的影響,使他們極易成為新媒體的“俘虜”,容易造成用網失控的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著他們的心理生理的健康。故此,充分重視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狀況,不斷完善新媒體資源,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成為當下迫切需要研究的課題之一。時代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唯有如此,才能借助互聯網時代的力量更上一層樓。
隨著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新媒體的不斷普及,給人們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新媒體的這些優點進行教育,使新媒體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發揮出應有的價值。比如,高校大學生可以充分借助新媒體上豐富的信息資源進行學習;因為新媒體的跨時空性,擴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面;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上來看,其自身自帶的內容很難激發大學生對它的學習興趣。從這方面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更應該把握住新媒體的隱秘性,創設開放的環境,在此基礎上,鼓勵大學生都能自如和真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育者也能夠隨時觀察到學生的想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更好地學習理論知識,借助新媒體,教育者也能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提出幫助。在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雙向性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整個教育的發展步伐。
新媒體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生活中、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新媒體既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困擾,這就需要人們正確理解和使用。新媒體時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德育和價值觀理念的引導為目標的,受益人群之一:大學生。向大學生宣揚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制訂新媒體教育方案時,一定要善于調查大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個性差異,制訂出適合學生的差異化的新媒體教育內容,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針對性提供了可能。一方面,要善于把新媒體的優勢功能發揮出來,比如,借助新媒體盡可能多地搜集多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將其融入于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當中,不斷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另一方面,還要重視傳統教育內容與新媒體教育內容的有機結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中不斷注入新鮮活力,比如適當對所學內容進行加工、處理,為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強有力依據。
新媒體時代,我們需要做的是高度重視新媒體輿論,始終堅持正確的思想價值導向,同時也要規范引導新媒體輿論,建立行之有效的新媒體輿論引導機制。比如,建立一套適合本校學生的高效的新媒體輿論監測與預警機制。新媒體上的負面信息較多,一旦出現重大的負面新聞,高校一定要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各種新媒體輿情的收集與報送工作,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及時對各種新媒體輿情的發展動向以及發展趨勢做出大膽研判,及時報送給相關人處理。其次,要建立健全新媒體輿論的及時發布制度。一旦大學生遇到各種錯誤的且有害的新媒體輿論時,高校要第一時間站出來加以引導,要始終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比如,及時發布科學正確的新媒體輿論糾正和引導學生,為幫助大學生及時杜絕由于不良思想信息對他們的毒害做出最大努力。與此同時,還要建立新媒體輿論的快速處置制度。針對新媒體上各種不良的新媒體輿論問題,要加以分析,結合新媒體輿論內容的不同,分析這些新媒體輿論可能對大學生所產生的影響情況,認真分析,最后做出最合理的分類,并及時給予處置,為大學生營造最凈化的環境資源,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新媒體,提高他們的新媒體自我教育意識,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要求,新媒體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豐富了學生的生活,拓寬了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各類新媒體平臺,比如網站、微信、微博等通訊媒體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易于接受等優點,因此,深受大學生們的喜愛。在新媒體發展的大背景下,大學生是能動的教育主體。在新媒體的沖擊下,作為當代大學生,首先自身要具備自我教育能力,要能夠正確地自我教育,主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第二,大學生要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并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第三,大學生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提高自身的媒體素質,要遵紀守法,用社會道德規范不斷約束自己的新媒體行為。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擔者與實施者,因此,一支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隊伍是必不可少的。作為知識的傳播者,高素質的教育者在傳授給大學生相應的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教他們一些為人處世之道,以期進一步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新媒體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受到了新的挑戰。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他們的思想政治狀況于個人、于國家都會產生直接影響。而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帶來機遇的同時,風險并存。新媒體對大學生乃至社會的各個方面產生重大影響。單純從發展的角度分析,新媒體對高校大學生乃至整個社會的沖擊是很難簡單估量的。大學于大學生來說是一個“小社會”,大學是我們成長的精神家園,是大學生接觸“大社會”前的一個小的實驗基地。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新媒體的不斷普及、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趨勢,當代大學生面臨的機遇、困惑、難題也越來越多。作為大學生,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積極探索、不斷創新,面對挑戰,積極迎接,超越自我。同時,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也應該以正確的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去分析新媒體,要一分為二地看待這個世界,要充分發揮新媒體資源的優勢,通過新媒體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范圍,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覺悟與道德修養。
除了以上幾點內容外,也要加大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力度,讓他們都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加強對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工作,加強新媒體法治教育,適當約束學生的新媒體行為和語言,不斷提醒他們,讓他們都能夠樹立起法治意識,自覺地去遵守新媒體上的相關法律法規。舉例說明,教育大學生主動肩負起維護新媒體文明的責任與義務,在享受新媒體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要自動規避新媒體中的一些不良信息,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水準。例如,可以開設新媒體道德教育與新媒體法律法規教育的選修課,讓當代大學生都能夠正確認識新媒體的利弊,都能一分為二地分析新媒體,同時還要明確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全面認識新媒體文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最終構建起優質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使得高校的立德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快速推進,不斷進展。
總而言之,大學生是接受新鮮事物能力最強,速度最快的人群,也是當下網民的中堅力量。而新媒體文化對大學生產生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比如,思維方式、道德判斷以及法律意識、人格心理等思想政治觀念。鑒于目前大學生上網的時間和條件較為方便,但是,他們的自控能力比較差,極易受到新媒體上一些不良思想的侵害?;诖?,高校務必建設起行之有效的新媒體教育陣地,切實做好新媒體時代下的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并為其指明前進的發展方向。作為大學生,也要不斷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