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
廣播是我國很早的一種傳統媒體形式,廣播新聞是指以廣播為傳播手段,對新近發生的或正在發生的新聞事實進行報道,泛指所有的新聞性廣播內容和報道形式。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普遍使用,傳統廣播的收聽率逐漸降低。而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人們對信息的獲取需求越來越大,對廣播新聞的采編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從幾方面入手,簡析廣播新聞從業者如何提高新聞采編的創造性。
廣播新聞是廣播媒體的重要構成部分。廣播新聞的采編工作是對新聞信息認定、采集、加工、制作的過程,采編工作貫穿整個新聞過程。廣播新聞采編的創造性,就是在已有的發展模式基礎上所進行的一種采編形式,不僅要滿足人們對于信息的獲取需求,還要保證新聞的價值,符合社會的發展趨勢。
筆者調查發現,很多廣播新聞是定時定臺的固定節目,而節目的形式以及路線是否正確、是否吸引受眾,是廣播新聞持續發展的關鍵。在廣播新聞的采編過程中,新聞的編排和內容的處理直接決定著廣播新聞傳播的效果。因此,作為廣播新聞的采編人員,一定要在節目編排和內容處理上做好文章。
在新時代背景下,廣播新聞傳統的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新聞的需求。比如,在一些特大影響案件和體育比賽現場,只是單單敘述事實的經過與結果,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有廣播新聞采編人員的策劃,拓寬新聞的廣度,挖掘新聞的深度,才能真正吸引廣大聽眾的注意。所以要重點培養廣播新聞采編人員的策劃能力,提升他們的專業素質,同時,要給予適時的培訓,使其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整體提高廣播采編人員的策劃水平。
在廣播新聞節目的具體編排上,應該創新編排方式,按照受眾的喜愛程度和收聽習慣合理安排節目播出時間。同時,要根據新聞內容的準確性、創新性、價值性和具體實施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新聞作為廣播新聞的頭條。此外,還應該制定好新聞節目的路線和形式,這對于確立固定受眾群體,并以此為基礎提高節目影響力非常重要。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接收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面對紛繁多變的新聞信息,作為廣播新聞的采編人員,更應該對新聞有足夠的敏感度,走在時代前沿,選擇有影響力、有吸引力的新聞進行報道。尤其有突發新聞時,廣播新聞記者更要保證能第一手采訪新聞,充分發揮廣播媒體傳播速度快的優勢。因此,采編人員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多聽、多看、多學、多了解,快速提高新聞敏感度,才能更好地發揮廣播的傳播優勢,提高廣播新聞的收聽率。
受到傳播形式的影響,與其他媒體相比,廣播媒體更具有碎片化、伴隨性的傳播特點,這就要求廣播新聞不能像新聞聯播一樣簡短、專業,而要通過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給受眾,增加受眾的參與性,給予他們想要的資訊,以滿足人們的需求。而且廣播新聞沒有畫面,需要采編人員配合同期聲、音樂、音效等豐富多彩的聲音元素,讓聽眾產生遐想,從而提高可聽性。除此之外,隨著近年來廣播媒體的轉型,不少廣播新聞主持人也從幕后轉到臺前,通過各種活動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與聽眾之間產生面對面的溝通,這也要求廣播新聞主持人創新報道風格,增加吸引力。
總而言之,廣播新聞采編人員應該具有創造性,在進行采編的過程中根據新聞的具體內容進行一系列的創新策劃,在采編流程上多動腦筋,從不同層面對新聞的傳播進行創新,豐富廣播新聞的可聽性。
[1]劉園園.提高廣播新聞采編創造性的方案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8,06:130+132.
[2]王桂娟.新時期提升廣播新聞采編創造性的策略[J].傳播力研究,2017(11):115.
[3]何鴻儒.提高廣播新聞采編創造性策略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6(19):221.
[4]要春麗.試論媒體融合時代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途徑與方法[J].新聞傳播,2017(9):109.
[5]吳晶瑾.試論融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編輯創新意識的培養[J].中國報業,2013(6x):75.